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单独二孩”政策生育意愿低于预期,目前中国总和生育率只有1.4,低于2.1的人类更替生育率,人口老龄化问题又日趋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二孩”政策会及时推出吗?对中国经济及资本市场影响几何?
“全面二孩”预计2-3年内实施
第一,“单独二孩”生育意愿低于预期。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1687万人,比2013年增加71万人次,远远低于此前卫计委估计的新增100-200多万人次;第二,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个,远远低于实现人口平稳增长的更替总和生育率2.1,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个的低生育率陷阱;第三,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我们发现中国如果不改变生育政策,抚养比将单调上升。
“全面二孩”会带来最多每年500-600万新增人口和千亿消费市场
根据我们测算,每年增加的出生人口估计最高有500万~600万,加上目前1600万左右的年出生人口,年出生人口峰值在2200万左右,峰值总和生育率有1.9~2.1。根据中国社科院的一项研究成果,中国父母把孩子带大到16岁的抚养总成本平均已达25万元,平均每年的花费就是1.6万。如果每年新增出生人口600万左右,那么将拉动1千亿左右的消费市场。
对纺织服装行业影响(衣):婴幼儿用品消费需求升级将进一步抬升童装行业的增长中枢至15%-20%,预计到2017年童装市场容量将达到2541亿元。推荐标的:森马服饰、金发拉比、朗姿股份。
对食品行业影响(食):全面二胎让配方奶粉市场大幅扩容,全面二胎所带来的35%的新生儿增量可以让配方奶粉市场扩容240亿;推荐标的:贝因美。
对房地产行业影响(住):“全面二孩”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提振作用有限。
对轻工行业影响(用):玩具、钢琴、文具等文化教育相关产业受益;推荐标的:珠江钢琴、中顺洁柔。
对零售行业影响(用):母婴市场;推荐标的:豫园商城、老凤祥、潮宏基、苏宁云商。
对汽车行业的影响(行):7座SUV和MPV需求将出现快速增长;推荐标的:江淮汽车。
传媒领域的影响(娱):儿童消费需求将拉升儿童游乐业的增长,包括卡通影视、衍生品开发销售、游乐园等;推荐标的:奥飞动漫。
对医药行业影响(医):医疗器械、育苗、产前诊断和儿童用药行业受益,推荐标的:戴维医疗、宝莱特、天坛生物、沃森生物、智飞生物、达安基因、迪安诊断、康芝药业、济川药业、山大华特、亚宝药业、葵花药业。
第一篇 “全面二孩”带来多大消费市场机会
一、为什么“全面二孩”越来越近:预计2-3年内实施
(一)“单独二孩”生育意愿低于预期
很多省份的“单独二孩”生育意愿低于预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卫计委)数据称,政府原本预计新政策推行后,每年将增加超过200万个新生儿,但截至2014年8月,符合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当中,只有70万对提出申请,而目前获批的仅62万对,远远低于官方预期。2014年国家统计局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显示,单独二孩政策目标人群中43%有再生育的打算。“单独二孩”生育率低于预期,这意味着人口出生率不会因为“单独二孩”有根本性的改变,需要有进一步的人口生育改革政策。
2000年以后,我国出生人口增长率一直维持在低水平,甚至出现负增长。2001到2013年,我国平均年出生人口仅为1616.3万人。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我国出生人口增长率有所回升,但是不如预期。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1687万人,比2013年增加71万人次,远远低于此前卫计委估计的新增100-200多万人次,这一结果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员易富贤与北大教授苏剑的预测更为接近。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今年7月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即使是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后,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5-1.65之间。理论上,如果一个国家的总和生育率小于2.1,那么其新生人口是不足以弥补生育妇女和其伴侣数量的,该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政府很有可能会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二)目前生育率会导致人口衰减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开发布的《经济蓝皮书》,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个,远远低于实现人口平稳增长的更替总和生育率2.1,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个的“低生育率陷阱”。在《经济蓝皮书》中,社科院的专家也认为当前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比较低,会导致劳动力不断减少、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结构失衡等诸多问题,会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
