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检查再来袭 证监会澄清传闻 影响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两融检查再来袭 证监会澄清传闻 影响

加入日期:2015-1-29 9:37:00

  导读:
  两融检查属日常监管 不宜过分解读
  证监会急澄清:再查46家券商属日常监管
  证监会:近期将查46家券商融资类业务属日常监管
  两融检查第二季下周开启 证监会称不宜过分解读
  证监会会释疑:为什么不允许创业板借壳上市?
  证监会首次公布并购重组申请反馈意见
  证监会澄清两融传闻 新华富时A50跌幅收窄
  证监会再查两融权重股滞涨
  两融透视主力新动向 冷金融热军工

  两融检查属日常监管 不宜过分解读
  昨日市场有传闻称,监管层将自2月起,对46家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启动专项检查。对此,证监会昨日晚间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此次检查属日常监管工作,不宜过分解读。
  昨日午后,一则证监会两融检查扩大范围,12月未被检查的46家券商全部在列的消息在市场中迅速传开。大盘应声而落,盘中一度下跌1.7%,尾盘情绪有所转暖,沪指略微回抽,全天下跌1.41%。
  当日晚间,证监会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表示,1月16日,证监会曾向市场通报对45家券商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根据整体安排,近期将对剩余46家公司融资类业务开展现场检查。这属日常监管工作,不宜过分解读。
  证金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26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11204.92亿元,融券余额为70.78亿元,合计11275.7亿元。两融余额自1月初以来增加486亿元,增速比去年底大幅放缓。
  华东某券商融资融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监管层每个季度都会有一次常规检查,2月初启动并不意外,检查内容也不局限于融资融券,融资类业务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业务之一,像期权、经纪、资管等其他领域的券商业务也会涉及。他表示,没有必要对此次检查进行过度解读。
  一家即将接受检查的中型券商两融业务负责人表示,对于此次检查,压力不大。公司近期一直在按照监管层的要求进行自纠自查,在2014年上半年就对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进行及时整改。
  下午我们听到消息后,就开始准备材料。某券商人士表示,从去年底的检查看,监管层更多考虑是如何进一步提高两融业务的规范程度,只要券商不触及红线就问题不大。
  2014年12月,证监会对中信、海通、国泰君安等45家券商启动了为期两周的现场检查工作,其中以融资融券为代表的融资类业务成为核查重点。1月中旬,证监会通报检查结果,部分券商存在违规为到期融资融券合约展期、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融资融券等违规行为,证监会也对其采取了不同程度的行政监管措施。(.上.证)

 

