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系公司接连停牌 移植中航式重组加速证券化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航天系公司接连停牌 移植中航式重组加速证券化

加入日期:2015-5-19 7:45:02

  资本运作的不同拉大了航天系和中航系的资产证券化率的差距。目前中航工业的资产证券化率已经达到了约55%,而航天科工集团则仅有20%,航天科技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更是只有9%到19%之间(不同统计口径).

  航天系公司接连停牌 移植中航式重组加速证券化?

  资本运作的不同拉大了航天系和中航系的资产证券化率的差距。目前中航工业的资产证券化率已经达到了约55%,而航天科工集团则仅有20%,航天科技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更是只有9%到19%之间(不同统计口径).

  两大航天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接连停牌,引发市场对航天系资产重组的追捧想象。

  航天机电(600151.SH)和航天电子(600879.SH)先后于5月8日和15日因筹划重大事项开始停牌。结合仍在停牌的航天通信(600677.SH),航天系已经同时有三家公司处于停牌中。

  包括上述三家公司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A股共有15家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有“航天系”之称。

  5月18日,航天系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大涨,其中航天工程(603698.SH)、航天长峰(600855.SH)、四维图新(002405.SZ)和航天科技(000901.SZ)均迎来涨停,航天动力(600343.SH)、航天信息(600271.SH)、航天晨光(600501.SH)等也都有5%到9%不等的涨幅。

  尽管上市标的众多,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却不到20%,在几大军工集团中从资本市场募资金额相对落后,与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的中航系相比,其融资能力差距较大。国泰君安证券据此分析认为,航天系将进入资本运作密集期。

  航天系亟待加快资本证券化

  官方资料显示,15日停牌的航天电子主营产品包括特种电子通信、自动跟踪系统和数据收集、卫星通信地球站,星上精密机构及结构部件,大型地面工程业务测控站等,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旗下从事航天电子测控、对抗、制导、电子元器件专业的高科技上市公司。

  早于航天电子一周停牌的航天机电则包括新能源光伏、高端汽配和新材料应用三大产业,是航天科技集团旗下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化的重要平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是中国两大航天集团之一。另一航天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的航天通信已在去年年底因资产重组宣布停牌,截至5月18日仍然处于停牌之中。

  对于航天系的上市公司来说,如此密集的资本运作并算不常见。国泰君安证券的研报提到,从2007年到2014年间,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两大集团分别有11次和6次从资本市场募资的动作,融资总额分别为104亿和2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据此推算,平均下来,航天科技集团每年的募资金额为13亿,融资次数不到两次,而航天科工集团每年的募资金额更是只有3.1亿,融资次数平均一年还不到一次。

  这与素有“中航系”之称的中航工业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相比,融资能力有相当大的差距,后者一贯以利用资本市场反哺技术研发为操作思路。2007年到2014年间,中航系上市公司共有30次融资操作,平均每年会有3到4家公司在资本市场进行增发、资产注入等操作,总共实现了533亿的融资。

  这一数字分别是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利用上市平台获得融资额的5倍和21倍。对应这500多亿的融资平台,中航系在A股共有20家公司,而航天系两大集团在A股加起来也有15家,上市公司数量差距并不大。

  资本运作的不同拉大了航天系和中航系的资产证券化率的差距。目前中航工业的资产证券化率已经达到了约55%,而航天科工集团则仅有20%,航天科技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更是只有9%到19%之间(不同统计口径).

  科研院所资产潜力巨大

  有关注军工行业的分析师表示,这是由于航天系的资产更多存在于科研院所所致,由于其事业单位的性质,改制难度较大。事实上,目前航天系上市公司中,大部分都依靠着背后的科研院所支持—航天电子航天机电背后就分别是航天九院和航天八院,航天科技航天长峰航天晨光等背后各自也都有科研院所。

  两大航天集团的业绩并非没有亮点。2014年,航天科技集团总营收超过1600亿元,航天科工集团也超过1500亿元,两者利润分别达到124亿元和114亿元。无论是营收还是利润,两大航天集团过去10年一直稳定上升。

  这是券商对航天系看好的理由之一。国泰君安的分析就认为,随着航天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对卫星、探月等项目的投资增加,未来航天系公司的成长空间很大。

  但由于资产证券化程度较低,目前注入上市公司的航天系资产中,来自航天制造的营收和利润实际仅占到约三分之一,民品业务仍然占多数,两大航天集团的大部分核心军工资产都还在上市公司之外,这是外界看好其接下来进行密集资本运作的原因。

  2013年以来,中航工业、中船工业和中船重工几大军工集团纷纷响应加快军工改革的号召,提出了将超大型水面舰船、护卫舰、歼击机等核心军工产品注入上市公司的计划。这当中,中国重工(601989.SH)、广船国际(600685.SH,即将更名中船防务)都成功实现了核心军工资产的注入,但中航工业将歼击机等资产注入成飞集成的计划却最终被否。

  对于航天系公司来说,由于资产更多存在于科研院所,因此资产注入也更多依赖政策的松绑。和两大航天集团类似,“南北船”旗下各自也都有一批核心军工技术为各科研院所掌握,这些科研院所对于集团的利润贡献巨大—中船重工旗下28家院所贡献了集团40%的利润。

  然而这些资产的注入很大程度取决于科研院所改制的进展。去年年底,国防科工局下发了文件,要求各大军工集团按照给出的院所分类原则和标准提交方案,不同的分类决定科研院所的具体改制目标。不过截至目前,科研院所上市的实际操作还要等待更进一步的政策出台。

编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