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传媒旗下影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首日即刷新了《泰囧》创下的记录,公司股价也因此一路飙升。或许这部新作会让
光线传媒再现“泰囧式”的爆发。
光线新片票房大卖 刷新《泰囧》票房记录五一小长假前,由
光线传媒参与投资、发行的影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首日即揽获4650万元票房,超过《泰囧》创下的首日3650万元票房纪录,刷新2D电影华语片首日票房纪录。此后,该片票房依旧强势,上映三天就超过1.4亿元,上映四天即接近2亿元。
光线传媒老总王长田在网络发表消息称,截止5月1日下午五点之前,《致青春》票房已过3亿。 分析人士认为,该片可能成为继《泰囧》之后的又一部“现象级”影片,从而提升
光线传媒的市场估值。
海通证券分析师刘佳宁在研究报告中指出,《致青春》票房的成功,或将改变市场对公司《泰囧》成功“偶然性”的结论,电影作品多次成功后将有效提升公司估值。
海通证券、
光大证券等多家分析机构发表研究报告表示看好该片票房,国泰君安传媒行业分析师高辉预计该片票房将达5亿元。这对
光线传媒公司来说,无疑是一巨大利好。
光线股价受益大涨 连出大片有效提升公司估值去年,《泰囧》的票房奇迹让
光线传媒股价一月内几乎翻了一番。在《致青春》上映前夕,该片已经成为光线股价上涨的“催化剂”。影片上映首日,光线股价上涨7.61%,收于28.41元,较半个月前累计上涨了48.74%。国信证券对此表示,从估值角度看,传媒行业溢价率不到峰值,仍有30%的提升空间。目前传媒行业平均估值为30.5倍,相对A股估值的溢价率为241%,距离最高的335%溢价率仍有39%的空间。 腾讯证券(微博)提示:根据券商研报显示,
光线传媒的股价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间,随着新片的热卖,有进一步上涨,完成填权之势,对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参与。由于创业板指数近期整体上涨较为迅速,且公司股价前期涨幅和涨速较大,因此创业板和
光线传媒个股短期面临较大回调风险,对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来说,建议逢高减持。一部好的影片,不仅能够让票房大卖,也能够让股价大幅拉升,同样还能增加公司业绩。在此之前,
光线传媒就因为《泰囧》的高票房让公司业绩大增。根据2013年一季报数据显示,
光线传媒今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94.8%;营业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489.66%;净利润8227.26万元,同比大增317.30%。公司坦言,营业收入大增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确认了《泰囧》和《厨子戏子痞子》的部分票房分账收入,“影视剧收入大幅增加”。报告期内公司影视剧业务实现收入1.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3.08%。 关于《致青春》,此前
光线传媒CEO王长田曾对外透露该片只要票房超过2亿元,公司就可以“赚钱”。而影片主投方、华视影视副总经理赵毅表示,该片的制作成本和宣发费用接近6000万元。如果按照5亿元的票房预期来算,《致青春》无疑会给光线二季度业绩增添一抹亮色。
光线传媒成功背后的模式:强大的发行+人才继《泰囧》的成功之后,《致青春》也已经迸发出超越其的潜质。如果说一部影片的大卖只是偶然成功的话,那么接二连三的“偶然”就成了必然。
光线传媒近几年在影视行业的成功,背后也有着必然的模式。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了
光线传媒的制作体系,并称别人要拷贝这一模式需要很长的时间。他表示,现在市场上很多电影公司一般都把业务外包,宣传公司包给一家,预告片包给一家,首映礼包给一家。这些分散的力量很难代替一个发行公司从市场角度形成的判断,然后各个分散的要素再反馈到具体的执行部门,增加了很大的对外沟通成本。目前
光线传媒拥有全行业最完善的从投资到发行的体系。这个行业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公司能在体系的完整程度上跟光线竞争。特别是光线拥有自有的媒体宣传渠道和活动公司,它们可以为首映式和发布会来主办活动宣传造势。其中宣传团队是由各个影片的制片人、主编、策划组建的一个电影宣传部门,这一完整系统是其他公司还没有的。 目前,光线的发行系统覆盖了100多个城市,日益强大的发行系统可保证单片风险降到极低,同时又可以不断制造有爆发潜力的电影,获得可观收益回报。契合全国影院终端从一二线向三四线渠道下沉;同时越来越注重利用电影数据做精细化营销、大数据营销,在发行商中竞争段位提升。国内电影行业内其它公司还没有认识到光纤模式的优越性,但这个优于其他公司传统发行模式的系统大概能够提升30%—40%的票房。除了特殊的发行制作体系之外,光线成功的模式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人才。光线对挖掘和培育本土新生代导演(比如《泰囧》的导语徐铮和首演首秀的赵薇)的经验积累越来越丰富,从早期开始就介入,到广泛接触和提前布局(目前已经差不多跟10个处女作导演合作),公司利用自身资源和专业能力为新导演补齐短板,为有爆发潜力新导演提供平台。这种模式类似创投里面的早期投资或创新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