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融资成本仍高 中金维持降息1次降准6次预测
中金宏观经济分析团队今日发表报告称,多组利率数据共同说明:一季度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回落不明显,央行需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维持年内还有一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对称下调25基点,以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6次的预测。
中金称:首先,一季度票据直贴利率平均5.2%,较去年四季度的4.9%回升;其次,一季度1年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5.5%,与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再次,1-2月1年期贷款类信托平均收益率8.9%,略高于去年四季度的8.8%;还有,一季度企业债发行利率较去年四季度也略有回升;最后,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自央行降息以来累计回落46基点,小于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5基点的降幅,并且贷款基础利率是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而整体的贷款利率降幅预计大概率低于46基点。
综合以上信息,中金判断:一季度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仍居高不下。至于原因,中金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无风险利率偏高,其中一季度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为4.35%,高于去年四季度的3.56%和去年同期的4.04%。
不过,进入4月份后,短端无风险利率开始出现一些积极变化。7天回购利率从3月底的4%回落到目前的3%,短短7个交易日降幅达100基点,显示货币政策调整加速,对实体经济和降低融资成本将是有利变化,通过一定的时间差,资金利率的回落将向中长端利率和实体经济利率传导。另外,股票市场融资活跃,1-2月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同比大幅增长71%,但需要注意的是股票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仅为3%,对缓解总体融资成本偏高的帮助尚不显著。
因此,一季度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中金还表示,另外考虑到通缩预期上升,则实际利率仍在攀升。在通缩风险较大的情况下,实际利率高造成消费和投资的进一步放缓,由此带来通缩预期上升,实际利率进一步攀升,一旦形成这种负循环,将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长。
中金认为,打破这种负循环需要央行进一步主动放松货币政策,改变货币政策滞后调整的局面。近期的银行间市场利率下降是一个积极迹象,反映货币政策调整加速。中金宏观团队维持年内还有一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对称下调25基点以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6次的判断不变。(.证.券.时.报.网.蔡.恺)
年内145只新基金吸金3053亿元 本周27只首发创纪录
今年以来股市加速上涨,基金赚钱效应迅速发酵,吸引各路资金纷纷借“基”入市,沉闷已久的基金销售市场迎来大爆发据记者统计,截至4月10日,今年以来145只宣告成立的新基金合计募资规模已经突破3000亿元大关,3天卖出一只百亿基金和一日募资80亿元的情形,展现出资金牛市的疯狂。
伴随股市的节节走高,资金借基入市热情不断高涨,基金销售日益火爆。据统计,截至4月10日累计有145只新基金成立,合计募资规模达3053亿元,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募资规模成立123只,合计销售规模达2881亿元,成为股市走牛背景下新基金销售的绝对主力,货币和债券等低风险基金已经濒临绝迹。面对如潮的海量资金,基金公司不断加快吸金节奏,截至上周末,年内已有177只新基金发行或成立,本周又有多达27只新基金加入吸金狂欢派对,创出基金史上单周首发基金之最。
从新基金销售月度表现看,基金成立规模呈现不断抬升势头,1月份平均成立规模只有13.3亿元,2月份小幅上升到14.76亿元,农历春节过后,股市再度大涨,新基金销售额大幅上升,3月成立的新基金平均销售规模达25.44亿元,4月以来截至上周五,已成立的16只新基金平均发行规模再度增长至40.99亿元,比3月份抬升15.55亿元。
上海东方证券资管旗下东方红中国优势混合基金自3月30日到4月1日销售三天,累计吸金达138.56亿元,成为今年首只成立的百亿新基金,平均日募资额达到46.2亿元。最令人瞩目的还不是百亿基金,而是华商基金创造的日销80亿元的纪录,该公司旗下华商量化进取4月7日开始发行,当天即销售80.98亿元便宣告结束募集。其他日销较高的基金还包括华宝事件驱动(两天卖74.61亿元成立)和广发聚宝(一天卖33亿元成立)。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成立规模最高的10只基金都是在3月以来成立的,而且这些基金的成立规模均超过50亿元大关,这十大新基金中有7只提前结束募集,其中前四大基金均在4月份成立。
