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至少需要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资本市场本身对全球的影响力,不仅规模要大,而且其市场上的资产要成为全球机构投资者乃至各国政府需要配置的资产;二是本国货币的国际化。
其中,实现前者的措施就包括国际板建设,即把世界各国的优质公司吸引到我们的市场,成为全球机构投资者乃至各国政府配置资产的一部分。这一项我们正在研究推进;而实现后者的途径之一就包括让人民币资本项目实现可兑换。这一项我们正在稳步推进,并且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十二五”时期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央行行长周小川强调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着力点将放在目前部分可兑换或不可兑换的项目上,措施包括以直接投资便利化为出发点,率先实现直接投资基本可兑换;以资本市场开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证券投资可兑换程度等等。
对于实现直接投资基本可兑换这项措施,比较容易理解。目前就有消息称京沪已各获得30亿美元额度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资格。此外,包括天津在内的城市也在争取试点资格。
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由接受PE申请的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将额度批给各外资投资机构。获得额度的PE可在额度内先将募集来的外汇兑换成人民币,在具体投资项目时则无需再经过外商投资的换汇审批手续。已经找到项目的外资PE可以在获批额度之内,不论投资多少项目,都可通过托管账户自由换汇。
直接投资基本可兑换一方面解决了国内创新型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将为创业板、中小企业板乃至主板市场培育优质的上市资源。这是打造强大资本市场不可缺少的一环。
对于进一步提高证券投资可兑换程度这项措施,一定要深刻理解其前提是以资本市场开放为重点。比如对QFII审批环节的简化,外汇流入流出给予必要的便利等等均是资本市场开放的内容。所谓提高证券投资可兑换程度,其实说白了就是提高市场的活跃程度。
从实际情况来讲,提高证券投资可兑换程度会带来许多好处。比如,缺少资本的项目可以更容易找到资本;愿意向外投资的人可以分摊投资风险。特别是企业,它们会在证券投资可兑换中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如果它在国外设有许多分支,在不同的国家投资,当本国的市场转入低潮时,它在国外的投资赢利可以弥补国内的损失,保持总体利润,反之也一样。如果资本自由流动能带来更多的回报,反过来就会刺激储蓄与投资,也就会促进经济增长。
当然,实现直接投资基本可兑换、提高证券投资可兑换程度后随之而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周小川强调,强化跨境资金流动的统计监测和预警,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也是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措施之一。
前文已经讲过,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打造强大资本市场的基本因素之一。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则是这个因素的重要部分。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去年9月份与国际证监会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会谈时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未来必然要走的路,证监会将在这方面做更多努力。他表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资本市场从与海外合作中获益良多。
在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周年座谈会上,尚福林说,我国资本市场已逐步发展成为与我国经济地位相匹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市场。他提出,必须妥善处理成熟市场经验与我国资本市场特点和需求的关系,循序渐进地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不断提高我国资本市场在开放条件下的竞争实力。
资本市场正在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开放,证券投资可兑换程度也在进一步提高,我们正走在打造资本强国的路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顶尖财经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