  证监会急澄清:再查46家券商属日常监管
  上周一受证监会处罚两融等事件影响,A股市场大跌7.7%,虽然证监会当日晚间加急澄清,投资者依然惊魂未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8日晚间消息,证监会近期将对券商融资融券业务启动“第二波”现场检查工作,检查涉及46家证券公司。该消息已获证监会证实。
  “下周开始检查,一共下去21个小组。”北京一位券商人士对记者表示,获悉此次检查并非单独行动,证监会与银监会配合进行。该人士表示,证监会此次检查是去年12月份两融检查的延续,检查对象是剩余未接受检查的券商。另有券商人士告诉本报,证监会对券商两融的第二波检查预计在2月2日开始,持续两周,针对的是中小券商。
  证监会昨日晚间称,1月16日证监会曾向市场通报对45家券商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根据整体安排,近期将对剩余46家公司融资类业务开展现场检查。这属日常监管工作,不宜过分解读。
  在2014年12月15日至28日期间,证监会曾组织系统力量对45家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进行了为期2周的现场检查。根据证监会的说法,只是例行检查。
  “今年以来,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回购交易、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等融资类业务快速发展,规模较大。”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去年12月12日曾对本报表示,按照2014年证券公司现场检查工作的统一安排,将启动第四季度现场检查工作,对部分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进行检查,目的是为促进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规范有序发展。
  1月16日,证监会公布了检查结果,并宣布处罚12家证券公司。检查发现,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等融资类业务总体运行平稳,风险相对可控,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但部分公司存在违规为到期融资融券合约展期、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融资融券、未按规定及时处分客户担保物、违规为客户与客户之间融资提供便利等问题。此外,个别证券公司还存在整改不到位、受过处理仍未改正甚至出现新的违规等问题。
  当日,证监会宣布对12家券商进行了处罚,其中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3家公司被暂停新开融资融券客户信用账户3个月。同时,证监会还明确,证券公司应进一步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得向证券资产低于50万元的客户融资融券。
  对于监管层的检查,市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敏感性。虽然监管各方不断表态,只是常规检查。但是1月16日公布的检查结果,还是在19日引发了市场极大的反应。证监会19日晚间紧急澄清稳定市场预期,称监管部门联合打压股市并不属实,处罚12家券商也不宜过度解读。
  事实上,融资融券风险已经引起证监会高度重视。证监会主席肖钢近日明确表示,融资融券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底融资余额已超过1万亿元,交易杠杆率显著提高,少数证券公司短借长贷问题突出,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隐患,个别信用交易客户高比例持有单一担保证券,信用风险凸显。
  他还表示,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监管领域,要重点围绕资产管理业务、融资融券业务及其他创新业务加强审慎监管,并以落实投资者适当性制度、防范利益输送为重点加强行为监管。
  从前一轮检查来看,处罚结果超出市场预期。由于第二波检查针对中小券商,有业内人士预计被处罚的券商可能更多。
  “如果真的乱来,该处罚的就要处罚。”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对本报表示,目前融资融券伴随过度借贷,监管层通过检查,对于抗风险能力不足的投资者进行清理,实际是对行业的规范。不过他提出,希望检查更加透明,避免选择性执法,规则公平,有利于减少市场波动。(.第.一.财.经.日.报 .杜.卿.卿 .杨.芮)

 

  证监会:近期将查46家券商融资类业务属日常监管
  针对1月28日市场传言证监会将再次重启融资融券检查一事,证监会新闻办表示,1月16日,证监会曾向市场通报对45家券商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根据整体安排,近期将对剩余46家公司融资类业务开展现场检查。这属日常监管工作,不宜过分解读。
  1月1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介绍,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融资类业务规范发展,按照2014年工作部署,证监会组织系统力量于2014年12月15日至28日期间,对45家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进行了为期2周的现场检查。同时,邓舸还通报了依法对相关公司进行处理的情况。
  当天,邓舸还明确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持续加强融资融券等融资类业务的监管,适时再次启动对融资类业务的现场检查,进一步落实监管转型要求,突出事中监管和事后追责,加大现场检查和处罚力度,促进证券公司各项业务规范健康发展。(.证.券.日.报)

 

  两融检查第二季下周开启 证监会称不宜过分解读

 


