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十二五末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有望达到1.5万亿元
再制造产业将成为我国十二五循环经济新亮点
中国五年内将建百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千家示范企业
国务院批复首批区域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助推西部发展
券商观点
爱建证券:十二五开局节能环保引领市场-建设循环经济新社会
个股掘金
13只循环经济概念股有机会
十二五末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有望达到1.5万亿元
记者从21日北京举行的全国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大会上获悉,在十二五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到2015年相关产业产值有望达到1.5万亿元。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秘书长王吉位在会上说,十二五期间国家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到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位置,其中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据预测,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以上,约占当年GDP的8%,其中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将快速增长,产值将达到1.5万亿元。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也实现快速发展,为我国工业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
权威部门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从2005年7.7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15.2亿吨,综合利用率由55.8%提升至69%。截至2010年,我国煤矸石、粉煤灰、钢铁渣、尾矿、工业副产石膏的综合利用量分别达到4亿吨、3亿吨、1.8亿吨、1.7亿吨和0.5亿吨,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量达到1.4亿吨。
王吉位说,尽管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未来发展前景看好,但必须清醒看到未来在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工业废气和废水、典型生物质废物资源化利用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领域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如我国尾矿累积堆存量已达百亿吨以上,每年仍以10亿吨的排放量增加,而年综合利用率只有14%,未来循环利用任务仍很艰巨。
对此,出席会议的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李静表示,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组织编制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资源综合利用法规标准,健全财税配套制度,包括加快出台相关资源税改革方案,同时继续加大对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示范成果推广的支持,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为循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新.华.社 .韩.洁)
再制造产业将成为我国十二五循环经济新亮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20日说,今后五年,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强化规划指导、试点示范、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和体系建设,促进再制造产业形成较大规模。
解振华在杭州举办的再制造国际论坛上说,发展改革委正在按照法律要求和国务院统一部署,组织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2011-2015)》、《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节能环保产业规划》。这些规划均把再制造产业化作为重要内容,将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和快速发展。
在强化试点示范方面,解振华说,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加强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的协调指导和支持力度,推动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再制造和大型轮胎翻新,鼓励新型再制造服务行业发展,着力培育再制造典型示范企业。
解振华说,近期,发展改革委将组织开展第一批试点单位的验收评估,适时启动第二批再制造试点,根据实际情况修订《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同时将切实采取措施,加大对合格再制造产品的推广力度,促进旧件回收。
为强化产业集聚,解振华强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再制造产业化必须依托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支撑,建设产业基地有助于形成专业化回收、拆解、清洗、再制造、公共平台建设的产业链条。为此,要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根据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物质循环、园区管理的要求,探索开展再制造产业基地和集聚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再制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解振华说,为强化技术创新,我国将继续发挥核心科技机构作用,加强再制造关键技术攻关。支持设立国家再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开展关键适用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化应用,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支持生产企业、研究设计单位开展有利于再制造的绿色设计,总结中国特色再制造发展的有效模式并加大推广力度。