资金已经疯狂,基金公司也随之起舞,纷纷加入抢钱派对。根据基金份额发售公告,本周起有多达27只新基金上柜发售,创出有史以来单周首发基金数量纪录,这27只基金除了一只为债券型之外,其余均为股票型或混合型等偏股基金,显示在投资者追捧偏股基金的情况下,低风险基金已被基金公司暂时搁置一边。(证.券.时.报.网)
证监会有关风险警示子虚乌有 风险总须防范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令官方声音与小道消息相闻,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共舞,人们享受到了丰盛的信息大餐。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海量的信息未免鱼龙混杂、真假莫辨。而资本市场历来是个消息满天飞舞、行情瞬息万变的场所,人们凭借着形形色色的消息,来作出自己的投资决策,因此,信息的真伪尤为重要。
作为中国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有责任发出真实、准确、客观、权威的声音。为此,我们开设了“求证”栏目,对于影响市场的传闻传言,在严格遵守信披制度的前提下,向权威部门或者传闻当事企业、机构、当事人等进行求证。力求通过严谨核实与深入调查,澄清事实,还原真相,为投资者提供客观真实的投资依据。
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可是,当关乎“钱袋子”的传言来袭,谁也坐不住了。
如今,资本市场的资本运作所包含的已远远不只是买股、卖股、高抛低吸这些简单的元素,股票涨跌的标准也不仅仅局限于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宏观政策以及大盘走势等客观因素。资本市场开始掺杂着过多的空穴来风、八卦舆论、主观情感、人为因素,这与光鲜亮丽的娱乐圈已有几分相似。
尤其是当牛市来临,持重仓的投资者面对扶摇直上的指数,欣喜若狂而又战战兢兢唯恐突袭利空时,一则标榜着来自“证监会有关风险警示”的传言让大家慌了神。
传言来源:
朋友圈、微博、微信
上周五收盘后,在15:30分~16:00点之间,当投资者还在为大盘站上4000点而欢呼时,一则消息无任何征兆地袭击了财经圈,无署名、无来源、就这么赤裸裸的出现,带给投资者的不是惊喜,而是惊吓。
“李大霄发给我的风险提示短信,请转各位投资经理阅知:各位领导晚上好据记者采访得知,证监会今天召集各路媒体明确提示风险,各大媒体明天将推出风险提示文章,特此报告。”
细细分析,交代了四个主体据记者、证监会、各大媒体,事项是证监会周五提示风险,要求是周六见报风险提示文章。
不少投资者信以为真,原因在于传闻发布是在周五下午证监会新闻发布会召开之前,传言发布时间与政策发布窗口相近。众所周知,自证监会建立新闻发布会制度以来,每周五下午固定时间证监会发言人都会向外公告证监会本周需主动发布的信息,和回应市场各方关切问题。
各方求证:
辟谣风险提示一说
自沪港通试点开通以来,为了兼顾港股交易时间,证监会例行发布会从原先的每周五下午15:30分延后45分钟,调整至16:15分。当记者接收到此条传言时,为15:45分,正在赶往证监会的路上,并未收到证监会要求刊发风险提示文章的消息。
而当时,证监会正在按部就班地准备例行新闻发布会,并无召集各路媒体的举动,风险提示也就无从说起。
再来看传闻中显示的消息源“李大霄”处,他是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常年活跃在资本市场,为股市制度建设建言,受财经媒体记者欢迎。据称,传闻发出时他正在接受媒体采访,在得知有关于他的传言在市场引起恐慌后,他匆匆结束和记者的交谈,于16:22分在微博上发了一条辟谣信息,“今天市场上流传有关我发送风险提示短信为谣传,请勿采信!我们延续对市场的一贯观点。”
据记者则在四处的求证声中,转发李大霄的微博回应。
至此,该传言被诊断为谣言,且无一事实成立,站不住脚。
刨根问底:
谣言为何而起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给投资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一些公开平台也成为了资本市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大肆散播各种虚假不实信息,甚至无中生有,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加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今年以来,中国股市在政策助推的“改革牛”和资金推动的“杠杆牛”双牛驱动下一路上扬,由于与实体经济发展相背离,不少投资者对本轮牛市的坚固程度有部分质疑,尤其是在大盘指数火速站上4000点之后,已深套多年的投资者被突然而来的幸福撞了一下腰,看着每天上冲的K线总有种“牛市真的来了吗”的恍惚感。
加之,本轮牛市有不少新股民入市,他们的投资策略受干扰的因素较多,一丁点风吹草动都会导致他们做出投资判断,更别说有迷惑性的传言了。