  监管层拟下周再次针对券商两融业务开展检查,而这次的检查重点或将集中在中小券商。28日晚,证监会新闻办在对媒体的回应中证实了两融检查,但其亦表示对两融的再查属于上次检查的延续,属于日常监管工作。
  券商两融再度来袭。
  1月28日晚,针对券商两融业务再迎监管检查的传闻,证监会新闻办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予以证实。但其同时表示,此次两融检查属于上次检查的延续,为日常监管工作。
  1月16日,我会曾向市场通报对45家券商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根据整体安排,近期将对剩余46家公司融资类业务开展现场检查。属日常监管工作,不宜过分解读。证监会回应称。
  1·19的A股大跌似乎并未能扭转券商两融业务的增势-仅8天之后,A股的融资余额经历短暂下降后再度登顶。
  据数据显示,截至1月27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已达11245.92万亿,而两融余额亦达11314.39亿元,两个数值均为两融历史单日最高值。
  但站于峰值之上,针对A股的两融检查等政策风险信号却再次响起。
  1月28日下午,据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监管层将于近日再次启动对两融业务的检查;同时多家银行接获监管层通知要求加强信贷管理,严控流向股市。
  当晚,有券商人士向记者证实,监管层拟再次针对券商两融业务开展检查,而这次的检查重点或将集中在中小券商。
  分析人士认为,针对两融业务的再度检查及银行资金收紧的可能性,或将对两融、两融收益权转让及伞形信托等融资业务造成新的影响,而这也为A股的短期情绪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
  两融检查再度来袭
  与A股融资业务有关的利空信号再次袭来。
  对于两融再次检查的传闻,1月28日,华东一家中型券商人士向记者证实,监管层将对两融业务进行检查,而这次检查的重点可能集中在中小券商。
  是有这个事,检查应从下周开始,大约要持续两个礼拜。前述券商人士表示,上次是查大券商,这次检查的重点在中小券商。
  事实上,在证监会上一次宣布两融业务检查及处罚结果的1月16日,其亦曾释放出将对两融进行再次检查的信号。
  证监会将适时再次启动对融资融券业务的现场检查,加大现场检查和处罚力度。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彼时称。
  需注意的是,在经历了上一次两融检查结果宣布所造成1·19大跌后,两融余额一度受挫后,再次升至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1·19大跌当天,沪深两市融资融券规模为10985.3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98.73亿元,环比下降1.78%,创最近18个交易日以来的新低。
  但在6个交易日之后的1月27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又增长至11245.92万亿,而融资融券余额亦达11314.39亿元,两个余额值均为历史最高值。
  即便如此,仍有部分券商在清理上一轮两融处罚中的逾期债务。而相关人士亦表示,对去年年中监管层拟修订并包含两融可展期两次等内容两融新规抱有期待。
  我们也说服客户,对逾期的融资进行清理。华北一家券商营业部负责人表示,但因为想把客户留住,很多券商都存在给客户展期的情况,小券商的问题估计更多,但这也间接说明展期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也希望包含可进行展期的两融新规定能尽早落地。
  去年7月,监管层拟对两融交易细则进行修订,原本6个月的两融期限最多可进行两次展期,这意味着两融的最长期限可延伸至18个月,但半年过去,这一交易细则的修订却迟迟未见定论。
  此外,针对此前路透社报道银行接到监管层通知加强信贷管理,严控流向股市一事,截至记者截稿前,尚未能联系到相关监管部门予以证实。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的银行资金较难以传统信贷、银证投资或委托贷款等渠道流入二级市场,其参与方式主要为两种,一是伞形信托,二是对接两融收益权或以两融收益权为基础资产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下称ABS)。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银行理财资金直接投资两融收益权的模式可能会受到限制,但其投资该类ABS受到影响的概率则相对较小。
  部分银行将两融收益权算作标准化资产,规避8号文监管,这种擦边球的方式可能会受限。上海一家大型券商银行业研究员表示,但ABS应该不会,这是监管层的鼓励方向,项目也变成了备案制,同时也能按照标准化资产核算。
  伞形信托收紧在即?
  除券商两融外,可能受到冲击的还包括伞形信托业务。
  该业务为银行以自营或理财资金对接信托公司所管理的伞形信托的优先级份额,从中取得由劣后担保的8.2%-8.7%左右的固定收益。
  虽然未有消息指监管层对伞形信托业务进行窗口指导,但已有部分银行对该业务采取收紧策略,例如1月27日,光大银行已对其伞形信托配资业务进行调整。
  当日,光大银行将伞形新增子单元的配资比例由1:3降至1:2.5,警戒线和平仓线则修改为93%和88%,同时触及平仓线需要在T+1日上午10:30前进行补仓,否则将被强行平仓。
  而据记者了解,除光大银行外,此前已有部分券商的合作银行对伞形信托的杠杆进行了收缩。
  我们最高时在1:3,后来是1:2.5,大约是一个月前就降到1:2。北京一家大型券商营业部经理告诉记者,但即便是这样,在1·19大跌那天仍有8个伞形(信托)客户出现了爆仓。
  分析人士认为,A股杠杆收紧预期的强化所带来的市场震荡,反而容易放大融资盘的爆仓风险。
  之前的政策对象集中在违规的存量融资和小额的增量融资上,但这样整治导致市场出现了大跌,进而引发部分正常的存量融资出现爆仓。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师如是称,目前的趋势是,爆仓的发生可能进一步引起监管层的重视,反而进一步提高其对融资、配资的监管力度。
  但另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伞形信托的准入门槛较高,因而其主要的风险点并非投资者爆仓,而是在该业务的资金来源和结构设计上。
  伞形的问题不在投资者,因为有100万门槛,客户基本被认为是有足够风险承受能力。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认为,关键的问题是资金和结构,一是(伞形信托的)整体规模没有被披露,二是存在跨行业和监管部门的风险交叉,三是银行代客资金参与,风险暴露的外部性较强。(.21.世.纪.经.济.报.道 .李.维)

