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可控核聚变重磅!逾百亿元资本入局,“国家队”来了

加入日期:2025-7-23 0:07:08 【顶尖财经网】



分享到: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5-7-23 0:07:08讯:

(原标题:可控核聚变重磅!逾百亿元资本入局,“国家队”来了)

可控核聚变赛道,迎来“国家队”!

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聚变公司”)在沪挂牌成立。作为推进我国聚变工程化、商业化的创新主体,中国聚变公司将重点布局总体设计、技术验证、数字化研发等业务,并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

逾百亿元资金布局聚变能源赛道

挂牌成立大会上,中国聚变公司与中核集团、中国石油昆仑资本、上海未来聚变、中国核电浙能电力、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和四川重科聚变等股东方签署增资扩股协议。

7月22日晚,中国核电浙能电力发布的公告,透露了中国聚变公司详细的股权结构。公告显示,中国聚变公司此前为中核集团全资子公司,此次交易将由中核集团、中国核电、昆仑资本、上海聚变(上海未来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绿基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浙能电力及四川聚变(四川重科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1.0019元/注册资本的价格共同向聚变公司投资约114.92亿元,认购中国聚变公司新增注册资本114.69亿元。 

交易完成后,中国聚变公司注册资本为150亿元。其中,中国核电拟出资10亿元,持股6.65%,浙能电力拟出资7.51亿元,持股5%。据悉,对此次增资额,各增资方在1年内、2年内和3年内出资达到实际出资金额总额的60%、80%和100%。

未来,中国聚变公司将以磁约束托卡马克为技术路线,按照先导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三步走”发展阶段,最终实现聚变能商业化应用的任务目标。

会上,中国聚变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申能集团等在沪单位签署聚变创新联合体深化合作协议。

上海将支持组建聚变能源创新联盟

聚变能源作为前沿颠覆性技术之一,目前已成为各国竞相布局的新赛道。记者了解到,上海将聚变能源作为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培育的重点方向,先导布局高温超导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育高水平创新主体和优秀人才团队。

高温超导材料以可控核聚变为核心应用领域。科创板IPO已获受理的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温超导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际上唯二已经实现批量年产千公里级以上(12mm 宽)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生产商之一。 

中国聚变公司的股东之一上海聚变,去年11月成立,由上海国投科创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能诚毅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走访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时了解到,该集团已发展成为国内核聚变主机系统核心装备供货业绩最全面的装备制造企业之一,在聚变领域参与了国内外多个首台、重大类工程项目,包括国内首个燃烧等离子体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世界上最大磁约束托卡马克聚变实验反应堆装置国际ITER项目,全球首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实验装置EAST“东方超环”等。

中国首家聚变能源创业公司能量奇点(Energy Singularity)2021年也在上海成立,致力于为聚变实验堆及未来聚变电站提供从装置整机到子系统、核心部件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涵盖设计研发、制造装配、测试及全生命周期运维服务。目前,能量奇点正在研发的下一代装置——洪荒170,以实现聚变净能量增益为目标,计划于2027年建成运行。

据了解,上海将持续深化与各方的合作,支持组建聚变能源创新联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同时,优化聚变能源创新生态,持续提升重点区域创新密度与产业集聚度,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聚变能源创新高地。

责编:万健祎

校对:祝甜婷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fund

编辑: 来源: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改正!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不作为投资的依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顶尖财经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