为强化体系建设,解振华强调,发展改革委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完善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再制造重点产业化建设项目;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发布《再制造产品目录》,明确我国可再制造的产品种类和范围。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切实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加强旧机电产品进出口检验和监管。
解振华说,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对我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8000万辆,主要工程机械保有量300多万台,如再制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配件市场的5%,就可以实现400亿元以上的产值,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可节能60%,节材70%,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对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降低碳排放强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解振华说。
解振华认为,发展再制造产业有助于培育绿色消费习惯,推进生活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也有望成为推广绿色消费模式的重要突破口。
近几年来,我国再制造业发展迅速。200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目前,我国再制造业试点企业已形成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发电机共25万台套的再制造能力,产值超过20亿元,并在探索旧件回收、再制造生产、再制造产品流通体系及监管措施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新.华.社)
中国五年内将建百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千家示范企业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20日在杭州表示,今后5年,中国将实施循环经济10大工程,创建100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培育1000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解振华在杭州举办的再制造国际论坛上说,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从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和强化政策技术支撑四个方面指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解振华说,《纲要》提出了资源产出率提高15%的目标。这是中国首次明确提出资源产出率目标。
据中国再制造领域领军人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介绍,起源于欧美的再制造业以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为特色,以综合利用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为核心,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废旧资源中蕴含的价值。利用这些技术生产的再制造产品的质量不低于新品,成本只有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
解振华说,在推广循环型生产方式方面,《纲要》提出从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设改造各类产业园区等方面入手,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统筹园区、产业基地和产业带的空间布局,构筑上下链接、相互循环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循环利用体系,实现产业循环式组合。
解振华说,在促进生产消费等领域循环经济全面发展方面,《纲要》从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提出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把生活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再生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过度包装,推行绿色采购等工作,形成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十一五时期,中国组织开展了两批循环经济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解振华说,未来5年,循环经济将从试点走向示范和全面发展。(.新.华.网)
国务院批复首批区域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助推西部发展
甘肃省,青海柴达木,国务院近日批复了我国首批区域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如此大范围、高起点、高标准的顶层设计,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区域循环助推西部绿色发展(构建区域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
本报记者潘少军