 

  证监会释疑:为什么不允许创业板借壳上市?
  1月8日,证监会通过官方微博表示,近年来证监会对借壳上市采取了日趋严格的监管政策。2013年11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在借壳上市审核中严格执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标准的通知》,明确了借壳上市与IPO标准等同以及不允许创业板借壳上市的政策。本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新规再次重申这一原则。
  证监会表示,不允许创业板上市公司借壳上市的规定是经过综合考量以后做出的。创业板定位于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和其他成长型企业的创新发展,上市门槛相对较低,同时面临创业失败风险,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并承担投资风险。为了有效发挥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避免创业板上市公司成为炒作对象,本次《重组办法》明确了不允许创业板上市公司借壳上市。(.上.证)

 

  证监会首次公布并购重组申请反馈意见
  证监会日前在官网上公布了对两家公司并购重组申请的反馈意见。这是证监会首次在官网上详细地披露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申请反馈意见。
  市场人士表示,当下,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越来越多,证监会选择在官网上公开反馈意见,显示出其在对并购重组申请的审核方面更加趋于透明。
  在给广博股份的反馈意见中,证监会共提出22项意见。其中,第一项就指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利平,其通过直接持股和其配偶控制的广博控股合计控制上市公司29.38%股份,不包含王利平兄弟王君平所持上市公司股份;上市公司其他公告文件显示,王利平、王君平、广博控股存在一致行动的可能。
  因此,证监会要求公司补充披露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王利平与王君平之间是否为一致行动人;其二,本次重组报告书与上市公司其他公告文件中关于实际控制人披露不一致的原因。
  在22项意见中,记者注意到更多的是针对被收购方提出,如结合灵启传媒2012年至2013年主营业务、经营业绩、业务转移与合同承接安排,以及灵云传媒成立时间、人员配置、市场份额、核心竞争优势,补充披露灵启传媒业务转移对灵云传媒业绩的影响,以及灵云传媒业绩增长的合理性。
  证监会给博晖创新的反馈意见更是多达39条,内容也是涉及方方面面。如大安制药所从事的血液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与博晖创新业务存在差异,因此,证监会要求公司结合上市公司近三年的投资计划等情形,补充披露上市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并结合战略规划补充披露本次交易的原因及必要性;结合财务数据补充披露重组后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构成,并披露上市公司现有业务与大安制药相关业务的开展计划、定位及发展方向。(.证.券.日.报)

 