市场普遍认为,这轮股市上涨是对改革开放红利预期的反映,是各项利好政策叠加的结果,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一方面,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稳定了市场预期,是股市上涨的主要动力,投资者信心明显增强,反映了投资者对改革开放红利释放的预期。改革红利将是推动资本市场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最强大动力。另一方面,杠杆因素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证券公司银证转账资金、沪港通净流入资金以及保险信托新增资金均有较多增加。同时,融资融券业务发展比较快,特别是融资业务,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为股市上涨提供了资金支持。
但基于对风险的管理,监管层开展了两轮对券商两融业务的监管检查,股市均有所反应,这也说明了在目前资金充沛加速入市的条件下,政策信息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后市观点:
站在4000点该向哪儿望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市场的火热让站上4000点的投资者也各自有了不同的价值判断。当不靠谱的谣言被击破,何去何从又成了投资者的要做的选择题。
申万宏源策略分析师钱启敏认为,本周将有重要经济数据公布,包括一季度GDP 、投资、贸易、消费及货币投放等,虽然经济数据可能不大理想,但PMI等数据已经明朗,市场消化较为充分,如果出现局部超预期亮点,将会成为行情的助推因素。即便经济数据符合预期,等到本周五申购资金解禁后,同样有望回流二级市场,推动大盘再上台阶。
“但对于在风口上的一些股票,特别是垃圾股需提高警惕”,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认为,有一句话叫风来了,猪都会飞,但是还有另一句话叫,风停了,猪就会掉下来,有些股价可能已经飞上天,但一旦行情开始回落,这些股票就会暴跌,对投资者来说也是灭顶之灾。
杨德龙强调,创业板符合经济转型的方向,也是市场炒作热点,很多股票也是大幅上涨,但是,现在整体市盈率超出90倍,高于纳斯达克泡沫最大时候的市盈率,风险非常大,而很多个股市盈率超过150倍,泡沫化程度很明显,对于创业板的个股来说,还是要小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4月16日中证500和上证50股指期货将要推出,在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指数出现了大幅上涨后,双向波动将成常态,应注意风险防范。( 证.券.时.报.网.程.丹.)
股市站上4000点经济逻辑:四大逻辑孕育大牛行情.
说起来,沪深股市的大牛市就像悄然到来的春天,不经意间就万花吐艳,满园青翠了。回头看,两个月之前的2月9日沪指登上3095.12点,很多投资人对这轮行情的估计还不敢太乐观,还在担心经济下行恐将拖累股市跌破3000点。但就在两个月内,大量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经济恢复的信心显著增强;股市被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在一只无形之手托举之下,投资热情被充分点燃,沪指站上了被不少论者视之为畏途的4000点。
然而,要是把视线再放长远点,拉回到去年3月10日,就能更深切地感悟沪深股市这一年间的巨变。那时上证指数徘徊在2000点上下,持续的拉锯战,不仅消磨了投资者的信心,似乎也逐渐使股市走向边缘化,几乎击碎了牛市的所有梦想。已成惊弓之鸟的投资人像逃离陷阱一样,纷纷逃离股市。
现在琢磨起来,那时应该正是如今这轮大牛行情的孕育点。那么,在这种市况巨变的背后,究竟有什么经济背景和逻辑?据笔者的分析和梳理,促成这场巨变的大致有四大深层成因。
第一,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新逻辑,开启了对股市的新认识和新定位。
笔者以为,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赋予资本市场更大的资源配置自主权。只要资本市场充满巨大的活力,能够有效地配置资金资源。通过资本市场筹融资的渠道,创新企业能筹集到宝贵的发展资金,能加快创新的速度和步伐,吸纳更多大学毕业生就业;通过资本市场的筹融资的渠道,国有大型企业能实现顺利转型,能加快中国智造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保障就业体系的相对稳定;通过资本市场的低成本资金流动,地方政府的数十万亿债务存量,就能获得盘活的交易渠道。
站在这个全新的高度,再来看资本市场应该担当的历史使命,就有了全新的认识。如果说过去大大小小的企业都依靠银行,因为只有银行才能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并提供给企业作为发展的资本,那么如果建立了强大的资本市场来配置资源,则可以减少银行这个相对低效的资金聚集环节,而让投资者的资金和需要发展资金的企业直接在资本市场对接,从而更加有效率地推动经济发展。
第二,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新判断,形成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新认识和新自信。
