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通信事件点评: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协同共振,国产厂商新成长阶段来临

加入日期:2024-6-21 10:11:19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4-6-21 10:11:19讯:

(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通信事件点评: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协同共振,国产厂商新成长阶段来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主要观点
聚焦卫星互联网,行业向三化持续迈进。自07年国家发布《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政策风向助力卫星互联网向着商业化、系统集成化、产业互联化三大方向发展。
24年国内外火箭&卫星双端呈现边际新变化:
1)国外层面:Starlink布局预期进行,星舰试飞获全球关注。火箭发射方面,截止2024年6月5日,SpaceX共计完成59次发射任务,其中星舰1次,猎鹰九号58次。卫星制造方面,截止24年6月2日,卫星累计发射量攀升至6470颗,本年发射卫星数量达到878颗,卫星发射端成绩持续瞩目。
2)国内层面:国产航天追赶加速,新规划铸就新驱动。火箭发射方面,24年年初至今我国完成27次火箭发射任务,其中民营商业火箭共发射4次。预计24全年发射任务次数达100次。卫星制造方面,鸿青科技于5月24日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交Honghu-3预发信息,计划卫星数为1万颗。
国产火箭卫星双端成本承压,降本空间依然充足:
1)火箭发射成本方面,火箭回收带来巨大成本优势。目前全球航天平均发射成本在1万美元/KG-2万美元/KG,中国商业火箭发射成本则在1.4万美元/KG以下,对比SpaceX猎鹰9号火箭仅约2600美元/KG的发射成本,降本空间依然充足。
2)卫星制造成本方面,国内外差距依旧明显。国外来看,星链单颗卫星制造成本或已经降至约216万人民币,主要受益于星链的高比例的自研零部件,包括卫星间激光通信设备、霍尔推进器等。国内以银河航天为例,卫星单颗研制成本为1000万元-1500万元,降本空间可达3-5倍。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卫星端:通宇通讯、信科移动、盟升电子海格通信、铖昌科技、中国卫通、国博电子、中国卫星信维通信雷电微力;火箭端:高华科技、斯瑞新材、陕西华达、中天火箭神开股份国光电气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和不确定性加大的风险;技术创新的风险;商业化落地不足风险。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