此前,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曾发布报告称,中国的“人口红利”从2010年开始逐渐消失,即使执行了“单独二胎”政策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趋势。报告建议政府尽快从现有的“单独二胎”政策过渡到“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三)中国将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根据2012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我们绘制了Constant-fertility scenario、Low variant、Instant replacement三种情景假设下的2015-2100年的中国人口抚养比预测图,我们发现中国如果不改变生育政策,抚养比将单调上升,尤其2015-2050年有一个快速上升期。人口老龄化将提高社会抚养负担,减少劳动力供给,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给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养老负担,经济有可能陷入日本那样的增长停滞。
根据育龄妇女年龄结构,近年每年需要多出生108万左右才能提升0.1的生育率,即便是补偿性生育期间,单独二胎政策实际每年贡献的新生儿大概在75万人次,总和生育率只能提升0.07左右,几乎无法挽回现在的社会老龄化趋势(易富贤,苏剑,2014)。
(四)“全面二孩”或2017-2018年实施
继“单独两孩”政策自2013年底全面落地一年多后,在今年7月10日,国家卫计委首次表态“抓紧推进有关工作”,被认为是释放“全面放开二胎”的积极信号。7月22日晚间,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则重申了着手评估和推进新政,否认了某些传言称“生育政策有望再度调整,年内实施全面放开二胎”的说法;不过仍有观点认为“单独两孩”属于过渡性措施,新政在十三五初期就有出台必要。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已经滞后了若干年,“单独二孩”政策还达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要求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使生育率逐步提升到世代更替水平附近。2013年我国的总体生育率水平为1.18,排全球倒数第5,远低于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提出的1.8%的水平。据测算,单独二孩带来的增量人口上限仅为400万人,其对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提升不到0.3%;因此从人口结构合理性来说,如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正式落地,显然是更大的利好,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在政策实施后,即使头几年生育率有所反弹,但也难以升至1.8以上,2020年人口总量也难以突破14.5亿人,不会对人口总量有巨大冲击。
回顾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申请的家庭远低于预估值(截至2015年5月底,全国有145万对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139万多对办理了手续),职能部门和决策层此前对“短时间内出现生育高峰”的疑虑并未兑现,反映出决策层过高估计了负面效应。大量既往事例表明,我国公共政策实施早于最佳机遇期的较少,更多的是由于行政惯性和决策惰性,导致政策实施痛失最佳机遇期。希望“全面放开二胎”能够引以为戒,力争不失时机顺势推出,推动我国人口结构良性均衡发展。
我们认为,越晚时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有可能使社会抚养比更高。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以及中国的三次“婴儿潮”,未来人口老龄化不可避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老龄化越趋严重。如果在较晚的时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那么“全面二孩”政策出生婴儿和老年人口叠加在一起,会形成一个比较高的社会抚养比。如果最近2-3年实施,那么15-20年以后,这批人口将进入劳动年龄人口,会在2030左右起到一个降低社会抚养比的作用。
二、“全面二孩”会带来多大规模新增人口和消费市场
(一)带来多大规模新增人口:500-600万左右
前期关于放开二孩能新增多少人口,学界有不同的讨论,其中最为乐观的估计是每年将新增的人口峰值在2000万。但是我们认为,千万级别的人口增量的可能性极低。
1、生育意愿不及预期,总和生育率的提升峰值约0.7
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已显示出生育意愿低于预期的现实。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一次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杨文庄透露,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70-80%,即约9000万对育龄夫妇,有生两孩的意愿和计划。目前符合单独两孩政策条件的夫妇一共有1100多万对,那么如果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符合生育条件的夫妇人数最多为单独两孩政策的8-9倍。但是,即便是处于政策补偿期的2014年,符合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当中,也只有70万对提出申请,生育意愿远低于官方之前预期的100万以上。