编者按:从企业小循环,到行业中循环,再到区域大循环,构建区域循环经济,是我国的全新尝试。从循环经济发展史来看,这是西方发达国家所没有经历过的,将对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新的动力。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区域循环经济?区域循环经济将如何构建?我国将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上作出哪些尝试?请看本报记者为您展现这一崭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
区域循环--
大量增加了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纵横融合,形成行业联动和区域互动
今年3月15日,《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这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二个区域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这个循环经济园区是国内唯一布局在藏区、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循环经济园区。
而去年12月24日,我国首个省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覆盖甘肃全省的总投资为2133亿元,用于发展72大类重点支撑项目。
2005年起,我国就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行业范围以及小区域范围内都进行过试点试验。但在甘肃省以及柴达木这样大的范围内,以高起点、高标准进行顶层设计,构建规模宏大的区域循环经济体系,不仅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史上也未曾有过。
此次,区域循环经济的提出,相比于小区域而言,设计范围远远扩大了。相比于行业循环而言,区域循环的设计大量增加了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纵横融合,形成行业联动和区域互动,将大大提高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深加工的能力。
这对于我国在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探索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科学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
要围绕氯元素构建一个大区域的循环产业链,想办法将氯回补柴达木盐湖
青海省柴达木地区位于青、甘、新、藏四省区交汇的中心地带,面积约25.6万平方公里,有盐湖30多个,有86种矿产资源,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也是青海省地方实施三江源保护重要的财力支撑地区。
把柴达木地区作为一个大的循环经济园区来由国务院批复,是因为青海的重化工业主要集中在这里,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地区的盐湖资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说,青海主要有两块经济区,一块是以柴达木盆地为核心的海西区,另外一块就是西宁地区,其他地区在功能划分上基本是禁止开发的。只有大力支持这两个地区,才能使青海全省的经济发展起来,才能更好地保护我国的三江源。然而,西宁地区靠近黄河源,不适合发展重化工业,因此选择了柴达木地区。但由于这里的生态比较脆弱,所以只有通过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才能在发展特色经济的同时,又不会使当地生态退化。
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自然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是唯一的现实选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该地区具有资源品种多、组合好的特点,有利于区域性大规模整体开发、多产业集群联动发展。
根据《规划》,试验区将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工业园、德令哈工业园、乌兰工业园、大柴旦工业园等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构建以盐湖化工为核心的六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
据了解,在柴达木盐湖地区,钾、钠、镁、锂、溴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许多矿产属于国家战略资源。例如,钾元素(用于生产钾肥,我国自给率不到30%)是我国粮食生产不可或缺的,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锂元素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关系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从柴达木盐湖里提取钾的同时,会带走大量氯元素,造成盐湖的氯失衡。齐建国说,因此,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保护当地环境,就要围绕氯元素构建一个大区域的循环产业链,想办法将氯回补盐湖。但构建这样的产业链经济效益比较低,这就需要国家给予大力扶持。
甘肃--
发展覆盖全省的区域循环经济,摆脱初级原料供应者地位
甘肃是我国资源大省,在174种已探明矿产中,10种储量位列全国第一。然而,甘肃却是我国经济发展滞后地区,全国GDP排名倒数第三;甘肃也是工业能耗较高的地方,据统计,2008年,甘肃省万元GDP能耗为2.01吨标准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倍;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4.2吨标准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7倍。
甘肃的资源优势为何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专家认为,由于缺乏下游产业链,工业技术水平较低,甘肃只能对原材料进行简单加工,然后以低廉的价格直接向东部发达地区输出,而返销回来的制成品却是当初输出价格的数倍,形成了明显的区域剪刀差。东部地区虽然缺乏资源,但有大批上规模的精深加工企业,并且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完善的价格体系和市场流通体系,因此获得了很高的产品附加值。