  证监会澄清两融传闻 新华富时A50跌幅收窄
  北京时间1月28日17:20左右,受证监会将再次重启融资融券检查消息影响,新加坡新华富时A50指数盘中一度暴跌近5%。公开资料显示,该指数包含了中国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其总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33%,许多国际投资者把这一指数看作是衡量中国股市的精确指标。
  鉴于新华富时A50指数的重要指导意义,其暴跌也引发了中国投资者极大的担忧。昨日(1月28日)晚间,新华社引用证监会新闻办信息报道,1月16日,证监会曾向市场通报对45家券商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根据整体安排,近期将对剩余46家公司融资类业务开展现场检查。这属日常监管工作,不宜过分解读。
  受证监会发言提振,新华富时A50指数开始反弹,截至发稿,该指数跌幅收窄至2.8%。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类似的一幕在1月16日 (周五)也曾发生过。当晚证监会通报两融处罚的12家券商名单,此时沪深两市已经收市,但新华富时A50指数仍在交易。当晚新华富时A50主力合约A50E02曾一度暴跌近4%左右,并维持至收盘。1月19日 (周一),A股迎来了1·19暴跌。
  1·19惨烈的景象犹在眼前,如今新华富时A50指数再度剧烈震荡,今日开盘的A股又会作何反应?(.每.日.经.济.新.闻 .费.盛.海)

 

  证监会再查两融权重股滞涨
  蹲一下才能跳得高,近日有业内人士如此表达对股市的看法。周三沪指在权重股的集体下挫下,再次远离3400点的冲击目标。周二再次传出的银行将收紧伞形信托资金,再次向市场传递出了去杠杆信号,成为引发指数下跌的导火索。不过,分析认为,当前市场流动性依旧充沛,监管层及时为股市降温,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中长期看会构成利好。
  权重股短期上行动力不足
  在石油燃气、券商保险、煤炭业、银行等权重板块低开拖累下,周三沪指以3325.72点低开,此后上演过山车走势。截至收盘,沪深指数均跌破10日均线,沪指报收3305.74点,下跌1.41%,成交3415.64亿元。深成指报收11354.20点,下跌1.71%,成交2649.07亿元。不过,创业板指数表现相对较好,盘中再度创出历史新高,收盘仅小幅下跌0.70%。
  在经历了去年四季度的大幅上涨后,权重股继续向上的空间已经受到明显抑制。无论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权重股自身已累积较高的涨幅,还是自上周以来,监管层主动规范两融业务,为股市降温,随着股市去杠杆加速,权重股继续向上的动力已稍显不足。
  与此同时,经济基本面也重新被市场关注,而继续低迷的经济数据显然对与经济高度相关的周期股的阶段走势非常不利。周三,有色金属等强周期股票自然也成为领跌主力,未来这一板块也将面临一定阶段的压力。
  不仅如此,在融资融券整顿、伞形信托收缩等背景下,股市资金正在经历一个短期的去杠杆进程,对此前杠杆资金参与程度较深的金融、地产股也同样会构成不小的压力。业内人士指出,在此作用下,预计短期权重股继续向上空间有限,资金流出难以避免。不过,权重股中分流出的资金也将很可能会进入中小盘股票,特别是那些具备业绩增长支撑的股票。
  从周三市场资金流出方向来看,银行、证券、建筑装饰、保险、房地产等板块资金流出居前,其中银行、证券两板块合计资金流出超过100亿元。分析认为,经过2014年大涨,主力在银行股和保险股上的获利十分丰厚,高位套现的意愿十分强烈,逢高出逃将暂时压制金融股的上涨趋势。
  另外,国防军工板块当日走势也弱于大盘,中航飞机、中直股份、中国卫星等跌幅靠前,分别下跌了5.99%、2.22%、3.48%。对此,券商人士也提醒投资者关注军工行业存在的风险,如估值较高,受市场情绪影响较大;公司和行业信息披露较少;以及重组进程不确定,业绩释放节奏难以准确把握等。
