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投资银行存款、股票、债券,高风险期货和衍生品除外,集合产品认购门槛100万元
富人投资的渠道正变得日益多元化。
未来,投资者除了可以通过券商、信托、基金投资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也将成为一个新选择。
2月17日,保监会网站正式挂出《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意味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私募产品即将开闸。
据了解,目前人保资产、泰康资产、太平洋资产三家险资正申请发行5只股票、债券型产品,已按照《通知》要求获得保监会备案。
“发行私募产品只是第一个阶段,不久肯定会向公募过渡,到时候险资也可以开展基金管理业务。”深圳一位保险业人士告诉记者。
“从监管层放开的力度看,现在已经进入了大资管时代,各类机构可以在同一平台上竞争,同类产品之间也实行相同的监管标准。过往持有基金或者券商牌照才可以开展的业务,现在各类机构都可以做了。”深圳某大型券商投行负责人告诉记者。
单一门槛3000万元,
集合门槛100万元
根据《通知》规定,向单一投资人发行的定向产品,投资人初始认购资金不得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向多个投资人发行的集合产品,投资人总数不得超过200人,单一投资人初始认购资金不得低于100万元。
保监会规定,保险资管公司在产品募集期间,可以自行或委托相应的销售机构推介产品,发行集合产品时, 应当制定风险揭示书充分揭示风险,如果投资人未签署风险揭示书,不得向其发行或允许其申购集合产品。
投资范围方面,限于银行存款、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央行票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及中国保监会认可的其他资产。高风险的期货以及衍生品等并不在内。
“保险公司在固定收益类产品经验非常丰富,未来,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发行的主要方向应该以固定收益为主,追求相对稳健的收益。”上述保险业人士告诉记者。
其实,早在2006年,保监会就曾启动保险资管产品的试点,华泰、人保、太保和泰康等四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6款产品获批开展试点。
而险资的资管产品也有非常成功的案例,比如,中国人保资产安心收益投资产品在2012年收益率为6.27%,位列第一。而华泰资产华泰增值投资产品,自2007年2月9日成立至今,回报率为62.96%,总体排名第一。
此次,根据保监会的要求,保险资管公司发行产品,实行初次申报核准,后续产品事后报告,其中初次发行产品须上报发行申请、具备开展产品业务能力的情况说明、产品合同、集合产品的募集说明书、托管协议等内容。
据了解,上述三家险资发行的5只产品都为定向发售,目前已经基本销售完毕。
摆脱保费依赖,未来可做公募
除了上述三家险资获准试点外,其余10多家险资只要符合保监会规定都可以申请并获得批准后试点开展这一业务。
“过往保险业的资产规模主要源于保费收入,现在险资可以发行私募产品,对近年来增长放缓的险资规模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上述保险业人士告诉记者。
近年来,在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冲击下,银保新政、个险渠道也遭遇了瓶颈,保费收入增速下滑明显,保险业总资产自2010年起便开始放缓。截至2012年底,保险总资产达到7.36万亿,较2011年增长22.29%,但是增速为近三年来的最低值。而信托行业近六年的复合增长率则高达70%。
“过往的增速一般在30%到40%之间,2012年较过往已经出现了更为明显的回落。在缓慢增长的情况下,不少保险机构出现了保费收入和利润的双负增长。”
因此,此番险资在私募的破题,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未来监管的进一步开放,险资在资产管理行业的竞争力将会有所提升。
而2月18日证监会发布,中国证监会也公布了《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暂行规定认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符合管理资产规模不低于200亿元,最近1个季度末净资产不低于5亿元,即可申请开展公募业务。
不过,上述保险业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对规定的具体条款进行研究,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执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