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业否极泰来?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中国光伏业否极泰来?

加入日期:2012-2-6 6:57:16

  光伏产业将“危”化为“机”的条件越来越多。从政策层面看,继去年国家能源局和国家工信部相继推出产业利好政策后,2月1日,国家财政部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做好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第四期“金太阳”光伏屋顶工程正式启动。在政府大力规划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同时,从技术面而言,光伏业发电成本的渐次下降也为终端消费需求增加提供了可能。从行业“十二五”规划看,到2015年,光伏发电成本将下探至0.8元/千瓦时。

  对于身处其间的光伏企业来说,由于技术升级的成本越来越高,行业必然面临洗牌。那些资金优势不明显、技术劣势明显的企业,必将在此轮洗牌中,渐行渐远。

  政策补贴扩市场容量

  第四期“金太阳”政策主要针对终端,如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

  2011年,海外市场萎缩,快速发展了近十年的中国光伏业进入“寒冬”。龙年春节刚过,相关部门就出台了光伏产业的政策,试图挽回行业颓势。上述《通知》表示,第四期“金太阳”政策主要针对终端,如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用以加快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稳定发展。

  据了解,“金太阳”示范工程于2009年启动,第一期示范工程包括329个项目,设计装机总规模642兆瓦;2010年第二期示范工程272兆瓦,2011年第三期“金太阳”示范工程达到600兆瓦的规模。业内据此推测,2012年的规模将超过2011年规划量。不过,最终总量需要等待各地的汇总及审核,总安装量将于今年7月份公布。

  “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行业现在非常困难,特别是多晶硅产业。《通知》的下发可以说是救市行为。”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光伏发电企业亏损严重,短期内转向国内市场,存在成本过高等问题,因此,一方面需要企业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也需要政策在终端领域给予更多补贴和优惠。

  阿特斯、汉能控股集团等国内太阳能企业的高管此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也多次呼吁,政府应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加快国内市场的开发。

  事实上,从去年年末开始,相关扶持政策就相继出台。国家能源局连续两次上调光伏“十二五”发电量目标;国家工信部发文表态,将促进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支持建立BIPV系统。

  这些政策无疑对提振市场信心产生效果,瑞士Sarasin银行针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调查报告指出,由于中国等新兴光伏市场的发展,2012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将增加20%。

  平价电刺激终端消费

  到2015年,发电成本下降到0.8元/千瓦时,配电侧达到“平价上网”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扩容上,政府除了在市场供给上加大找寻力度,目前业界还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政府有可能率先推出太阳能发电平价上网政策,直接刺激终端消费者对太阳能电量的需求。

  美国应用太阳能公司总裁查尔斯·盖伊认为,由于中国在智能电网等配套设施上的优势,中国将在2018年前后实现电网平价,而美国则要等到2020年。

  从工信部制定的光伏“十二五”规划可看出,到2015年,光伏系统成本将下降到1.5万元/千瓦,发电成本下降到0.8元/千瓦时,配电侧达到“平价上网”;到2020年,系统成本下降到1万元/千瓦,发电成本达到0.6元/千瓦时,在发电侧实现“平价上网”,在主要电力市场实现有效竞争。

  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光伏发电成本超过4元/度,到2009年,光伏发电成本已降到1元/度。“中国光伏产业的变化或许能促使这一目标的提前实现。”汉能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突如其来的光伏“寒冬”已经促使中国光伏业转型升级,向良性发展,未来将注重自有技术和规模生产的全产业链模式。一旦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中国光伏业将彻底完成从政府补贴型产业向市场驱动型产业的转变,并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国金证券(600109)分析则认为,2011年至2015年,光伏发电成本将逐渐接近当地上网平价,未来几年光伏装机量会有巨大增长,光伏行业也将迎来第二个发展大周期。按照2020年光伏发电替代全球发电量5%的目标计算,未来每年新增的光伏装机量也将是目前水平的10倍以上。

  技术关促企业二次洗牌

  中国光伏产业的洗牌整合和转型升级将加速,进而摆脱原先“粗放式”的经营模式

  虽然政府加大了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市场也对产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不代表所有的光伏企业都会迎来良机。分析人士认为,2012年,光伏行业将加速整合。林伯强认为,这轮整合与2008年相比有所不同。当时行业整合是企业要通过合并增加产能,以利用规模效应在价格战中胜出,而这一轮整合恐怕只有技术高、效率高、资金充足的企业才有生存空间。

  事实上,光伏制造业2008年已经历过一次大规模整合。数据显示,中国光伏企业从本世纪初逐渐起步,由最初的几十家迅速攀升至几百家,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使国内光伏企业数量一度减至50家左右。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国际市场需求的回升,光伏行业投资回报率居高不下,又有更多新的资本涌入这一行业,中国光伏企业的数量截至2011年年底再次剧新,增至400到500家。

  上述汉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政策、金融等多种利好因素向光伏行业尤其是光伏龙头企业倾斜,中国光伏产业的洗牌整合和转型升级将加速,进而摆脱原先“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走高科技、大规模、全产业链的新型发展之路。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分析认为,这次行业整合将是光伏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较快,目前产能位居世界第一,产业链也比较完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上还有差距,盲目建设、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现象仍较严重。“行业景气指数较低时,可以倒逼国内光伏生产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向高端领域发展。”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