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制的北京证券交易所成为全国最大的场外交易市场,在终结三板市场十年乱局的同时,也将助推深圳、上海两大会员制交易所的公司化改革。
寒风刮进了金融街,这条街上的丙26号金阳大厦里却一片忙碌。
9月20日已经正式在国家工商总局领取营业执照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将落户金阳大厦,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正式名称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注册资本30亿元。北京证券交易所开业将和沪深交易所形成三足鼎立态势。
北京证券交易所将服务于非上市公司,组织安排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的公开转让;为非上市股份公司融资、并购相关业务提供服务;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信息、技术服务。
10月11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这成为“场外交易市场”建设提速的重要信号,北京证券交易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全球交易所改革的浪潮看,公司制的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发展,将助推沪深交易所的改革进程。
环渤海引擎
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引擎。在三大经济圈中,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经建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而第三大经济圈环渤海区域却没有全国性资本市场。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式确立了“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目前,环渤海地区共有城市 157个,约占全国城市的四分之一。
在环渤海区域设立全国性资本市场可以弥补与其他两大经济圈之间金融市场的不平衡,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与引擎作用。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有了主板市场、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市场,但是还缺少全国统一的场外交易市场。所以,在环渤海区域要设立全国性资本市场的话,理所当然的是设立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
从交易所未来发展前景看,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应该是全国性、高层次、规范化的市场。这就要求市场的建设应该从全国整体利益的角度进行考虑,而不能从局部利益出发,更不能从某个城市本身的利益来考虑。
另外,设立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也不应该是权宜之计,而必须考虑到它未来的发展,要有前瞻性思维,保证它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应该设在环渤海区域的核心城市北京。
样本北交所
从一诞生就严格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进行运营,与沪深交易所的会员制走上截然不同的一条路。
目前,证券交易所分为会员制和公司制两种。会员制交易所由会员所有,而公司制交易所由股东所有,更重要的是股东并不一定是会员。会员制交易所属互助性组织,发扬民主,实行一人一票,而公司制交易所则实行公司制,引入普通商事公司的治理结构,实行一股一票的资本多数决原则。会员制交易所通常是非营利性的,而公司制交易所以营利为目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是交易所运营的重要目标。
在证券制度开始发展到逐渐繁荣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非营利的互助组织形式的会员制证券交易所一直占有主体的地位。在交易所经营处于垄断地位下,会员制的组织方式对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成本最小,会员可通过互助组织控制服务价格。会员制交易所适应了交易非自动化的需要,由于交易大厅空间有限,不可能将交易权给予所有投资者,因此须对进入市场的资格加以限制,将交易资格分配给固定的会员或席位。
随着竞争的加剧、技术进步和会员利益的冲突已威胁到会员制交易所的生存,导致全球交易所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公司化浪潮。公司制交易所反应更迅速、服务成本更低、技术更先进,且在决策时不必担心有利益冲突的会员的抵制,不拘于现状并能有效化解监管冲突是交易所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世界各国的交易所纷纷从会员所有的互助交易所变成股东所有的营利性公司,这一过程被称为证券交易所的“非互助化”。
目前,中国正在融入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中,面对全球交易所的公司化浪潮,应该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更具竞争力的交易所。另外,按 “十二五”规划,事业单位未来要么转成机关要么转成公司,交易所肯定不能再转成机关,因此,未来中国交易所走公司化之路是大势所趋。
正是以上原因,新设立的“北京证券交易所”采用了公司制的组织形式,取名“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公司化运作,将为会员制的沪深交易所改制提供一个可以遵循的国内样本,加快中国证券交易所“非互助化”改革进程。
场外市场刚需
对于任何一个社会,中小企业数量是最多的,仅仅设立一个“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是难以满足众多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因此,在设立“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的同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发展“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构建“多层次的场外交易市场”。
美国的场外交易市场就是一个“多层次的场外交易市场”,粉单市场、纳斯达克市场、电子公告板市场通过转板机制相互依存,市场间层级分明,流动有序,它们共同构成了美国的“多层次的场外交易市场”。
中国在设立全国统一的场外交易市场的同时,应该根据情况发展区域性股权交易场所,分层建设场外市场,出台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满足技术创新型企业、现代农业企业、小微企业的多样化需求,服务更多的非上市公众公司。
目前,中国中小企业总数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上缴的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 在繁荣经济、推动创新、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后出现的沿海中小企业倒闭风潮表明,没有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的平稳较快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目前,中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的融资问题、股权转让问题、公司治理问题亟待解决。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适应了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但是由于中国中小企业众多,仅有全国统一的一家场外交易市场是不可能满足全国众多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
另外,由于有些小企业的信息共享不够充分,而且当地公众可能对本地的企业更熟悉了解。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中国的“场外交易市场”应该是“多层次的场外交易市场”,即除设立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外,各区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区域性的场外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