所以,高起点、按省域来规划建设区域循环经济,打造高效、环保、大纵深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形成产业联动、大区域整体推进的格局,是甘肃摆脱初级原料供应者地位,实现跨越式绿色发展的最好出路。甘肃省工信委环资处处长张锦良说。
如此规模的省域循环经济建设工程,应如何战略性、系统性地推动?要与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的区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建设以兰州、白银等城市为中心,以平凉、庆阳等9个城市为两翼的七大循环经济专业基地,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甘肃省省委书记陆浩强调,必须打破地域、所有制限制,在全省打造循环经济大链条。
在我国镍都--甘肃省金昌市,以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方式构建的市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甘肃省发展省域循环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技术路线参考。
据介绍,金昌市依托工业园区,以金川集团公司为龙头,以当地丰富的硫化铜镍矿加工为主线,通过当地政府牵线搭桥,先后引进四川新希望集团、贵州宏福集团、中化化肥公司、内蒙古太西煤集团、江阴天宇镍网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加盟,延伸出有色金属、冶金、硫化工、磷化工、氯碱化工和煤化工等6条产业链,产业链通过产品、废弃物、电力、热能等进行纵横耦合,建起了网状的区域循环格局。
甘肃目前应该着重于增链和补链。在建链、增链、补链的过程中应遵循3个基本原则,一是资源共享,即相互间能够共享原材料、设备和基础设施等;二是废物变原料,即一方的生产废弃物能够成为另一方的生产原材料;三是生产过程的耦合,即相互间的生产环节能够有效衔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说。
齐建国表示,区域循环经济本质上是需要政府参与的一种经济模式,市场运行了,政府可以逐步退出,但在发展初期,尤其是涉及资源再配置时,政府必须发挥重大作用。(.人.民.网)
爱建证券:十二五开局节能环保引领市场-建设循环经济新社会
投资要点
节能环保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节能环保行业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七大战略发展行业的重中之重,为七大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首。规划中这样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脱硫脱销烟尘控制势在必行:国家在《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中进一步收紧大气排放标准,与此同时对电石、铁合金、黄磷、钢铁、有色金属、纯碱、建材、造纸、石化、化工等行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排放有了新的标准。预计十二五脱硝市场需求有望突破2千亿,低氮燃烧技术是必选,催化剂更加受益。脱硝正式步入大幅度减排之路。脱硝将强制纳入十二五环保考核体系,并首先在电力行业开展。为此我们强烈推荐低氮燃烧技术的龙头企业龙源技术,推荐SCR催化剂的生产企业九龙电力。未来5年,火电脱硫新增市场需求将达到263亿元,改造需求将达到399亿元,增长较为确定。十二五以后,结构性脱硫机会显现,以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为代表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30-180亿元,建材、化工、有色、石化等行业脱硫需求达到钢铁行业的2.6倍。脱硫标准严格,对BOT运行企业管理要求加大。这就对脱硫工艺的运行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先行进入脱硫BOT行列的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脱硫工程经验,将受益最大。为此我们推荐九龙电力、永清环保等脱硫企业。
污水处理、海水淡化还世界青山绿水:世界水资源日益缺乏,能够使用的淡水资源更是少之又少,仅仅占总数的0.26%。我国的水资源更是日益紧缺,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环保产业政策将促进污水综合利用、污水处理行业、污水处理循环利用、海水淡化快速发展。随着我国供水量的稳步增加,全国污水排放量亦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截止2010年,我国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将近1亿吨/日,污水排放年平均总量达到610亿吨,生活污水的占比在60%左右,污水处理高峰期即将到来。十二五期间,预计新增污水处理总能力5000吨/日,年均增速在10%左右,污水处理产能更多向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转移。再生水市场启动,再生水将新增投资逾百亿元。
由于我国水资源的稀缺性日渐显现,再生水市场、海水淡化市场、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成为下一个热点领域。污水处理加入氨氮考核指标将催生原有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污水处理企业以及膜生产企业碧水源、中电环保、万邦达等将受益。
节水解决缺水问题:由于我国水资源日益紧张,国务院要求:要切实转变用水方式,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加强灌区节水改造和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提高农业节水水平;积极推进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合理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加强城乡生活节水,强化公共用水管理,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大力推广节水器具。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到120立方米、65立方米,均比2008年降低50%左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主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通过实施规划,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到70立方米、40立方米,均比2020年降低40%左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基本达标。为此,我们关注大禹节水等企业。