  从资金流入的方向来看,传媒、贸易、视听器材、公路铁路运输等板块大单资金流入居前,其中传媒板块资金流入超过4亿元。传媒板块自然也逆势大涨,中文在线、全通教育、万达院线等个股强势涨停。分析认为,国家政策对传媒行业的支持是长期而有持续性的,无论是高层对于媒体融合的讲话,还是财政部出台的文化产业专项支持资金,均显示出了国家对文化传媒产业全面扶持、重点培养的积极态度。
  轻指数重个股
  对于周三市场继续保持调整态势,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大盘的回调,主要是由增量资金入场减速与杠杆资金受限制离场所造成的。除此之外,市场消息面的不确定性也成为市场反弹无力的关键因素。据媒体报道,证监会将于近日再次启动对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检查,多家银行将被要求加强信贷管理,严控流向股市。
  如果证监会此举确认落地,短期内将不利于市场资金的布局。但从中长期看,这将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中长期看会形成利好。短线消化过后,股指重归强势的概率仍较大。上述人士说。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周三沪深两市成交量相比前日大幅萎缩,创业板盘中创出反弹新高后也震荡回落,种种迹象都表明,短期量能不足也制约了指数向上攀升。
  此外,央行在上周欧洲超预期货币宽松后两次抬升了人民币中间价格来主动引导人民币汇率贬值。同时,近期央行续作MLF以及重启7天、28天逆回购也可以看出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调控思路依然较为谨慎。对此,专家认为,短期降息降准的预期逐步减弱,而人民币贬值、美国加息预期强烈的背景下也带来了热钱外流,这进一步分流了市场的资金。
  市场层面上,3400点久攻不下,加上一直不能有效放大的成交量,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市场的投资信心。兴业证券表示,近2个交易日以银行股为代表的权重板块拖累大盘,而市场如想成功攻下3400点亦需要银行、券商、两桶油等板块个股企稳走强。投资者近期可密切跟踪权重板块的表现,以及市场成交量能否有效放大。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后市将继续保持多头趋势是市场未来发展的主基调。对于本周前期调整,投资者其实不必过于担忧行情的整体趋势变化,后市股指强势的走势格局仍然值得期待。
  对于后市操作策略,该人士也指出,由于量能制约,市场热点轮动速度较快,持续性不强,短期建议投资者还是谨慎为主,中长线可以继续关注金融、国企改革、铁路基建等有国家政策支撑的概念和板块。
  在近期整理过程中,以中铁二局为首的一带一路概念短期迅速飙升,成为近期市场热点;而以大北农等为首的农林牧渔板块,短期也表现十分活跃。因此,也有市场人士建议,短期投资者可继续关注一带一路,以及政策可能受益的农业板块机会。而对于大盘,投资者应坚定市场向好的信心,短期内轻指数而重个股,在不追高的前提下,逢回调都可以个股为主,积极做多。
  证监会:重启两融检查属日常监管
  28日消息,针对市场传言证监会将再次重启融资融券检查一事,证监会新闻办表示,1月16日,证监会曾向市场通报对45家券商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根据整体安排,近期将对剩余46家公司融资类业务开展现场检查。这属日常监管工作,不宜过分解读。
  据悉,第二轮的两融业务检查或将于下周开始,为期两周,预计检查将持续到2月16日,此轮检查将针对上次未受查的券商进行,范围仍集中在券商以往两融业务,目前各家券商两融业务做法大同小异,未满六个月开户和合约六个月到期后展期等违规行为仍是检查重点。(.南.方.日.报 .郭.家.轩)