习总书记早些时候在本年度的博鳌论坛上表示,看中国经济,不能只看增长率,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现在增长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聚集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
只要从新常态下的增长角度来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到新亮点。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而当前的政策都在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经济将由此获得质量和效益的优势,这自然为上市公司的经营创造了有利环境。
笔者觉得,从统计的角度来看,增长率更多是数量型指标,能灵敏地反映经济现象中数量上的变动,但却不能很好反应变化的内在品质,更难以恰当度量经济增长的质量。事实上,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增长,不仅改变着中国经济的数量和规模,更将改变中国经济的内在结构和品质。而衡量经济发展的品质,比衡量经济的增速更重要。由此观之,构建品质型经济增长,是从源头赋予经济发展的长效活力。尤其当把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被大大激发了出来,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和智力因素显著增强,创造发明和专利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所有这些变化,都在从本质上改变经济品质,引发经济结构上以科技元素为核心的全面重构,经济中的活力和变数因子显著增加。
第三,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带来的历史观,支撑了中国经济进化的新逻辑和新走向。
如果把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原点,选定在1978年这个改革开放元年,那么,中国经济进化的逻辑,就隐含在发展的历史轨迹之中,经济从零起点奠定经济发展的基础,从最为迫切的农产品数量增长起步,到工业制成品的生产繁荣,再到形成出口竞争力,经济增长走过了一条从数量到品质的发展之路。而从历史的长周期来看,即使当前经济面临下行的困难,但经济运行尚在合理区间。今年是经济转型最为关键的一年,只要经济年增长能在7%左右的区域平滑运行,即使偶尔低于7%的警示线,只要不偏离平衡位置太远,持续时间不逾三个月,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也完全有保障。
第四,经济发展中新因素的活跃,催生了我国经济的新业态和新模式。由于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新业态勃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这改变的不仅是产业销售体系,还包括整个生产、流通、融资与交付体系。网络平台对接全球研发资源促进产品创新,从消费型向生产型转型,正在开启工业互联网时代。
总之,站上4000点的股市,呈现出了超越经济现实,摆脱经济短期羁绊,走出一条聚集社会资本引领经济发展超常规路子的新可能性。(上海金融学院统计系副教授 温建宁)(上.证)
业内人士预测A股空间:本轮牛市极值约8000点
有人这样计算A股空间:去年中国GDP是64万亿,最近的沪深两市总市值接近50万亿,对比发达国家1.5倍或者更多的资本化率,加上GDP增速(E),预测本轮牛市极值约8000点。Nothing is impossible!
不管你愿不愿意,一个全新的“信息+”正悄然改变你的生活。
你会一天低头看200次微信吧?你会不时看到周边的人戴着I-Watch、谷歌眼镜吧?你肯定憧憬着智能家居吧?
技术进步影响着社会资本流向,也影响着社会民主进程。炙手可热的“互联网++”是信息技术爆发性应用的缩影。
O2O模式看起来只是把线上线下联通,有人简单理解是传统行业拉来互联网应用,看似简单联通,其实包含了众多资源重整、用户体验、结果验证等一系列过程设计。
不是有传说某券商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但不增利,要换老总的事情嘛?
除了通讯技术革命,另外一个转型升级的聚焦点是绿色能源。当年140多美元的油价,到今天“拦腰价”还要多。
随着社会资本觉醒推进,更多分布式、互联的新能源投入应用,一幢幢建筑就是一个个绿色能源生态系统的蓝图渐变现实。
信息技术叠加新能源,这就是你我中国梦的坚定基石。
1865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克修斯提出“熵”——动力学意义上的熵增加后,其做功能力也会下降,牛顿第一定律受到挑战。
而以能量守恒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理论,在新经济场景中,显得不太适用。
价格和市场,在今天能完全最优配置资源吗?能源热力转换不可逆,按现有存量资源和生产模式,支撑庞大经济体转型非常困难。
如何用新技术和模式改变传统产业,成为无法回避的命题。
你我会看到资产证券化在聚集社会资本中的庞大力量。
有人这样计算A股空间:去年中国GDP是64万亿,最近的沪深两市总市值接近50万亿,对比发达国家1.5倍或者更多的资本化率,加上GDP增速(E),预测本轮牛市极值约8000点。Nothing is impossible!