固废处理难题所在垃圾污泥焚烧迎来黄金时代:固体废弃物是浓缩态最高的污染物,但由于固废污染特征的迟缓性和曲折性,固废处理产业发展迟于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治理3-5年,垃圾处理将是下一个污水处理产业,产业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5%-30%。未来2-3年垃圾处理产业将进入建设高峰期,生活垃圾收费政策将逐步落实,征收方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目前垃圾围城现象已经刻不容缓,成为困扰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头痛事,在完善技术体系监控下实施的垃圾焚烧处理,将成为破解这一个难题的最佳答案。我国有城市668座,有200余座城陷入垃圾包围中。以城镇人口2.6亿计算,每人每年生产440公斤垃圾,全国产1.14亿吨垃圾,可以使100万人口城市路面覆盖1米厚垃圾。城市垃圾造成水体、土壤、大气的污染和疾病的传播,已成为一个污染环境、困扰人类的社会问题。如此巨大的垃圾压力下,迫使固废产业加速化。垃圾、污泥焚烧不仅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也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城市垃圾、污泥等固废的产量不断增长,成份日趋复杂,如果得不到处臵,会严重污染环境。预计未来五年,在各种固废处理投资中,预计城市垃圾处理投资将达860亿,污泥处理投资470亿,危险废弃物处理投资150亿,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投资200亿。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仍以卫生填埋为主,而焚烧处理技术应用发展较快,堆肥处理市场逐渐萎缩。由此我们比较关注焚烧技术比较好的桑德环境等固废处理企业。
核电站高速发展核废料处理爆发式增长点: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预计2020年核电机组占总机组的1%,核电站建设以及核能发电进入了高速增长期。随着,核电机组的不断加大以及日本地震引起的各种核辐射、核污染事件,可以看出核电厂的安全检测以及核废料、核废水的处理也将成为新兴市场。比如,针对单个核电厂的SRTF(核废料厂址处理)和集中的中低放核废料处置(LLWD)业务,以及核电厂的海水淡化引入和核电厂三级废污水处理都将是未来利润增长点。由此我们比较关注九龙电力、中电环保等具备核废料、核废水处理能力的企业。
发展节能战略余热余压利用变废为宝:经历了几十年的粗放式发展,我国开始遭遇生态约束的瓶颈。2008年,中国GDP总量为31.4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三,占全球GDP总量7.3%,以及美国GDP总量的30%左右。但是,中国的能耗却位居世界第二,占全球年能耗总量的18%左右,直逼美国占比20%的榜首位置。我国经济发展的能耗水平,比发达国家高10个百分点左右,节能改造空间巨大。十二五目标:单位GDP能耗再降17.3%。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将下降17.3%,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将从70%下降到62%左右。十三五期间将下降16.6%,2020年要实现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31%,基本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达到该目标除了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外,节能方面也具有很大潜力。我国现阶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要靠节能提高能效,其贡献率要达到90%以上。节能领域中工业节能是头等大事,未来看好变频改造和余热余压利用。余热余压利用,主要是从生产工艺上来改进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改进工艺结构和增加节能装置以最大幅度的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势能和余热。十一五期间,余热余压利用工程作为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程之一,被广泛推广。由此,我们关注余热余压领域已有不错成绩的易世达、永清环保等节能企业。
环境监测伴随环保政策的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中,环境监测投资总额超过700亿,运行费用300亿。合计1000亿左右,远超十一五500亿左右投资。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首脑,已经开始受到国家的重视。只有全面、准确的环境监测,才有有效环境预防和环境保护。近期环保部公布的《环境信息能力建设》更是一种先兆。环保部对大气监测的严格标准显现出环保决心。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由于污染气体排放、污水排放等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要求改善环境的呼声也日趋高涨。当前国内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是国家对于环保的重视以及一系列产业政策的驱动。相关上市公司可以关注先河环保等环境监测企业。
13只循环经济概念股有机会
格林美:业绩略低于预期,看好其循环经济概念
研究机构:华泰证券分析师:刘敏达撰写日期:2011-03-28
业绩略低于预期: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57000.4万元,同比增长55%,主要是钴镍粉末产量增长及价格提升所致,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68.7万元,同比增长50.38%;每股收益为每股0.72元,略低于我们的预期。
费率有所上升,但未来可消化:公司管理费率和销售费率分别比上期上升2.25和1.31个百分点,但是管理费用率上升是因为公司规模扩展后管理成本增加、公司研发投入增加以及报告期490.89万元的上市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所致,销售费用率上升是因为公司投入资金进入国际市场和新产品市场的开发所致。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投资项目的逐渐达产释放业绩以及市场的打开,费用率会逐渐降低,回归合理水平。
