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被认为是军工国企混改业绩“井喷之年”。中国船舶(行情600150,诊股)重工集团公司资产部负责人李嘉华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重工(行情601989,诊股)开创的市场化债转股模式在央企混改中起到了示范作用。集团公司未来资产盘活运作空间大,可以形成数家超百亿、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打造“中船重工系”上市公司。集团将着力在新能源产业、应急装备产业、水中兵器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板块中打造平台级公司。
引领军工混改
“中船重工推进的市场化债转股,是一种‘体制内’与‘体制外’资产联合混改+证券化操作模式,受到多部委的肯定,将为后续其他领域的央企改革产生示范效应。”李嘉华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已有相关央企启动了市场化债转股。
2017年10月29日,中国重工公告称,拟向中国信达(港股01359)、中国东方、结构调整基金、中国人寿(行情601628,诊股)(港股02628)、华宝投资、招商平安和国华(港股00370)基金等8名交易对方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大船重工42.99%股权和武船重工36.15%股权。交易完成后,大船重工和武船重工将成为中国重工的全资子公司。
“完成此次混改可以说是机缘巧合。集团公司原本想通过银行渠道实现混改操作。但囿于现行的商业银行政策,对直接持有实体企业股权的限制。为了让项目尽快落地,在多部委支持下,才改为直接引入上述机构进行债转股。”李嘉华说,“混合所有制改革从理论上讲,可以引入任何性质与体制的合法资金,包括民资、国资、外资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只要能达到改革目的,都是好的操作模式。尽管本次我们引入的都是国有资本,但来自社会四面八方。”
李嘉华认为,中船重工集团联合中国国新、中国信达、中国东方等国有资本控制的基金参与收购,凸显出中国重工作为军工蓝筹的稀缺性、独特性的投资价值。同时,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混改进入难、顾虑多、退出渠道少等问题,且保持住了国家对军工国有企业的绝对控制地位。
中船重工集团董事长胡问鸣近年来多次表示“对国有企业而言,资产证券化是国企混改的最佳实现模式”。李嘉华认为,本次市场化债转股正是该思想观点的具体实践案例。“混改给中国重工带来的好处包括引资金、降杠杆、解风险、增盈利、改机制、添动力。”提升了市场对国企改革的风险偏好。通过参与国企重组、混改,市场资本找到了增值的又一途径。这也是资本市场青睐“混改”的重要原因。
打造多个平台级公司
中船重工集团在以持续做好军工实体企业经营发展、抓好军品装备制造为主要目标的同时,资产证券化方面持续提升,目前拥有6家上市公司,包括中国重工、中国动力(行情600482,诊股)、中电广通(行情600764,诊股)三家“平台级”公司以及乐普医疗(行情300003,诊股)、华舟应急(行情300527,诊股)、久之洋(行情300516,诊股)三家细分行业公司。这仍不能满足中船重工集团对实体产业集群不断上市发展的需要。
胡问鸣此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船重工集团除了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和海洋科考装备四大类海洋装备外,还有动力、电子信息、水中兵器、军贸物流、新材料、清洁能源、特种装备四大领域十大产业板块。未来这些产业都将按照专业化板块划分,分板块推进资产证券化。“每个板块都要有自己的上市融资平台,通过IPO或者并购重组的方式实现。利用证券市场,实施资产证券化,实现国有军工企业与社会资本的军民融合。”胡问鸣说。
李嘉华透露,中船重工集团正着力在新能源、应急装备、水中兵器、新材料等产业打造平台级公司,希望未来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数量达到十几家。相关工作已经展开。
李嘉华表示,中船重工集团拥有庞大的资产,资产盘活空间大,目标是集团资产证券化率达到或超过70%,形成“存量与增量”良性循环;资产盘活路径是专业化整合、分板块上市。“集团旗下有十几个大的业务板块,宜大则大、宜小则小。每个板块至少有一个专业化上市平台,形成数家超百亿、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打造‘中船重工系’上市公司舰队。”
而资产盘活的目的就是实现“强军”目标。在做大集团各板块实体企业经营业务的同时,中船重工将强化集团的集中管控和资源调配能力,把集团打造成为“以军为本、军民融合、技术领先、产融一体”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成为我国海军实现“强军梦”的中坚骨干力量。
“集团已成为世界500强中船务板块龙头企业,连续4-5年连年递进,位居全球船舶入围企业第一,引领我国舰船制造行业发展。集团拥有中国目前最大的舰船造修基地,总资产达5000亿元,员工17万人;集中了舰船研究、设计、制造的主要力量,有十余名院士、6万名科研设计人员、7个国家级研发中心、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0多个大型实验室,自主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强。产品出口至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拥有齐全的舰船综合配套制造能力,各种系列的舰船主机、辅机、仪器仪表、武器装备等产品居行业领先地位。下一个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的军工强企。”李嘉华说。
抢抓环保产业新机遇
作为特大型军工企业集团,环保业务已成为中船重工集团举足轻重的业务板块。
李嘉华介绍,环保产业作为集团军民融合的重要业务板块,已经形成了很大的产业规模。公司在市政及工业大型污水与供水处理、水资源维护、城市有机固废处理再利用、农业有机固废资源化再利用处理,乡镇污泥污水分散式集中处理、水生态环境修复及美化处理,空气净化、工业废气的除尘及脱硫脱硝处理、水环境检测及控制等全领域覆盖,海洋环境监测等领域承接了大量的环保项目。这些都是军用技术转化到民用领域典型范例。
海洋环境领域,中船重工集团拥有独特的优势。旗下的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公司,专门从事海洋环境腐蚀控制与水处理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生产施工、试验检测及工程总承包。该公司销售服务网络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港口,拥有船舶压载水处理、船舶废气处理、腐蚀控制、海水淡化、电解制氯和饮用水消毒六大产业板块,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
李嘉华表示,雄安新区将为环保产业带来巨大机遇。绿色环保发展需求至少源于三大方面: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及保护性开发;绿色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建筑;清洁能源及资源节约利用。其中,环保产业建设规模预计达到三、四千亿元。
“2017年10月,集团党组决定在雄安新区组建中船重工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积极参与雄安新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充分利用集团旗下‘一院八所’强大的科研优势和所属的先进制造能力,做强做大环保产业。”李嘉华介绍,目前各项业务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