你还记得2007年招商证券就喊出10000点吧,此时“万点论”再响。
4月9日收盘有多达923只A股动态市盈率过百倍,占到2692只A股的34%!
有人用“市胆率”来戏谑这类股票。按照老观点,市盈率倒数是投资回报率,不足1%的回报需要100多年才能“回本”。
但在颠覆性的新商业模式和现金流贴现背书下,A股估值体系大重构,未来Tenbegger的迭代频率会超出你我想象。
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在资本的风口,进行类股权(PE)的股票投资,云中漫步,也算是一种形式的全民创业吧。(理.财.周.报.汪.江.涛)
1指标2分钟看A股泡沫有多大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上证指数从2000点附近起步,在10个月的时间里迅速的飙升到目前的4000点。而本周在30家IPO将在下周申购的利空消息下,大盘仍然不断创新高。
那么问题就来了,4000点还能不能买股票呢?还能买入哪些股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告诉你!本文仅供参考。
沪指站上4000点,小伙伴们幸福吗?
虽然大盘涨幅惊人,但是这一路的上涨,却制造出了很多不幸福的人。
首先是那些关注股市但却一直没动手的人。他们担心股市上涨的持续性,因此选择了“看一看再说”。他们总是在犹豫和观望中一再失去机会。
第二类,是原本是不关注股市的人,看到周围许多人因投资而获利,想入场却怕又遇到股市下跌而亏钱,因而倍感煎熬。
第三类,是踏错节奏的人。去年11月份蓝筹行情爆发,那些拿着成长股的投资者,到了今年初,当他们把成长抛了投入蓝筹怀抱的时候,蓝筹却开始了调整,成长股再启动……
第四类,是早期被套的人。一直被套牢,看到股市不断上涨、账户情况不断改善,就开始纠结是否该卖掉。
第五类,是虽然也受益,但是不断比较的人。看到周围有些人收益率更高,有的甚至已经翻了两三倍,顿时没了幸福感。
无论你是上面哪一类,你近期可能或多或少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随着近期的暴涨,股市创出本轮的上涨的新高4000点,未来到底还该不该买入?
本轮牛市的基础是无风险利率下行吗?
海通证券(600837)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市场上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本轮牛市在经济回落的背景下之所以能形成,是由于市场无风险利率水平的下行或下行的预期存在。确实,无论是经济下行还是经济调结构,都将使得市场利率水平回落。
从2013年6月的“钱荒”至今,市场利率水平确实有所回落,这也是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不断加大的结果。但问题是,即便2014年以来经历了两次降息和一次降准,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依旧没有得到缓解。
目前的市场无风险利率水平还是居高不下。有人说,利率居高不下与股市繁荣、申购新股的收益率较高有关——如果这样的解释成立,那这与利率下行是导致股市走牛的说法之间又是矛盾的。
无论是无风险利率下行产生牛市还是新股发行导致市场利率上升,都是对经济现象的浅层面解释。股市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居民家庭对权益类资产配置性需求的上升,即居民对以房地产为主的实物资产配置几乎达到上限之后,在实物资产出现投资回报率下降的背景下,加强了对金融资产的配置,尤其是对权益类金融资产的配置。而市场利率水平在经济增速回落过程中之所以还没有出现显著下行,是因为社会资金的供求关系没有出现逆转。
为何社会资金面还是不够宽松呢?这是因为经济并没有如一些经济学家们预期的“去杠杆”,而且企业部门的总体杠杆率水平还在上升。尽管社会杠杆率过高、泡沫化问题也已经成为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共识,但稳增长显然比去杠杆更重要,所以政府、企业和居民部门这两年来实际上还在继续加杠杆,估计2014年这三个部门的负债占GDP之比的上升幅度均在5%-10%之间。
因此,我们看到,由政府拉动的基建投资的增速超过20%,以弥补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下滑;同时,居民的购房首付比例下调,股票融资融券规模上升。而企业部门的加杠杆更多是被动的,即负债的增速超过利润增速。
改革与调结构毕竟是长期目标,因此,短期选择加杠杆也属无奈之举。
牛市的顶部必然是群体非理性构造出来的
