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证券市场十大新闻:MSCI、雄安、闪崩..._热点关注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2017上半年证券市场十大新闻:MSCI、雄安、闪崩...

加入日期:2017-7-2 6:41:45

  A股市场向来是创造历史的地方,今年上半年也是如此——新股鱼贯而出,减持越限越猛,个股频现闪崩,茅台迭创新高,甚至出现了“6000点买入,3000点解套”的怪异现象。回顾上半年,证券市场上赚钱亮点很多,但亏钱的坑也不少,如何从重大新闻中把握操作策略值得每个投资者去研究揣摩。从对市场和操作的影响广度和深度,我们评选出了“2017上半年证券市场十大新闻”。

  【A股成功加入MSCI】

  6月21日,MSCI宣布从2018年6月开始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全球基准指数(ACWI),至此,A股第四度MSCI闯关成功。

  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将加入222只大盘股,基于5%的纳入因子,这些A股约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0.73%的权重;222只个股八成以上来自主板,从行业分布而言,金融、地产、医药、汽车以及以传媒和计算机是主要聚集区。

  纳入计划分为两步:第一步预定在2018年5月半年度指数评审时实施;第二步在2018年8月季度指数评审时实施。这意味着,从明年起,海外资金将可以直接通过MSCI新兴市场指数购买A股。有机构预测,A股纳入MSCI后,初始资金流入在170亿-180亿美元,未来完全纳入后,预计资金流入可能达到约3400亿美元。

  【新股发行加速推进】

  4月中旬后A股陷入低迷,市场寻求下跌原因中,IPO提速问题受到了关注,甚至引发IPO应否暂停的争论。 6月28日,今年上半年IPO审核收官,224家公司IPO首发申请获通过,平均每月核发数量超过37家,平均每周IPO核发约10家。如果按照上市日期,今年来至6月29日的246只新股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227只。

  不过,近期新股发行速度出现放缓,最近一个月获通过公司均少于10家,如最近两周为6家。

  此外,今年IPO审核更严,37家企业IPO申请被否,取消或暂缓审核14家(其中4家二次上会获通过),通过率84.8%(不包括取消审核企业),低于2016年的91.48%。尤其是6月过会率最低曾至70%左右。

  当然,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6月22日在审IPO企业还有552家,排队等待上市公司仍然众多。

  【减持新规提振信心】

  5月27日证监会发布 《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沪深交易所也很快出台完善减持制度的专门规则。

  针对大股东在以往减持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证监会提出十条措施作出修改,主要包括:完善大宗交易制度,防范 “过桥减持”;健全减持计划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上市公司董监高的诚信义务;明确大股东与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的,其持股应当合并计算,防止大股东通过他人持有的方式变相减持等。

  新规颁布后,引起市场的广泛讨论,多位业内人士给予肯定,表示新规有利于金融股市的稳定,在二级市场,可减少大股东减持的冲击,提振了市场信心,对股市健康发展利好。

  【茅台股价迭创新高】

  尽管中国股市牛短熊长,但贵州茅台(行情600519,诊股)股价却一路走牛。统计显示,最近四年,茅台股价每年均大幅上涨,2014年上涨75.69%,2015年上涨30.69%,2016年上涨57.60%,2017年上涨近五成,目前茅台股价已经逼近500元大关。

  今年以来,茅台出厂价虽未变化,但批发价和终端价连续上涨。茅台持续走牛的逻辑主要是:1、茅台拥有极强的品牌力,不但构筑了高壁垒,也形成了产品的稀缺性;2、团队驾驭市场的能力;3、茅台将引领行业进入新一轮提价周期;4、茅台是整个白酒行业真正掌握定价权的公司,且成长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均好于国际烈酒龙头,估值应享受溢价。

  正是在茅台股价迭创新高的示范效应下,以格力电器(行情000651,诊股)、恒瑞医药(行情600276,诊股)、云南白药(行情000538,诊股)等一批消费类白马股紧随其后并不断创出新高,推动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走强。

  【雄安概念股遭爆炒】

  新华社4月1日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被视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战略定位极高,也是京津冀一体化布局的重要一步。

  受此重大利好消息刺激,沪深两市4月5日一开盘,逾40只雄安概念股出现集体涨停,面对大量短线资金涌入雄安板块,以金隅股份(行情601992,诊股)、中化岩土(行情002542,诊股)为首的龙头品种更是连续六个涨停。

  当雄安板块炒作如火如荼之时,监管层果断出手对雄安龙头个股进行批量停牌,以警示短期炒作的风险。而当这批股票再次复牌后,面对巨大的获利盘涌出,大部分个股出现深幅调整。此后雄安个股虽有所反复,但板块爆发力度大不如前。