产能释放,未来两年公司维持高增长:公司募集资金投资的项目在2011年逐步达产,随着产能的释放,公司未来两年将维持高增长。公司未来的业绩受到镍钴粉体业务、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业务的双轮驱动。伴随着我国家用电器进入了淘汰、报废高峰期以及未来环保政策的推行,公司的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业务成长空间巨大,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业务将成为公司成长的第二推动力。
资源回收利用第一股,看好其循环经济概念:公司通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技术,实现钴镍废弃物到钴镍高技术产品的循环再造,替代以原矿为资源的产品,实现再生钴镍资源的高端循环。是国内资源回收利用首家且唯一的上市公司,我们看好其循环经济概念。
盈利预测及评级:如果不考虑增发摊薄,我们预测格林美2011-2013年的每股收益为1.18、1.67、2.01元,目前估值对应于2011-2013年46.76、33.04、27.45倍PE。我们认为公司合理的估值水平为45倍的PE,对应的股价为53.1元,目前的股价基本合理,给予观望的投资评级。
三友化工:以循环经济为基,节能减排为纲,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研究机构:兴业证券分析师:郑方镳,毛伟撰写日期:2011-03-15
公司增发方案以循环经济为基,节能减排为纲,技改降低成本,做大优势产业。公司拟投资的4个项目中有两个是通过技术革新,节能减排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工艺改造项目,初步估计项目完成后每年能为公司降低成本1.2亿元以上,实现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此外公司结合产品产量以及区位特点,对氯碱项目进行技改扩产,平衡了公司各产业链间产品的循环利用。公司下属子公司兴达化纤(前次增发完成后公司将拥有100%股权)是国内粘胶短纤行业少数以生产差别化丝为主的企业,其差别化率高达90%,盈利能力较强。16万吨扩建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拥有40余万吨粘胶短纤生产能力,竞争优势更为突出。
发挥公司自身优势,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公司虽是一家以生产氯碱,纯碱,粘胶短纤等大宗化工产品为主的企业,但我们认为企业未来仍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从现阶段而言,大宗化学品仍是国内不可替代的主要工业品,每年需求稳定增长;其次,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行业都处在从谷底缓慢复苏的过程,期间呈现投资增速下降,落后产能逐步关停的态势,行业优势企业的盈利能力正逐步好转。公司层面,公司已公告正与青海五彩矿业商讨合作事宜,青海纯碱的生产成本仅600元/吨,未来公司纯碱业务的竞争能力将进一步加强。此外在高棉价背景下,我们预计3-5年内粘胶短纤行业需求将维持15%以上的增幅;而目前国内粘胶短纤用量仍不足棉花的20%,未来粘胶短纤特别是差别化高端短纤的需求增长将推动公司该块业务快速发展。
业绩稳定增长,给予推荐评级。如考虑连续两次增发的股本摊薄,其中假设此次增发以8.07元/股的股价发行1.96亿股,我们预计摊薄后公司2011,2012,2013年EPS分别为0.50元,0.68元和0.99元,对应目前股价,11,12,13年动态市盈率分别仅为19.08倍,14.03倍以及9.63倍,给予推荐评级。
宝泰隆:煤焦一体渐成气候
研究机构:兴业证券分析师:刘建刚撰写日期:2011-04-12
盈利预测:焦炭、焦煤产能进入释放期,副产品高产能利用率增厚毛利。
(1)焦炭和焦煤产能进入释放期。宝泰隆98万吨捣固焦项目已于2010年5月投产,预计2011年焦炭产量为140万吨,较2010年增长35%;宝泰隆焦煤自给量从14万吨上升到2011年的32万吨,将有效控制焦炭生产成本,促使焦炭产品毛利率将由8%上升到10%左右。
(2)副产品受益于焦炭产能释放,生产装置将满负荷运转。根据公司副产品生产比例,主产100万吨焦炭将副产10吨甲醇、10万吨煤焦油、1万吨粗苯。宝泰隆2011年140万吨焦炭的生产计划,将使副产品生产装置满负荷运转,副产品将增厚毛利1.34亿元。
内蒙君正:产品涨价提升业绩,一体化及资源优势推动持续增长
内蒙君正601216基础化工业
研究机构:国信证券分析师:张栋梁,吴琳琳撰写日期:2011-04-20
量价齐升推动1季度盈利100%增长
公司公布1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左右,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幅度在100%左右,EPS为0.203元左右。公司同期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主导产品PVC、烧碱产销量扩大,产品价格上涨,毛利率同比稳中有升;公司3月份开始煤炭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开始贡献利润。
电石供需偏紧凸显企业一体化优势
预计未来几个月原料供应不足及产业政策限制将导致电石开工不足,加之电力价格存在上涨预期,电石价格将维持在高位。在供需偏紧的局面下,电石将成为PVC生产的瓶颈,公司拥有煤-电-化一体化产业链,生产不受原料限制,有望保持较高的开工率成为产业转移的最终的受益者。
能源价格上涨提升资源类企业比较优势
原油价格高位凸现国内煤化工产业的比较优势,在电力紧张,煤炭等能源成本攀升的影响下,电价上调势在必行。而拥有煤炭资源和自备电厂的一体化氯碱企业,将在行业成本整体提高的过程中享受丰厚的利润空间。
煤炭资源储备提升公司潜在价值
内蒙煤炭资源整合已经拉开序幕,公司上游煤炭资源储备提升公司潜在价值。
风险提示
PVC和烧碱售价价格波动可能导致盈利波动明显;公司税收优惠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公司业绩;募投项目和上游资源整合进展存在不确定性。
维持推荐评级
鄂尔多斯生产基地建设存在超预期可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产品涨价预期强烈,业绩弹性突出且存在超预期可能。我们维持公司推荐投资评级。
软控股份:产品线深化与跨行业复制持续推动公司增长
研究机构:中邮证券分析师:何阳阳撰写日期:2011-04-18
