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某证券公司的理财经理石某,炮制虚假超高收益内部理财产品,先后有41名客户找到她,主动向其送来高达3600多万元的投资款。但是,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个内部理财产品竟是假的,而公章,也是伪造的。
7月26日,南京中院开审此案,石某和协助办理私刻公章等手续的姚某以涉嫌诈骗罪和集资诈骗罪当庭受审,40余名受害人旁听。因此案重大,法官未当庭宣判。
【案情】
一份合同牵出巨额诈骗案
2011年8月中旬的一天,南京某证券公司理财经理小李在营业大厅打开一台公用电脑,意外发现了一份从未见过的理财产品合同文件。这份合同金额8万元,加盖了公司的业务专用章。让小李吃惊的是,该合同年化收益率竟高达15%,而一般理财产品有5%-6%已经算不错了。小李感到有问题,于是将此情况悄悄汇报给公司负责人。公司负责人立即部署展开内部自查,确认该份合同是虚假的,这说明公司内部有人故意为之。为慎重起见,证券公司向警方报案。
玄武警方根据这份虚假理财产品合同,找到了客户王老太太。60多岁的王老太太一听自己合同是假的,怎么都不愿相信。民警只得把证券公司工作人员请来作证,老人这才相信自己受骗了。进一步侦查发现,该合同系石某炮制。后来警方发现,王老太太的案子只是冰山一角,石某涉案总金额高达3600多万元。
【庭审】
昔日黄金搭档当庭互咬
7月26日上午9点40分,南京中院第二法庭的旁听席坐无缺席,40余名受害人情绪激动,怒视着站在被告席上的石某和姚某。因受害人较多,法院临时将法警人数增至十余名。但即便如此,庭审期间,有受害人仍忍不住数次高喊“不还钱就枪毙”。
今年40多岁的石某,其貌不扬,原是南京某国企职工,因嫌单位效益太差,很快辞职进入南京某证券公司,当上了一名光鲜的理财经理。因为人聪明,而且比较努力,理财业务开展得如火如荼,很多朋友都找到她,让她代为理财。资金多了,石某顿时有了“豪情万丈”的感觉,可从2007年入市,到2008年股市急转直下并长期低迷,石某投下去的钱血本无归。为了翻身,她举债数百万,仍然是竹篮打水。在这种情况下,石某决定用理财产品骗钱。按照公司当时的情况,收益率5%基本算好产品了,但为了吸引钱款迅速进入,她炮制了一份特殊的理财合同,将收益率提至15%。但这样的违规合同,肯定盖不到公司的章。怎么办?石某想到了姚某。
60多岁的姚某,是石某认识多年的好朋友。因为看石某很能赚钱,先后借了300多万元给她,但没想到,这笔钱却被套牢。
“帮我去弄个假公章来,弄来了钱,我会先还你。”在石某许诺下,姚某找人私刻了证券公司的假公章。“我只是想尽快要回我的钱。”站在被告席上的姚某开始低声啜泣,她说自己也是受害者,当时把家里的全部积蓄都给了石某,“我就是跑了个腿,至于她是怎么骗钱的,我根本不知道。”
但石某称,自己和姚某多次在饭局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互相“吹捧”,正是在姚某的帮助下,最终使得受骗人数骤增至41人,诈骗金额高达36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