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部偃旗息鼓员工跳槽 内部人称自营无限期整顿 上下离心。 距离光大证券(601788.SH)乌龙指事件爆发仅有百日,这家一度风景独好的老牌券商却已经风雨飘摇。5亿重罚之下,诸多优秀员工选择“弃船逃生”,而新掌舵人迟迟不能确定,更是让留下的人失望。 而随着最高法公布指定管辖,此前地方法院不予受理光大索赔案件的障碍已经基本消失。现在唯一可以阻拦索赔的堤坝,便是哪些起诉人符合赔偿条件的技术问题。 光大的劫后百日 随着前总裁徐浩明的离去,光大从上到下弥漫着挥之不去的失败情绪。在业内横向比较本不丰裕的薪资,加之年终奖的灰飞烟灭,据记者了解,光大证券已有不少员工跳槽。 “此前,公司内部甚至传说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将来光大,一度惹得大家重新燃起了希望。”一位光大员工向记者透露,“可惜这个消息最后也被证伪了,留下的员工对公司的前景非常迷茫,病急乱投医的心态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光大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据记者了解,对光大策略投资部的指责频频出自内部人士之口。一时间,前部门领导杨剑波“飞扬跋扈”的风格似乎注定将“罪有应得”。 “杨剑波处事风格争议很大,和一般交易部门老板不同,他并不喜欢低调做事,而是乐于主动营销,甚至还联系过一些国外专业媒体进行采访。但他与徐浩明非亲非故却得重用,还是因为有业绩撑腰。此前,对他再看不过眼的同僚也没法否认。”该人士向记者表示,“8·16事件发生时,该部门期现套利策略已经实现盈利1.2个亿,也就是说单单这一项业务就已经超过了去年整个部门全年的业绩,可见增长之快。” 根据证监会的处罚,杨剑波被处以证券期货市场终生禁入,群龙无首的策略投资部早已陷入停摆状态。 “已经签过的合同停止执行,在谈的项目都已偃旗息鼓。”光大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 据悉,此后实质接管该部门的是光大证券风险管理部总经理李海松。作为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他在此次风暴中的毫发无伤曾令业界颇感诧异。 “策略投资部的所有问题,李海松执掌的风险管理部门都曾在8·16前给出了风险提示。在高层事后召开的会议上,这些风险提示被一张一张地展示出来,白纸黑字,无可辩驳。”知情人士透露,“而按照策略投资部的说法,风险管理部门对他们的业务‘参与不足’,更有传说是风险管理部拒绝参与。现在看来,都已是笑谈。 事实上,前总裁徐浩明为光大证券指出的这条押宝金融创新的捷径,已经越来越难走。 “虽说上海证监局只是停止了光大三个月的自营资格,但实质则是无限期整顿,重新开工已经不抱希望。”光大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光大证券的自营大计恐怕只能寄托在子公司光大富尊身上了。” 谁能起诉光大? “事发后展开的全行业自查非常严厉,不少券商停掉了所有带有‘量化’字眼的创新业务,有的至今都没解冻。甚至有些不是程序化交易而是手工下单的业务都停掉了。”业内人士表示,“券商做这一块的基本是海归,大家都知道国内的水平和国外投行有多大,程序化肯定是未来的趋势,也一定会有人倒霉当了‘烈士’,光大只是第一个。” 尽管证监会通过行政处罚的方式铁腕处置了光大乌龙指事件,但最关键的问题是,普通投资者该如何通过法律维权? “从我代理的情况来看,这个案子越来越有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意味。”代理了沪上18位投资者索赔光大诉讼请求的严义明律师向记者表示,“事件发生时,业界预计是‘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信息披露不实’三大问题,现在已经只剩下‘内幕交易’一项。” 根据证监会对光大的正式处罚决定,确认涉及内幕交易违法行为的品种只包括180ETF、50ETF和股指期货,而不包括股票现货,这与舆论普遍认为的数十亿索赔金额相去甚远,因为这一数字正是基于股票现货端计算的。 “现在上海二中院的说法是上午买入股票的情况基本不予立案。具体哪种类型、哪个时间段的投资者索赔请求能够予以立案,还要等上海高院的通知。”严义明表示,“我们预计,最终只会对ETF品种的索赔立案,甚至不会包括股指期货。” 另据记者了解,除了品种上的限制,时间上也恐怕将严格限定在当天下午13:00-14:20时间段交易的投资者。 严义明认为,目前起诉的前景的确不乐观。 除此之外,上海二中院拒绝共同诉讼的态度更令人感到疑惑。根据《通知》,无论是共同诉讼和单独诉讼,法院都应当予以受理。 “该案举证并不困难,共同诉讼可以提高案件审理效率,对法院是有利的。但现在法院要求单独诉讼。”业内人士表示。 “如果必须采取单独诉讼才予以受理,每个起诉人的诉讼成本都将大大提高,而律师更是没有精力顾及。”严义明表示。(.2.1.世.纪.经.济.报.道.常.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