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32.9%;营业利润3.60亿元,同比增长37.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增长26.5%;基本每股收益0.50元。本年度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
多项业务快速增长,营业收入符合预期。分项产品来看,橡胶配料系统、化工装备产品、模具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分别达到2.32亿元(+44%)、3.84亿元(+108%)和0.69亿元(+125%)。橡胶设备受制于产能,收入为6.71亿元,增速进一步放缓至6%;此外,本期公司新增工业机器人业务收入近4000万元。
净利润低于预期。公司综合毛利率得益于产品的竞争力,稳步提升1.5个百分点至41.5%。期间费用率2010年维持在较高水平,主要是公司生产基地搬迁、跨行业拓展等因素导致。除了费用外,本期净利润低于我们预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公司增值税返还少于预期,二是公司实际所得税率提高。
2011年将加速增长。全球轮胎目前处于扩产周期,化工行业随着经济复苏预期也将逐步扩大资本开支计划。公司2010年新签订单约25亿元,同比增长约50%,显示出下游橡胶轮胎、化工等领域的旺盛需求,2011年一季度另新增抚顺伊克思9151万元和山东奥赛轮胎5.73亿元订单合同。随着公司胶州装备产业园进入生产,公司消化订单能力将显著加强,带动2011年收入实现加速增长。盈利能力方面,考虑到公司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多项产品为填补国内空白,后续各项产品的毛利率将维持稳定;而收入规模提升后,公司期间费用率有压缩空间。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保持上升。总体而言,公司将体现出净利润增速超过收入增速。
产品线深化与跨行业复制持续推动公司增长。公司定位于信息化带动传统工业,其子午线轮胎设备、MES软件、废旧轮胎翻新技术、RFID轮胎芯片设计等产品线均符合政策鼓励发展方向,因此市场需求有保证。此外,公司积极涉入合同能源管理业务,进一步扩宽营业范围。我们看好公司围绕轮胎设备行业的产品线深化,同时公司面临跨行业复制成功经验的机遇,仍处于高速发展通道。我们略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1年至2013年的每股收益分别是0.71元、0.95元和1.23元,对应的动态估值分别是32倍、242倍和19倍。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富春环保:利润稳步提升
研究机构:中金公司分析师:陈俊华,李捷撰写日期:2011-04-19
2011年1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36%,净利润3234万元,同比增长38.5%,合EPS0.08元。业绩符合预期。
正面:
需求旺盛,利润率稳定。公司供气价格随燃料成本的波动而调整,在动力煤价格同比提升背景下,公司毛利率稳定在17%,较去年同期微升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旺盛的需求推升公司销售量增加,带动1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8.5%。
发展趋势:
2011年中期,污泥焚烧综合工程投产进程值得关注。下半年,公司上市募集资金建设的污泥焚烧综合工程有望投产(一台20MW循环流化床锅炉,供热能力215蒸吨/小时,污泥处理能力2035吨/天),考虑三季度投产,预计可当年贡献净利润6000万元(合EPS0.12元),全年预计增加净利润近1.2亿元(合EPS0.28元)。
技术改造,提升存量机组盈利能力。目前公司在建项目主要为抽凝式改背压式(投入1.5亿元),全年测算,可提升盈利能力超过1500万元左右(合EPS0.04元)。
谨慎看待冷轧项目。公司于2011年1月份收购集团冷轧在建项目,预计年内投产。我们认为该产品的推广和盈利仍需一定时间。
短期内业绩预测尚未包含此部分盈利预测。
估值与建议:
预计公司2011、12年净利润分别为2亿和2.6亿元,对应EPS0.47和0.60元,市盈率50x和39x。维持审慎推荐评级。长期来看,我们看好公司稳定的盈利能力和2012年业绩增长前景。短期内,较高的估值水平反映了投资者的乐观预期,股价缺少催化剂。
风险:1)污泥焚烧项目进展慢于预期。2)冷轧项目投产初期,产品推广有风险,产生亏损。
桑德环境:固废业务保持高成长,维持买入
研究机构:东方证券分析师:杨宝峰撰写日期:2011-04-01
固废业务快速增长,盈利超预期。主要原因为:公司2010年42.01%的营业收入增速超出我们前期34.1%的预期,其中,固废设备集成与技术服务业务收入1.15亿元,明显超出我们0.70亿元的预期;公司毛利率为35.33%,只略低于我们前期35.8%的预期。
固废业务有望保持高增长。2011年,公司在继续2010年未完工程的同时,西安、重庆垃圾焚烧发电等大型项目将全面启动,我们认为,长株潭项目也有希望在年内启动,上述新增固废项目为公司2011年固废业务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固废基地产能释放,有望双向提升盈利能力。2010年12月,公司固废设备基地正式投产,我们认为,固废设备业务将是公司未来业务重要的一环,将从提高固废业务毛利率和直接外销两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产业链择时延伸。公司目前在废旧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危险废弃物、沼气发电、废旧轮胎处理、汽车拆解、电子垃圾处理、资源回收加工利用、餐厨垃圾处理等领域做相关技术研发和储备,有望利用十二五固废投资大幅增长的良好机会,从不同环节,逐步进入固废处理各细分市场,实现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延伸。
盈利预测:我们认为,2011~2013年,公司固废业务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我们预测公司2011-2013年EPS分别为0.80、1.12元和1.60元(新增),三年复合增长率为47.6%,目前股价下,对应动态PE分别为39、27和19倍。
基于以上预期,按PEG=1,对应2011年EPS47倍PE的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为37.6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固废项目延期导致收入不达预期。
豫光金铅:铅精矿探采和贵金属业务突出,未来将更受益环保改造
研究机构:华安证券分析师:华安证券研究所撰写日期:2011-04-13
投资要点:
