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工行重回“宇宙第一大行”银行股大涨源于基本面改善?

加入日期:2018-1-27 1:36:55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1-27 1:36:55讯:

  “大象起舞”、“王者归来”、“急先锋”……进入2018年,银行股频频集体爆发。

  数据显示,银行股1月初至1月24日上涨15.7%。

  “本轮银行股行情主要原因在于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徐承远分析指出,首先,近期公布的2017年经济数据略超预期,GDP增速近7年首次反弹,商业银行外部经营环境改善趋势进一步明确。其次,受益于净息差触底反弹开始走阔,商业银行利润增速回升,盈利能力增强。

  更具标志意义的则是,1月23日,工行股价开盘后持续走高,涨幅达4.46%,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达2.67万亿元,超过摩根大通的3967亿美元(约合2.54万亿元人民币),再次成为宇宙第一大行。

  与此同时,本报记者梳理发现,2017年,大多数上市银行的盈利、资产质量均处于向好的状态。

  据统计,截至1月25日,已有12家A股上市银行发布2017年业绩快报。其中,南京、常熟等8家银行去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现两位数增长;而在不良贷款率方面,除浦发银行略升之外,剩下11家银行均呈下降的态势。

  “预计2018年行业整体净利润增速有望达到9%。”天风证券研究员廖志明称,其中四大行受益于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和息差上行带动,预计盈利增速提升至近10%,中小行亦较2017年有所上升,预计股份行盈利增速7%左右。

  此外,中信建投证券报告亦认为,从目前估值来看,银行股估值仍然较低,在经济温和复苏的背景下,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盈利、资产质量双双向好

  新年以来,一直默默无闻的银行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以1月23日为例,A股银行股集体起舞。截至收盘,吴江银行封涨停,建设银行大涨8.28%,光大银行上涨7.14%,中国银行涨6.36%,常熟银行宁波银行等涨幅也都在4%。

  “宏观经济形势的向好,为金融去杠杆提供了良好的时间窗口,是银行基本面最有力的保障。”太平洋证券银行业分析师董春晓认为,企业盈利改善,资产负债表修复,伴随着去杠杆的政策,将进一步降低行业整体不良生成压力,改善银行净息差水平。

  徐承远也在接受采访时分析指出,银行属于明显顺周期行业,2012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速快速下行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一路攀升,商业银行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导致盈利被大幅侵蚀。而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步企稳,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压力已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本报记者梳理发现,从目前已经披露2017年业绩快报的12家A股上市银行数据来看,去年这些银行盈利、资产质量双双向好。

  数据显示,上述12家上市银行全部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其中,8家银行去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速更是超过了10%。比如常熟银行2017年净利润为12.67亿元,增幅21.71%;南京银行净利润96.67亿元,增长17.01%等。

  而在不良贷款率方面,银行也在持续改善,除了浦发银行略有上升之外,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11家银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比如常熟银行不良率为1.14%,同比下降最多,达0.26个百分点;吴江银行不良率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至1.62%等。

  中信证券的研报指出,银行股估值持续提升的基础已经形成,基本面正在发生趋势性变化:(1)规模扩张重“质”轻“量”,增长可靠性提升;(2)息差企稳步入新常态,预计未来两年净息差稳定在2%;(3)风险周期步入加速改善通道,预计2018 年银行狭义风险指标不良率下降至1.53%、广义风险指标下降至4.19%,高信用成本存在下降空间,利好2018-2019年业绩弹性。

  银行股配置价值显现

  除了业绩的回暖之外,估值重构也被认为是这波银行股大涨的因素之一。

  一直以来,我国上市银行估值与国际同行相比都显著偏低。

  今年来,虽然银行股集体涨幅明显,但从估值上看,中国很多千亿市值的银行股股价仍低于每股净资产,处于“破净”状态。

  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4日银行股平均滚动市盈率为8.53倍,平均市净率仅为1.1倍。

  对于估值偏低,董春晓亦分析指出,从2015年底到2017年上半年,银行板块估值一直低于1xPB,最主要还是因为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特别是对中国高杠杆水平和银行隐性风险的担忧。

  不过,本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监管政策频出,倒逼各类金融机构去杠杆。

  而在一系列金融去杠杆的政策之下,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收缩明显,负债结构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同业负债自2010年来首次收缩,其余额分别比年初减少2.8万亿元和8306亿元。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此前亦表示,2017年,经过共同努力,银行业资金脱实向虚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金融内部的杠杆率持续降低,有100多家银行主动缩表。

  进入2018年,行业严监管态势并未改变。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高级研究员蔡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分析指出,在当前的宏观背景下,楼市因为前期过热的原因已经受到抑制,而债市受全球主要央行紧缩政策倾向的影响,有陷入全球性债熊的迹象,因此资金多向股市转移。而在国内银行业回归本源的发展浪潮中,大型银行受同业业务收缩的影响最小,存款增速下降的也更为缓慢,在金融杠杆风险趋降的环境下,估值价值逐步显现,也带动了整个行业股票的上涨。

  天风证券亦认为,息差与不良拐点带来上市银行业绩反转正逐步成为市场共识,银行股配置价值正不断得到市场认可,特别是保险、外资、银行理财股票委外等配置型资金。

  市场恐难出现大水牛

  不过,在连续上涨之后,股价也会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

  徐承远分析指出,从持续性的角度来看,由于价值投资需要稳定的业绩基础,这波金融股的上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经营业绩的向好趋势,良好的业绩表现或会对其股价持续上涨形成一定的支撑,但股价短期上涨过快或将面临回调压力。

  但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滑趋势得到明显遏制,商业银行利润增速回升、盈利能力的增强为其股价未来一段时间的持续上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董春晓亦分析指出,从行业来看,银行业资产质量企稳,息差边际改善的预期已经逐步得到数据验证。行业净利润增速改善确定性强,行业整体转暖,估值仍有上行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时间以来,不少人认为A 股“大牛市已经来了”。

  对此,天风证券的报告也表示,“金融监管的长期性将造成市场难以出现大水牛。”

  实际上,这两年来,强监管与防范金融风险是监管部门的重中之重。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后3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

  郭树清17日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也表示,银行业要加强对各类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努力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三个方面的良性循环。

  而从2017年数据来看,在全年新增贷款12.6%的情况下,银行业总资产只增长8.7%,增速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相当于在向实体经济多投入的同时少扩张约16万亿元。

  上述天风证券的报告进一步指出,“从中可看出,监管层采取的是时间换空间的方法,通过做大分母的手段,逐步降低宏观杠杆水平、影子银行比例。因此,加强金融监管将是较长期的方向。”这种长期性将使得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处于较为紧张的环境,进而导致市场的风险偏好难以大幅提升,很难出现2006-2007年、2014-2015年那样的大水牛。

(原标题:工行重回“宇宙第一大行” 银行股大涨源于基本面改善?)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