生育意愿的高低,其实还涉及到更为复杂的社会学问题,它反应的是不同生产力条件下的不同诉求。通常,老龄化程度越高的地区,生育率越低。人们生育意愿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个人生活质量的诉求提高,二是现实中医疗、教育等压力也偏大;而想再生第2个孩子的原因主要是降低养老风险和给孩子找个伴。实际上,80年代计生最严苛的时候中国生育率最高,反而在之后放松双独的2000年生育率下滑到有史以来最低点。在全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的20世纪80年代,有4个地区作为试点,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分别是甘肃省酒泉、山西省翼城、河北省承德、湖北省恩施。经过20多年的观察,这些地区的生育率也就在1.8左右。较宽松的生育政策并没有引发人们所担心的较高的生育水平,想要3个或更多孩子的家庭已经微乎其微。
我们假设全面二胎夫妇生育意愿与单独两孩夫妇一样,那么全面二胎政策每年可以贡献的新生儿人数粗略估计为560万-720万人次,即生育率提升0.5-0.7。我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为1.4左右,乐观估计,放开全面二胎政策后,政策补偿期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大概可以提高0.5-0.7,即总和生育率可到1.9-2.1,新生儿出生人口基本可以弥补生育妇女和其伴侣数量,其峰值出生人数甚至还达不到中国1980年代中后期的水平和印度现在的水平。等政策补偿期过后,总和生育率或将回落到1.6-1.8,若不放开计划生育政策,我国此后的发展路径有可能跟台湾或者韩国等发达亚洲国家地区相同:台湾、韩国的发展水平分别超前中国大陆23年、21年,而2013年的生育率只有1.07、1.19。
2、农村地区计划生育普遍实行“一孩半”
全面二孩让全国受益,但是农村超生率高,相当部分农村育龄家庭原本就打算超生(或者已经生了)。因此全面二孩后生育率还难以提升0.7。补偿性生育期间,总和生育率峰值将会更低。
我们梳理了全国31个省份的计生政策,各地都有各不相同的生二胎规定。原国家人口计生委数据显示,2011年之前,真正限定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政策覆盖率仅占总人口35.4%,其他人口都实行有条件的生二胎政策。
事实上,当前各地普遍实行“农村一孩半”政策:夫妻双方或一方是农村居民,其夫妻仅生育过一个女孩,可以生二胎。官方数据显示,“一孩半”政策覆盖了我国53.6%的人口。
2014年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梳理:
一孩政策
包括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四川、重庆6省(市)的农村居民。
一孩半政策
指农村夫妇生育第一个孩子为女孩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孩子。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陕西、甘肃等19个省(区)的农村居民。
单独二孩政策
各省(区、市)都规定,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部分地区的农村居民普遍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包括海南、云南、青海、宁夏、新疆等5省(区)的农村居民。天津、辽宁、吉林、上海、江苏、福建、安徽等7省(市)规定,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农民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
三孩政策
指部分地区少数民族农牧民可以生育三个孩子。包括青海、宁夏、新疆、四川、甘肃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农牧民,海南、内蒙古等地前两个孩子均为女孩的少数民族农牧民,云南边境村和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农村居民、黑龙江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居民。
特殊政策
西藏自治区实行特殊的生育政策,藏族城镇居民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藏族及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农牧民不限制生育数量。
3、结论:全面二孩带来峰值每年600万左右新生儿,随后会降低
因此我们估算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之后,每年可以贡献的新生儿人数在500-600万左右,且这只是峰值水平,随后随着政策效应的释放,以及适龄人口的变化,这一数据将会逐渐降低。而一些学者的计算结果与我们的测算大致相同。北京大学人口所学者乔晓春认为,全面二孩并不会像此前有关部门担心的那样会带来每年数千万的人口增量。每年增加的出生人口估计最高只有600万~700万,加上目前1600万左右的年出生人口,年出生人口峰值在2200万左右,峰值总和生育率也只有2.2~2.3。而且值得关注的是,如此水平的总和生育率预计只会持续一两年,很快就会一路走低,一直低到目前1.5左右的水平。人口预测专家、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增量的影响。根据他今年发表的题为《生育政策调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文章,假定在2015年全国统一放开二孩,2016年新增出生人口为565.8万人,2017年达到增量最高峰583.2万人,此后逐年降低。