 

  两融透视主力新动向 冷金融热军工
  数据显示,两融规模再创新高。据统计,截至1月27日两融余额达11314.39亿元,显示两融新政影响在经过一周多的消化后己趋稳定。其中,此前热门的金融股两融余额呈现出缓慢下降的态势,而此前表现差强人意的军工股刚好相反,两融余额呈现出缓慢上升的态势,本报今天对上述两行业及其相关个股进行分析研究,以飨读者。
  两融规模稳步回升 主力增资军工
  1月16日下午收盘后,证监会通报两融检查结构,8家券商被罚。其中,中信证券(600030)、海通证券(600837)和国泰君安被罚暂停新开两融账户三个月,招商证券(600999)等5家券商采取警示监管措施。此外,信用账户开户门槛重回50万元。
  受此影响,融资融券规模一度由1月16日的11184.04亿元下降至1月20日的10967.60亿元,下降了216.44亿元。不过从1月21日起,两融规模又恢复回升的态势;截至1月27日两融余额达11314.3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显示两融新政的影响在经过一周多的消化后己趋稳定。
  其中,融资余额为11245.92亿元,融券余额为68.47亿元。个股方面,中国平安(601318)、中信证券(600030)、浦发银行(600000)、海通证券(600837)、兴业银行(601166)、招商银行(6000036)和中国重工(601989)等9只个股的两融余额超100亿元。
  从行业来看,此前热门的金融股两融余额呈现出缓慢下降态势,而此前表现差强人意的军工股刚好相反,两融余额呈现出缓慢上升的态势。数据显示,这主要是和金融股的融资偿还额在增加,而军工股的融资买入在持续增加有关。
  以目前两市两融规模最大的中国平安为例,公司在1月23日融资余额达到333.40亿元的历史高位后,近日呈现出了回落的态势,至1月27日的余额为331.20亿元,而当天融资偿还金额达为39.39亿元。而目前两市唯一融资余额超百亿元的非金融股是军工股--中国重工,公司1月27日的融资余额为100.85亿元,当天融资买入金额达到破纪录的20.83亿元。融券余额1938.91万元,较26日的2028.33万有所下降。
  分析人士据记者表示,继证监会16日出手两融后,又有消息称银行收紧伞形信托,给金融股走势带来了干扰;而此前曾普遍大幅跑输大市,最近随着有利消息的增多,又成为了市场的热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主力资金增资军工在情理之中。
  金融股遇冷 提供低吸机会
  进入2015年以来,两融余额增速明显放慢,特别是证监会出手两融后,市场融资净买入额还一度出现了负值。金融板块中,除了保险股外,券商和银行表现普遍不佳,券商的龙头中信证券的股份己较此前的高点跌逾二成。融资余额也由此前冠军的位置下降至榜眼。
  对于银行、券商、保险三大金融板块未来的走势。有机构表示,金融股长牛走势不改,回调即是买入良机。华泰证券25日发布研报称,近期人民币贬值属短期事件性影响,未来中国依然是全球最有竞争力的经济实体,汇率双边波动才是常态,资本外流从期限和数量上不应过分夸大。
  银行、券商、保险这三大金融板块中,分析普遍看好券商和保险后市表现,认为近期的调整提供了中线低吸的机会。其中,在保险方面,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认为,保险行业2014年高增长落定,2015年政策预期明朗,后市依然可期。一方面行业自身保费+投资双轮驱动运作提速,另一方面行业健康+养老政策催化持续,双向政策和行业双向作用将会提升行业成长性和估值,市场震荡不改看好保险板块的逻辑,逢低是补仓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日召开的2015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表示,将推动健康险税收优惠政策。对此,分析认为,健康险税收优惠政策有望通过盘活医保个人账户来推进,加上后期税延养老政策试点也有望通过养老个人账户来推进,由此催生的健康养老险账户+管理新业务模式将为保险行业带来重要利好。
  而在券商上,方正证券研报称,证监会规范两融对券商基本面的影响较小。从估值端来看,经过前期的调整,券商板块目前对应15年的估值水平已不足30倍;此外,从政策面来看,下一步证监会将分三部分提高首发和再融资审核透明度,注册制破土而出的预期进一步加强。券商板块虽难以重复12月大幅上涨的走势,但基本面坚挺、估值相对合理的现状,也使得券商板块在目前这个阶段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华泰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罗毅表示,证券行业正处于市场红利、制度红利和加杠杆多重红利驱动的上升周期,业务模式进入全面革新,经纪新模式、投行市场化、业务规模化引领券商进入新时代。在市场空间打开、业务模式创新和加杠杆周期下,行业进入高成长阶段。
  个股点将台
  中信证券(600030)
