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一举跌破了之前的整理形态,周一国际板传闻甚嚣尘上,许多人将“破位阴线”怪罪于这则传闻。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周一中午证监会已及时辟谣,但下午跌幅反而扩大,之后市场基本丧失抵抗,跌破2300点大关。
周末央行及时降息,此次降息是2008年底以来的再度降息,意义深长。在周末公布5月经济数据之前进行降息,时间上比大部分人预期要早,对于降息的看法也是分歧较大。
一方面经济的加速回落是促成降息的必要条件,对长期信贷较多的行业如基建、铁路、水泥、钢铁、地产等周期行业构成利好,央行释放了对长期贷款供给的信号;另一方面CPI的逐月走低和海外国家的纷纷降息成为此次降息的充分条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序幕或许就此拉开。
但本周降息前的大跌给我们一些启示,市场对于宏观经济的回落和不断出台的扶持政策应该已有预期,以两者的情况来看,过去一段时间一直打成平手,市场也反复在2400点区域进行横盘。究竟是什么因素让多方丧失信心,失守2300点;又是什么让银行、钢铁、交运等蓝筹屡屡破净,并持续下跌,被存量资金抛售。
我们想把目前的情况与2005年做个对比,经济现在比2005年弱;流通市值现在比2005年大20倍;信心同样低迷,治市政策不断,但现在退市机制、IPO改革等等措施与2005年新股暂停发售和资金直接入市干预并推出股权分置改革相比,目前的措施虽然市场化一些,但直接效用远不如当初,而庞大的流通市值和大量的大小非解禁,使市场的疲弱态势更为难解。
我们并不否认目前有相当股票的价值已经低估,但相比2005年998点和2008年的1664点,目前的优势并不明显,而经济与救市力度却比当初更弱。因此,市场的颓势就更难化解。
其实,市场最需要的是流动性的改善,如果整体货币的放松是不可期待的,那么股市内部的流动性就必须改善,新股的发行价不管多低,若数量不减少,那么水位的下降只是快慢的问题。在退市企业没有落实,机构资金不能有效进入市场前,暂停或大规模降低发行数量是最有效也是最必须的动作。
长期的弱势需用重典,股市的内因是流动性,外因是经济和制度,内因不改,要真正走出困局所需代价和时间恐怕会比许多人想的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