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如何让经济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增长,成为考验地方政府的新课题。闵行区通过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有效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突破了资源要素瓶颈,有利于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激发经济活力和质量。
闵行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这里已经成为上海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闵行区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的现代化主城区,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数据显示,2016年闵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02.26亿元,同比增长7.0%,不仅增速超过上海整体水平,而且财政总收入和区级财政收入更是实现了9.3%和20%的加速度增长。同时,闵行区还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家、国内企业总部26家,新增先进制造业项目29个,新引进纳税一百万元以上企业51家,当年度产税率超过20%。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全年实现892.41亿元,比上年增长8.3%。
但是,面对着急速变化的大环境,即使如享受着传统地利的闵行区也感受到了现实的压力。对此,闵行区委书记赵奇也直言,坦白地讲,现阶段闵行的发展已经碰到了“天花板”,资源发展的瓶颈已经显现,整个闵行区可新增建设用地的规模已经不足3平方公里,“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走到了尽头。
闵行区副区长、莘庄工业区管委会主任吴斌也表示,发展状况良好的闵行,目前也面临着工业较大下行压力、外资外贸形势更趋严峻、财政增收压力不可小视这三个不利因素。
为了破解这些难题,闵行区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前瞻性地提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以提振实体经济发展,力促经济转型升级。对此,赵奇表示,闵行要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推动产业升级、产城融合及科创中心建设,必须通过资源统筹,从以镇域经济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跨镇级行政区域的以功能区域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总体思路就是“一二三五”,即围绕一条主线,构建两种模式,推动三大创新,实现五项目标。
围绕一条主线,就是通过规划、土地、政策等发展资源的统筹,提高配置效率,补齐发展短板,优化经济结构,推动转型发展。
构建两种模式,即,一是功能整合型一区多园模式,主要是依托莘庄工业区推进新增工业用地开发,整合其他乡镇工业区资源,构建功能整合型一区多园模式;二是平台型存量资源转型模式,主要是依托区资产经营公司这一区属平台公司,有效推动成片区域和零星工业用地功能转型。
推动三大创新,一是通过资源配置体系创新,强化资源统筹功能;二是通过资源配置机制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是通过资源配置方向创新,引导资源进入高端新兴化领域,推动产业创新转型。
实现五项目标,一是统筹体制更加完善;二是区域功能更加突出;三是地区发展更加协调;四是产业升级更加有效;五是科创效应更加显著。
作为闵行区重要的钱袋子,1995年批准成立的市级工业区——莘庄工业区每年贡献的财政收入超过闵行区总量的1/5,2016年度产值达800多亿,税收超百亿,综合实力强劲。2016年以来,莘庄工业区作为全区新增工业用地统筹开发和运营管理的重要平台,明确战略定位,加强与区内浦江、马桥、颛桥镇的积极对接,按照三个分园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研究推进计划,形成区、镇协同开发建设机制和“一区多园、合力共进”的发展格局。
对此,吴斌表示,“近几年制造业处于下行周期,镇一级政府发展制造业动力明显不足,工业投资也有所下滑。所以,闵行区提出统筹区域经济的重点战略,莘庄工业区作为闵行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平台,将马桥、颛桥和浦江镇三个乡镇工业区纳入统筹范围,交由专业团队统筹开发和招商。”
与此同时,加强对企业的服务,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也是闵行区的重要工作重点。对此,闵行区区长朱芝松表示,为了更好地服务闵行区企业的转型升级,闵行区还建立了“百人团队联系百强企业”工作机制,闵行区四套班子领导分别率队深入区重点企业参观、调研、收集问题,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共完成全区95家“百强企业”走访,绝大部分诉求均已得到妥善解决。
由此,闵行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先进制造业能级提升,综合经济实力稳步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未来,统筹均衡发展是闵行区转型升级的工作重点。对此,赵奇表示,只有把全区的资源统起来,立足于全区规划功能提升的角度统筹地看待所有问题,才会有一个区域性的整体提升,才可能实现闵行经济社会发展和建成生态宜居闵行的总体目标。
(原标题:统筹全区资源 突破阻碍发展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