  公司昨天发布2014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1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95亿元,同比增115.39%,基本每股收益1.03元,同比增114.58%。分析认为,公司是国内业务布局最为全面的综合性证券公司,市场显著回暖下不应低估直投、基金等业务弹性。
  分析指出,中信证券作为行业龙头,基本面良好,公司去年业绩增长较快;创新业务发展较快,净资本已制约公司发展,而公司此前己经宣布增发H股补充公司资本,这将促进公司融资类业务的发展。
  锦龙股份(000712)
  公司为国内最早提出互联网券商概念的企业, 现在旗下有一参(东莞证券)一控(中山证券)两家证券公司,其中,控股的中山证券己经推出了惠率通和小惠通两款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同时与金融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互连网的道路上继续深化。
  分析指出,公司的互联网战略清晰,推进扎实,在一人多户放开后,预期公司的开户数量和交易额将有较大提升;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增发募集资本、偿还借款,有利于公司利润的提升;另外锦龙股份所持有的东莞证券40%股份有通过上市退出获得投资收益的可能。
  市场主力盯上军工股
  随着近期军工股的再度走强,板块个股的融资买入金额也在持续增加,相关数据显示,近日中国重工航天电子(600879)、中航飞机(000768)、中国卫星(600118)、中航电子(60372)、中直股份(600038)等融资余额增长较快。
  分析指出,军工股的想象空间己经打开,加之行业进入到改革红利释放期,如科研院所和军品定价政策有望即将出台等,军工板块将王者归来。此外,举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阅兵,也给市场带来了想象空间。
  机构分析认为,地区安全需求的升级和强军战略的实施,将倒逼军工行业改革提速,科研院所改制、军品定价体系改革和低空开放等领域,有望加速推进。平安证券研报指出,军工资产在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应当尽可能地实现由资产向资本的转型,通过证券化获得造血能力,这吹响了未来军工集团改制重组、资产注入的进军号。
  银河证券研报称,看好军工中长期趋势,理由为:一、丝路经济的发展和周边局势的缓和必须以军工力量对比的提升为基础,军工行业的成长预期继续看好。二、军工领域研究所改制预期继续看好,预计两会前后可能有突破。
  中信建投军工行业分析师冯福章建议加大军工配置。冯福章表示,主要是两个维度,一个是武器装备建设,一个是军工体制改革。武器装备建设从周边的局势紧张,带来军费持续增加投入,从而有诸多新的军品进入列装和量产,带动上市公司业绩提升预期。第二条主线是军工体制改革,有军民融合深度改革、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军工股份制改造、军品定价机制改革。
  个股方面,冯福章推荐中航飞机(000768)、中直股份(600038)、中国重工(601989)三个较大市值公司;以及大西洋(600558)、丹甫股份(002366)、中航电测(300114)、闽福发(000547)等四个较小市值公司。
  个股点将台
  中直股份(600038)
  公司为国内最大的直升机供应商,发展前景看好。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97亿元,同比增长9.1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42亿元,增幅达49.52%。对此,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近年我国军队体制改革和低空空域改革带来的军用和民用直升机的迫切需求,公司主营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中银国际研报指出,我国军队体制改革大势所趋,陆军近年来陆续扩充陆航兵种编制,军用直升机的需求缺口估计约1800架,且存在迫切性;低空领域改革将加快空域开放的进度,民用直升机领域预计存在6000架缺口;公司相关型号有望近年持续放量,带动公司业绩保持高速稳健增长。
  丹甫股份(002366)
  去年6月23日,丹甫股份发布重组预案,公司拟以除不构成业务的资产以外的全部资产和负债与台海核电100%股份进行置换,差额部分由公司以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收购。重组完成后,丹甫股份将持有台海核电100%股份,公司的控股股东变更为台海集团。
  光大证券研报称,公司主营主管道、其他核电设备和锻造加工,是目前我国唯一能同时生产二代半堆型和三代AP1000、ACP1000 堆型核电站一回路主管道的制造商, 也是全球唯一一家具备三代核电主管道全流程生产能力的制造商。公司核电业务收入占比达90%以上,核电重启跨出实质步伐将对公司业绩带来大幅提升,公司业绩有望超预期增长。投资快报 张厚培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