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发达国家因债务问题持续而不得不紧缩财政政策,就业市场复苏疲软的大背景下,发达经济体在短中期将继续维持极其宽松的货币环境以刺激经济复苏并减少债务利息负担。外围市场的宽松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重国内的输入型通胀,导致国内维持紧缩的货币政策,不利于股票市场;二是刺激全球流动性改善而促进资金流入股票市场,从而推动A股上涨。
在目前全球经济环境动荡,欧债问题短时间无法解决,避险情绪的变化将左右以上两种情况谁会占主导地位:在避险情绪极高时,即使宽松货币政策有效地刺激了流动性改善,多余的流动性也更为偏好更加安全的债券货币市场,而非股票市场,第一种情况会主导市场;而如果避险情绪回落,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股市则更可能是利大于弊。
进入10月以来,欧元区核心国家德国、法国表露出解决欧债问题的决心,并承诺将对欧洲银行业采取“全面且持续性”解决方案,市场避险情绪发生转向,明显改善。股票市场的资金净流出情况在逐步缓解,新兴市场股市资金面逐步改善,中国股市甚至取得净流入。短期内避险情绪的回落利好于A股市场,推动了10月初A股的反弹。前瞻性地看,我们需要关注10月23日欧元区峰会于11月3日的G20峰会的结果:如果会议推出了令市场满意或符合预期的缓解希腊问题或欧元区银行业问题的方案,那么避险情绪将继续回落,A股有持续反弹的机会;如若会议结果令市场大失所望,使得市场避险情绪再次回升,那么A股10月以来的反弹可能面临一定阻力。
整体看四季度,由于欧元区周边国家债务到期量将明显下降,再融资压力的缓和或将使得欧债危机不会在四季度全面爆发,避险情绪将维持在温和的水平,A股受外围环境拖累的可能性不大。
从国内宏观流动性及风险偏好来看,通胀出现拐点逐步下行是大概率事件,货币增速已经处在历史的正常水平,加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低于市场预期,央行将维持稳健货币政策,可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市场流动性进行微调,维持银行间流动性的稳定。央行维持两个半月的公开市场净投放在10月的第二周结束,通过发行央票与正回购,央行回笼资金大幅放量,10月14日与10月21日公开市场资金小幅净回笼。由于节假日,央行在国庆期间未发央票与进行正回购操作,再加之前两个月的持续资金净投放,市场流动性充裕,而近两周央票到期量较大,资金回笼放量可能主要出于平滑目的,而持续收紧流动性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从流量资金来看,基金发行仍处在冰点,在中国水电新股发行完成之后,中交股份、新华保险、陕西煤电等超级大盘股的发行使得A股资金面依然紧张。而从存量资金来看,基金仓位处于绝对高位且开始下行。在存量资金处于绝对高位,新增流量资金不足的情况下,A股依然面临下行风险。
但近来频频出台的利好政策,从中石油集团增持中国石油,到汇金增持四大国有银行到“国九条”支持小微企业渡过信贷难关,可以看出官方对金融市场的扶持态度,积极信号逐渐显现。近期受汇金增持四大行股票影响,低估值银行金融股开始吸引资金流入,表现良好;原材料与资本品受房地产、铁路等投资减速的负面影响依然是资金流出最大的板块。
从市场情绪和交易者行为来看,市场情绪在8月降至冰点后近期有所反弹,主要体现为成交额占比小幅上升,新增开户数逐步上升,融资融券活动增加等。另外,自重要股东减持行为在7月达到高峰之后,高管与公司性减持行为显著减少,原因主要有:一是大盘大幅下挫后,目前股价已经接近甚至低于非常了解公司运行状况的高管的心理价位,因此对股票的减持减少,甚至逢低买入,高管对后市的乐观态度意味着股市可能有反弹机会;二是自9月以来限售股解禁进入历史低潮,即使有减持意愿的高管未必能够有机会进行减持操作。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国内经济体复苏依然面临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但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股市很难出现“大熊”或“大牛”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小盘股相对于大盘股可能会有一波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