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统计局公布了3月份的经济数据,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5.4%,略超市场预期;工业增加值同比上涨14.4%,增速小幅回落。CPI上涨与工业增加值同比回落显示经济处于“类”滞涨周期。
从数据公布后市场的反映来看,上证综指先抑后扬,并在上周五和本周一连续创出年内新高。指数小幅上扬,可以理解为由于此前对通胀与经济走势有所预期,使得经济数据公布对市场的影响力减弱。但是,从市场风格的轮换与板块走势差异上看,当前的市场情绪仍相对谨慎。经济数据公布当天,指数上扬主要是受低估值的房地产、基础化工、金融等板块的拉动,同时中小板与创业板纷纷下跌。而本周一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收红,中小板指数仍是绿盘报收,显示资金在避险情绪下追求更为安全的估值与板块。
实际上,上月中旬以来,小盘股与大盘股的估值比就开始回落,并持续至今。从投资风格的角度来看,中小板与创业板面临的风险相对更大,理由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紧货币、宽财政”的政策组合下,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增加,在信贷收缩的政策下,中小企业获得稳定持续贷款的能力明显弱于大型企业;而从财政投入的受益程度上来讲,中小企业又远不如大企业受益多。这两方面因素都使得中小企业的盈利受到更大程度的压制。
二是上下游“冷热不均”,当前上游行业在政策性投资的支撑下维持热度,而下游需求则表现相对较冷。这一点可以从此前我们对煤炭、机械、汽车行业的调研以及一季度工业企业的高库存数据中得到佐证。而中小企业明显更依赖于终端需求,受到的负面影响相对更大。
三是国际因素方面,中小板与创业板企业中依靠出口产品收入的比重更大,在当前人民币不断升值且继续升值预期强烈的情况之下,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汇兑风险。并且,在升值预期下,热钱在资本市场上更热衷于更具安全性的金融等大盘股。
从小盘与大盘估值比例的历史走势来看,风格的转换存在一定的周期。从目前影响市场运行的各方面因素来看,小盘股尚不具备重新回到估值相对占优的条件。就大盘表现看,在通胀反复、货币政策再次紧缩之下,短期市场仍将是震荡的格局,而风格的转换是影响大盘表现的关键因素。
基于上述市场格局,当前配置上建议沿三条线索:1。低估值二线蓝筹为配置主线,这一阶段金融、地产板块将取得超额收益。在渐进升值导致的升值预期下,热钱流入量增大。国际资本对金融、地产的偏好本身也将在货币层面拉动这些板块上涨。2。基于通胀持续高位,产品价格处在历史底部的行业可能存在投资机会,可关注原料药和基础化工。3。区域主题上,安徽、新疆以及西藏板块值得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