  【“一带一路”利好不断】

  “一带一路”作为我国的国家战略,2017年进入关键提升和落地期,政策利好预期强烈,机构认为机会长期存在。今年中国外交上的三大重磅会议都与“一带一路”相关,即3月博鳌亚洲论坛、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及9月金砖国家峰会。

  前两次会议也成为板块催化剂,在全国两会后已超越次新股和国企改革成当时市场最大、持续最久的热点,机会上从中字头扩散到新疆、福建、西安乃至港口板块。

  受高规格的“一带一路”国际峰会推动,“一带一路”也掀起过两波行情。4月24日起“一带一路”板块七连阳;峰会前夕5月11日至结束,“一带一路”板块6天上涨。

  尽管近期“一带一路”出现调整,但机构普遍认为中长期来看板块中优质个股布局价值仍在。近日“一带一路”概念又开始活跃,相关的丝绸之路、福建自贸区等成为6月涨幅靠前的概念板块。

  【上市公司兜底增持变闹剧】

  自6月2日凯美特气(行情002549,诊股)、奋达科技(行情002681,诊股)率先喊话员工“亏了算我的,赚了归你”,拉开“兜底增持”序幕,不少个股股价应声而起。但如今“兜底增持”有演变为闹剧的趋势。

  从20多家公布兜底增持数据的公司来看,员工响应并不热烈。最典型的是长城动漫(行情000835,诊股)自6月7日发布增持倡议至6月13日的增持窗口期内,仅有1名员工响应倡议增持1000股。

  科陆电子(行情002121,诊股)的“兜底增持”进展公告还连自家公司名字都“抄”成奋达科技,更暴露出不走心的“公告复制粘贴”套路。此外凯美特气等公司一直未披露兜底增持数据。

  除了应者寥寥,近一月来“老板吃肉,员工吃土”的尴尬局面更让市场对“兜底增持”提出强烈质疑。例如奋达科技董事长肖奋持有5.55亿股,兜底公告发布前公司股价11.66元,21日停牌时为12.59元,董事长分文不掏已账面浮盈超过5亿元;而员工增持均价13.05元却已浮亏。

  【国企混改积极推进】

  3月31日,中国联通(行情600050,诊股)因混改而停牌,据了解,混改方案包括员工持股计划、A股发行新股及出售旧股。6月4日,中国神华(行情601088,诊股)与国电电力(行情600795,诊股)均发布停牌,最新消息显示,神华国电重组筹备组已经成立。

  6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召开。深改组再次明确了下半年国企改革的一大重点: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强调,争取做到五六月份改革方案全部报出,下半年出台实施。按这个时间表,各大集团混改方案或将于未来两个月密集出台。

  除了目前已确定的6家央企试点,即中船集团、联通集团、东航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行情601611,诊股)6家央企外,国航、兵器装备集团、兵器工业集团、中船重工、中粮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混改也正积极推进。而油气领域将是第三批混改试点的重心。

  【次新股频现“闪崩”】

  次新股一直以交投活跃著称,特别是在调整行情中,次新股往往有黑马出现。然而今年以来,次新股走势可谓一波三折。今年1月至3月间,次新股曾有一波反弹行情。

  不过随着新股发行常态化以及监管层规范高送转打击游资炒作次新股,次新股板块走势便大不如前。特别是进入5月中下旬,次新股频现“闪崩”,如东凌国际(行情000893,诊股)、洪汇新材(行情002802,诊股)、亚泰国际(行情002811,诊股)等。次新股的“闪崩”还蔓延至一批老牌的庄股,卧龙地产(行情600173,诊股)、新华锦(行情600735,诊股)也开始了高台跳水表演,短短几个交易日跌幅超过50%。

  业内人士认为,次新股频现“闪崩”原因很多,监管层监管趋严给游资恶炒敲响了警钟,而上市公司规范高送转使得以往主力拉高股价的逻辑不在,那些股价高高在上的次新股自然高位不胜寒。当然,次新股中质押比例较高的公司也面临压力,特别是当股价连续下跌后,平仓盘涌出很可能造成新一轮踩踏。

  【外围股市纷创新高】

  上半年,美国股市持续上涨,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在6月均创出历史新高。如纳斯达克指数6月9日达到高点6341.7点,今年上半年最大涨幅16.88%。此外,富时100、法国CAC40、德国DAX30等欧股主要股指今年以来也叠创历史新高;香港恒指今年上半年涨幅超17%,几乎是光头光脚的半年大阳线。

  特朗普政策刺激预期是今年美股大涨的重要原因,去年美国大选特朗普胜出,今年其提出万亿基建计划、全面减税计划、去监管等举措,政策红利刺激各主要股指连创新高。美国持续的货币宽松政策也是美股这几年持续牛市的重要原因,虽然去年12月和今年6月美联储两次加息,但加息意味着美国政府认为经济复苏形势、企业盈利能力能抵消加息带来的影响,美联储主席耶伦曾表示 “是否撤出货币宽松举措取决于经济”。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