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即便是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的牛市,也会出现估值的非理性,更何况中国这样只有25年历史的新兴市场。相比2007年牛市的癫狂,如今A股创业板的估值水平确实有点让人望而生畏,但主板的权重股的估值水平还不能说太离谱,如沪深300指数所对应的市盈率目前是16倍(2007年见顶时超过40倍),至少银行板块7-8倍市盈率水平应该还在合理区间内。据说今年的前两个月交易额中,自然人的交易额竟占了90%,所以A股是典型是散户数量,且散户的扩张速度远超过机构,仅3月的新开户数量就超过400万,且60%的投资者是初中学历。
虽然房地产是中国居民家庭资产配置中权重最大的,市值占到配置比例的65%左右,但毕竟绝大部分农民工还是不会在城里购房,因为买不起,但农民工是买得起股票的。目前股票占中国居民家庭资产配置的市值比例不足4%,这显然太低了。如果说支付宝的注册用户数量中有一半是无效的,那么,也有4亿用户,假如未来A股的开户数量也要达到这个规模呢?在移动互联网普及背景下的这轮牛市,很可能会出现“全民皆股”的现象。中国台湾股市的开户数占其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它也曾经经历过从1985年7月的636点至1990年超过12000点的疯狂。
因此,牛市的顶部肯定不应该用纯粹的估值或经济学原理来判断,而是应该用行为金融学来诠释。
4000点了,A股泡沫大还是不大?一个指标两分钟就看明白了
上证指数从去年下半年的2000点涨到了目前的4000点,很多投资者都在思索一个问题,对于这个4000点的整数关口到底高不高?以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从三个角度来给大家作出解读,以下观点仅供参考。
注:此表由火山君查询彭博终端进行数据整理,其中未显示的数据(用“-”表示)为由于查询时得到的历史数据不全或有明显误差进行了剔除
从历史上来看,目前的上证PE高不高?
从上图来看,截止4月10日,上证指数PE(PE是指的市盈率,PE越高表明股市泡沫越大;PE越低,表明股市越低估,PE指标虽然不是衡量股市泡沫的唯一标准,但是绝对是全球各大股市泡沫度比较的首选指标)为20倍,上证指数的历史平均PE为25倍,对应的上证指数点位是5166点,历史上上证指数最高PE是49倍,对应指数点位是9913点,07年至今平均PE为19倍,对应点位为3790点,07年至今最高PE为48倍,对应点位为9758点,大家都知道,08年金融危机,导致股市价值低估,以及前几年的股市低迷,也导致了股市价值低估,因此火山君认为,以我国股市整个历史PE进行对比要客观一些,可以看出目前上证指数是低估的,还处在历史平均PE之下。
从目前全球股市估值来看,上证PE高不高?
从图中可以看出,截止4月10日,上证指数PE为20倍,中国香港恒生指数PE为11倍,中国香港国企指数PE为10倍,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PE为19倍,印度孟买指数PE为20倍,德国DAX指数PE为21倍,英国富时100指数PE为24倍,法国CAC40指数PE为24倍,可见上证指数PE既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低的。这也表明目前我国的港股估值是全球最低的。
从全球历史上来看,哪里估值最便宜?
从图中可以看出,以历史最高PE来看,对应我国香港恒生指数点位为76524点,目前恒生指数是27272点,对应还有181%的涨幅,可见我国香港恒生指数PE是全球最低的。其次是上证指数,以历史最高PE来看,上证指数还有146%的涨幅,对应点位为9913点。其次是英国富时100指数,以历史最高PE来看,还有102%的涨幅。而印度孟买指数是全球估值最高的指数,以历史最高PE来看,未来仅有24%的涨幅,而美国标准普尔指数以历史最高PE来看,还有58%的涨幅。
小伙伴们应该关注哪些行业个股呢?
从以上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年初到2015年4月7日,上证综指已经轻松上攻了22.47%,而目前仅有最后的12个行业涨幅还低于上证综指,主要包括银行、房屋建设、石油开采等。因此大家应该关注这些比上证指数涨幅小的行业。而在本周一,火山财富发表微信“中国资本市场15年赚万倍传奇人物指点大牛市见顶特征,7股还要涨50%以上才行!”中指出,7大金刚未来有望上涨50%以上,认真领会该内容的小伙伴们在本周应该有所收获了!(每日经济新闻吴永久赵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