(二)带来多大消费市场:拉动每年近千亿消费
根据中国社科院的一项研究成果,中国父母把孩子带大到16岁的抚养总成本平均已达25万元,平均每年的花费就是1.6万。如果每年新增出生人口500-600万左右,那么将拉动1千亿左右的消费市场。
第二篇 “全面二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空短期,利好长期
1、中短期影响
由于少儿人口不参加社会劳动,依靠父母的抚养生活,是“被抚养人口”,因此,在少儿人口进入劳动年龄之前,都“只消费不生产”,这会提高社会的整体消费率,降低储蓄率。因此,从供给,即生产函数Y=F(A,K,L)的角度,少儿人口的出生不会改变劳动力供给和全要素生产率(TFP),但是由于会降低储蓄率,这样会降低资本积累速度。因此,从供给的角度将,“全面二孩”中短期内将降低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
读者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全面二孩”会促进消费,不是会拉动总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吗?拉动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即总需求不足,经济增速在潜在经济增速之下。当经济增速在潜在经济增速附近时,拉动总需求只会导致产出缺口,进而导致通货膨胀。因此,在极短期内,“全面二孩”有可能从需求端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从一个稍长的时间段来说,“全面二孩”只会降低潜在经济增速。不过根据我们的测算,“全面二孩”会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0.5个百分点,因此,对于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不大。
2、长期影响
出生的少儿人口在15-20年之后,会成为劳动年龄人口,会为整个经济提供劳动力供给,也有助于改善社会过高的抚养比,从而又会提高储蓄率,从而提高资本积累速度,提高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从生产函数Y=F(A,K,L)来讲,第一,由于青年人口最具有创新力,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第二,会提高储蓄率,提高资本积累速度;第三,会提供劳动力供给。从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供给三个角度来说,都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潜在经济增速。
二、对消费和消费率的影响:会提高消费率
1、短期影响
婴儿出生以后,会围绕着婴儿的吃、穿、住、用、行产生一系列需求。随着这代人口年龄的增长,儿童、青少年的消费需求也会增加。从一个家庭的微观个体来说,收入来源基本不发生变化,但是支出增加了,这样会降低一个家庭的储蓄水平。上升到宏观层面,就会降低全社会的储蓄率,增加消费率。
我们以人口抚养比为横坐标,储蓄率为纵坐标,采用世界223个国家的数据为样本,绘制散点图,发现人口抚养比和储蓄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抚养人口的上升,将导致储蓄率的下降和消费率的上升。
2、长期影响
当少儿人口进入劳动年龄人口以后,有利于降低整体社会的抚养比。如果不施行“全面二孩”政策,那么在一个家庭里就会出现2个劳动力人口抚养4个老人和1个孩子的局面,抚养比高达250%。“全面二孩”政策施行以后,15-20年以后,抚养比有助于下降,从长期来讲有助于提高社会储蓄率水平,降低社会负担。
三、对投资的影响:降低资本积累速度
短期来讲,“全面两孩”实施后,少儿人口的增加会增加消费率,降低储蓄率,投资的资金来源会受到影响,由于劳动年龄人口短时间不发生变化,资本劳动比会下降,会带来资本积累速度下降。长期来讲,当“全面两孩”政策婴儿进入劳动年龄以后,会提高储蓄率,从而又会提高资本积累速度。
四、对净出口的影响:降低经常项目余额比例
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X-M,X-M=Y-C-I-G=S-I-G,其中,Y是国民总收入,C是消费,I是投资,G是政府购买,X是出口,M是进口,S是储蓄。由于少儿人口的出生会增加家庭消费,降低储蓄率,因此,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S会下降,也就意味着式子的右边会下降,从而导致X-M下降。
换个角度来讲,由于少儿人口只会增加消费,不会增加生产,即只增加总需求,不会增加总供给,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因此会降低净出口。
五、对政府公共支出的影响:增加对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支出
少儿人口出生后,会形成对教育、医疗资源的需求,而且在中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教育和医疗在财政中都有很大的支出占比。因此,“全面二孩”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政府公共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