公司2010年报基本符合预期,主营的电解铅业务实现扭亏为盈,再生铅和熔池熔炼直接炼铅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上年度共生产电解铅33.37万吨,同比增加9.34%,其中再生铅约10万吨。因8万吨/年熔池熔炼直接炼铅环保治理工程于下半年投产,贡献3.25万吨产量。我们认为电解铅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铅酸蓄电池,伴随着汽车、船舶、电动自行车产量的快速增长,其短期内的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期国内2011年需求增长率为12%-15%。加之国外企业因环境因素而被限制扩产,预期对外出口(尤其是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将会进一步扩大。其再生铅业务已打造了从废旧蓄电池回收到冶炼的完整产业链,8万吨/年熔池熔炼直接炼铅环保冶炼项目的单位能耗和成本都将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优势十分明显,且余下生产线也在逐步技改,预期2011-2013年间优势将全部兑现。
贵金属业务盈利稳定。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白银生产企业,2010年生产黄金3.285吨,白银604.74吨,占国内产量0.96%和6.72%;贵金属业务贡献总主营收入37%,营业利润的18%,毛利率分别为6.3%、0.59%。我们预期短期内白银价格仍将保持上行,而中长期贵金属亦会保持高位震荡,盈利较为稳定。但鉴于白银的冶炼成本过高,认为其毛利率可能仅维持在2%左右。
稳步拓展上游铅精矿探采业务。公司增持KBL至15%,并以500万澳元获得Kimberley Metals的Sorby Hills铅银锌项目25%的合营权益,这将进一步拓宽其的海外原料采购渠道。由于探采业务的毛利率远高于冶炼加工环节,且公司明确表示2011年将加快并购重组步伐,重视资源开发,继续向矿山领域拓展,提高原料自给率,我们认为将会对公司的长期价值形成支撑。
积极参与环保改造,未来将逐步受益。国家近来不断加大对重有色金属行业的污染整治(尤其是铅),势必会对精炼铅的冶炼和终端需求构成影响。公司募集资金投向的铅冶炼烟气(尘)综合治理技改项目,核心技术和环保工艺已达国际水平,铅冶炼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环治综合水平始终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因此环保改造将使其逐步受益于国家的收紧政策,且大于因终端需求增速放缓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风险因素:国家超预期地限制铅终端产品的消费;国际铅、银价格出现大幅下滑;澳洲项目进展迟缓。
亿利能源:煤炭业务大幅提升业绩,给予买入评级
研究机构:信达证券分析师:哈斯撰写日期:2011-03-24
盈利预测与评级
2008年,公司控股股东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在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重大资产重组中做出承诺,2011年度经审计的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不低于31755.87万元,以发行后股本11.45亿股计,2011年EPS最低为0.28元。
盈利预测假设:
煤炭经销、水泥、工程施工和医药业务盈利维持2010年的水平;
东博煤矿2011年和2012年产量300万吨,黄玉川煤矿2011年产量100-200万吨,2012年产量500万吨;
PVC和电石生产用电2011年50%直供,2012年全部直供,电价至少节约过网费0.05元;
按发行后股本11.45亿股计,2011年EPS将增厚0.41-0.46元/股,2012年EPS将增厚0.61元/股。其中2011年PVC等相关业务EPS贡献0.31元,煤炭业务EPS贡献0.39-0.43元/股,以PVC板块整体市盈率40倍估算,公司化工业务定价12.6元,煤炭业务以2011年煤炭板块市盈率18倍估算,煤炭业务定价7-7.7元,公司综合价格19.2-19.9元,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东博煤矿产量达不到300万吨;黄玉川煤矿延期投产;PVC和电石生产用电外购。
川润股份:四季度毛利率创新低,多因素导致增收不增利
研究机构:天相投资分析师:张雷撰写日期:2011-03-30
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9亿元,同比增长38.86%;营业利润5,292万元,同比下降15.36%;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071万元,同比下降16.19%;全面摊薄每股收益0.45元/股;公司分配预案为拟10转5,不进行现金分红。
四季度毛利率为上市以来新低,多因素导致2010年增收不增利。2010年全年毛利率为28.92%,同比降幅达6.85个百分点,其中4季度公司毛利率仅为25.49%,创下公司上市以来毛利率季度新低,毛利率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增收不增利。毛利率下降由多个因素造成:1、募投项目投产使固定资产规模迅速增长,导致固定成本支出大幅增加。2010年固定资产平均余额为2.35亿元,同比增幅达118%,固定资产折旧支出增幅也高达65%,远高于同期营业收入增速。2、低毛利率的余热锅炉业务在收入中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导致综合毛利率下降。3、润滑液压设备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降价压力较大。4、产能扩张使公司出现管理瓶颈。公司高技能员工缺乏使生产及项目管理能力欠缺,这导致产品成套交付率低,差缺交货、延期交货情况突出,影响收入的结算。
针对增收不增利的对策分析。考虑以上导致增收不增利的四点原因,前两点将随着公司产能的不断释放,影响程度将逐步降低。对于第三点,公司将通过采取稳定水泥市场,提高风电市场份额,向盾构机市场拓展,提高原、配件的自制率等措施,逐步消除水泥润滑液压系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公司盈利能力和业务拓展的负面影响。对于第四点,公司技术管理干部缺乏、人才储备不足情况难以在短期得到有效缓解,这是公司目前的经营短板。未来需要密切关注公司能否在人才引进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0年公司新增订单增势良好,但下半年表现不及上半年。
公司2010年新增订单7.96亿元,同比增长36.54%,订单增势良好。但下半年仅新增订单2.45亿,仅占全年获取订单数的30%左右。因此还需密切关注2011年一季度的订单情况。
预计2011年、2012年和2013年EPS分别为0.53元、0.74元和0.98元,对应23.34元最新收盘价的市盈率分别为43倍、31倍和22倍,维持中性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管理能力提升缓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