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压力居高不下及企业盈利增速可能放缓,是导致A股近期持续走弱的主要原因。在投资者的忧虑消除之前,市场难以摆脱弱势震荡格局。建议投资者控制仓位,谨慎操作,近期应逐步降低周期股持仓。
经济之忧制约市场信心
周三大盘大幅下跌,上证指数创下回调以来新低,2900点关口也告失守。究其原因,有市场观点认为美元可能走强,进而拖累资金面,并且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回调。在我们看来,美国近期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很小,美元弱势格局很难改变,真正制约市场信心的主要原因仍是“滞胀”之忧,即中国经济高通胀、企业盈利增速放缓。
首先,通胀压力并未明显减轻。虽然4月份CPI增速有望小幅回落,但不论是从输入性通胀压力,还是从经济转型导致的农产品价格、劳动力价格、资源成本上升压力来看,我国面临的通胀形势依然严峻。短期对物价实施行政管制,无法真正化解价格上涨动力。事实上,价格管制已导致部分行业减少供应,也有企业通过改变包装、品质来变相涨价。此次通胀问题的棘手之处在于,像农产品、劳动力成本上升属刚性因素,并非旺盛需求推动,因此紧缩政策不会产生明显抑制作用;高房价是推升通胀预期的重要根源,而此次房地产调控也尚未达到预期效果。鉴于房地产行业对中国经济的“制约”,更严厉政策出台的难度较大。
其次,投资者对企业盈利低于预期的担忧有所增加。从经济驱动因素来看,出口超预期的可能性较小,而通胀压力使得消费形势不容乐观,仅有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从企业来看,大型国企或许还能获得较好的经营环境,而民营企业同时面临融资成本高企、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诸多难题。中长期而言,若经济转型进展缓慢,居民消费能力得不到提升,“国进民退”的状况得不到纠正,则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无法释放,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谨慎应对弱势格局
投资者信心疲弱,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盈利前景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市场资金面并不乐观。
从经济层面来看,流动性显然说不上紧张。人民币升值预期驱使大量热钱流入内地,负利率也使得民间资金四处出击、寻求保值增值。不过,A股市场对场外资金的吸引力明显不足。主要原因仍在于,在中国经济逐步减速、A股市场急速扩容的背景下,投资者很难对A股前景有乐观预期。此外,A股大部分公司缺乏估值优势,也使得大量实业资金更愿意转战一级市场。对于海外热钱而言,仅仅依靠内外利差及人民币升值空间即可获得较为丰厚的投资回报,选择风险资产的动力并不充足。
综合来看,基本面与资金面因素决定了A股估值水平不具备显著提升的条件。事实上,年初以来低估值的周期性行业已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反弹,目前不论从经济前景还是从资金面来看,周期性行业进一步估值修复的空间已经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机构并不是真正看好周期性行业的中长期前景,只是以短线心态来参与估值修复行情,因此一旦市场预期转弱,周期股的行情也就将步入尾声了。
鉴于A股弱势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建议投资者谨慎操作,保持低仓位。行业配置上应逐步降低周期股仓位,逢低关注调整充分的消费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