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星巴克纷纷涨价,打工人的“精神食粮”怎么越来越贵了?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曝光台 >> 文章正文

瑞幸、星巴克纷纷涨价,打工人的“精神食粮”怎么越来越贵了?

加入日期:2022-2-21 9:01:52

  毫无疑问,在中国,咖啡已经从20年前的小众精神文化消费产品,变成了一种随手可得的大众消费品。

  对于每天都在犯困的打工人而言,咖啡因已经变成了每日必备刺激神经的“精神食粮”。

  除去房租餐饮等大头支出,咖啡已经成为打工人必不可少的消费之一。

  然而,这份“食粮”的价格正在默默上涨。

  三家连锁咖啡纷纷提价

  一月初,加拿大咖啡品牌Tim’s 对中国门店9款产品进行了1-2元的调整,星巴克部分城市的一些SKU则上涨2元左右,以大杯咖啡为例,美式咖啡从28元涨到30元,拿铁咖啡从32元涨到33元,馥芮白从37元涨到38元。

  而在此前不久,瑞幸咖啡也对外卖渠道的咖啡产品进行了提价3元。

  星巴克、瑞幸咖啡、Tims的客服均表示,上调价格,是在综合考虑营运成本等方面后决定的:

  •   星巴克客服表示,定价是在对营运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考量后制定的。这次只是针对部分饮品和食品的定价进行调整。

  •   瑞幸咖啡客服表示,此次调价属于正常的运营政策调整。针对外送和自提两种不同的消费场景,公司综合考量生产经营、人力、租金、配送等因素,对外送价格做了一定调整。

  •   Tims客服表示,在综合考量了目前的市场运营情况后,对少部分产品进行了价格调整。

  咖啡的涨价之风也吹到了韩国。

  作为亚洲人均咖啡消耗量最大的单一市场,韩国人迎来了咖啡最贵时刻:以星巴克为首的多家咖啡品牌在韩国市场进行调价,据悉部分韩国星巴克门店单品价格将上涨约2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这波提价潮让部分韩国消费者感到惊讶,因为上一次韩国咖啡市场出现提价还是8年前的事情。

  在部分咖啡品牌涨价的同时,作为咖啡巨头品牌的COSTA在咖啡单品上则没有明显涨价的动作。这可能与其拥有自己的咖啡生产线及烘焙咖啡豆工厂,能够从源头上把控成本有关。

  越来越贵的咖啡

  然而,这波涨价恐怕只是一个开始。

  在发布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时,星巴克CEO凯文·约翰逊曾在电话会议上透露,2022年的提价“将不止一次”。

  他直言,疫情带来的通胀压力和人员配置问题“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涨价虽无法扭转经济与消费大环境不利的局面,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嫁成本上涨对业绩的冲击。

  正如咖啡巨头们所说,原材料相关的成本正一路走高,背后的原因则主要可以分为两点:

  一是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二是全球疫情影响下的商品流通性减弱。

  很多国家咖啡消费的增长速度很快,尤其以中国为代表。在消费速度递增的情况下,全球的总产量没有相应幅度的增长,这难免会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

  根据国际咖啡组织的数据,过去五年中,亚洲的咖啡消费增长了1.5%,而欧洲的增长率为0.5%,美国的增长率为1.2%,这使亚洲很快成为咖啡世界的重心。

  2016-2020年,中国现磨咖啡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588亿元,较2019年增长6.5%。

  根据德勤发布的《中国现磨咖啡行业白皮书》,截至2020年底,中国咖啡馆总数超过10.8万家,主要分布于二线及以上城市。

  上海的数据则是中国咖啡市场的缩影:截至2020年末,上海拥有6913家咖啡馆。而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海咖啡馆逾7500家。

  需求高涨的背景下,咖啡店的产量不增反减。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干旱和霜冻的双重打击,造成上一年度全球阿拉比卡咖啡减产14%,全球洲际交易所(ICE)认证的咖啡的库存下降到了近过去十年的最低点100万袋,反映全球咖啡市场非常紧张的供需现实。

  从产能上看,2021年全球咖啡豆产量是近8年多最低的状态,受期货和大单备货等因素影响,这种产能短缺并不会“立竿见影”地反应到终端门店处,但从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C端消费者很可能将感受到更为明显的“提价感”。

  与此同时,海运价格和空运价格上涨,让巴西咖啡豆减产影响进一步发酵。曾有国内二线咖啡品牌采购负责人表示,部分巴西货源已经让国内品牌“望而却步”。

  非洲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豆产地埃塞俄比亚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咖啡出口总值远超预期。据该国相关部门统计,部分出口咖啡豆的价格已经达到近十年来最高点。

  阿拉比卡咖啡豆价格已经上涨至每磅2.59美元,达到10年来的新高。 美国纽约洲际交易所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报价已经达到2020年春天的4倍左右。

  “巴西咖啡豆很大一部分供给到速溶咖啡领域,作为商品豆,性价比是非常关键的,减产及海运价格大幅度提高,让一些品牌只能更换供货方。”

  尽管在去年,咖啡豆减产并未给国内市场带来明显影响,但同时伴随着海运、空运价格的上涨,势必给咖啡品牌、尤其是中小型精品咖啡馆的采购带来压力。

  相对于巨头品牌,中小型精品咖啡馆更依赖对咖啡豆原料的需求,如果保持品质不变可能面临着营收锐减等问题,更多品牌则在尝试通过咖啡与轻食的搭配来提高客单价,从而解决高成本与收益不足的问题。

  据业内人士透露,大部分一线品牌在2021年下半年已经完成了2022年订货,“雀巢等品牌的咖啡库存非常充足,并不会出现咖啡豆短缺的情况。”

  但2022年全行业很可能将会普遍调整价格,因为咖啡豆和糖、纸等关键原料整体价格都在上涨,为了应对成本上升的新周期,全行业都会做出适应性改变。

  早在去年5月份,央视财经就发表数据,表示“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攀升至10年来的最高水准。

  当然,也有部分咖啡豆原产地已经因涨价之风尝到了甜头。

  有云南咖啡豆贸易商表示,今年的咖啡豆收购价大约在30元/千克左右,较去年上涨36%。“一方面是今年收咖啡豆的人比较多,另一方面可能是产量有所减少,有咖农反映说今年不怎么结果,可能是受雨水之类的自然条件影响。”

  涨价另有原因?

  虽然咖啡豆的价格上涨明显,但并不是这些品牌提高产品售价的唯一原因。尤其是 对于连锁咖啡品牌的门店来说,咖啡原料成本的占比并不大。

  以每杯咖啡需要10克咖啡豆来计算,从2020年1月至今,美国C型咖啡期货的价格从约15.33元/千克上涨至34.83元/千克左右,平摊到每杯咖啡的成本大约上涨0.195元。

  而我们在上文也提到,几家咖啡巨头的提价幅度都在2元左右,远远高于每杯咖啡上涨的成本。

  这是因为在中国,咖啡市场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每年都会冒出许多新增的玩家,然而对于需求是否能够同步上涨,是个未知数。

  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咖啡店,企业想一家独大越来越难,随着门店的收入降低,可能只有提高单杯的价格才能稳定门店的收益,维持良好的增长数字。

  在上海,某知名连锁咖啡新贵,已经开始尝试“卖轻食”,并试图通过餐+咖的模式,增加“付费深度”并提高客单价。

  在北京,从2021年10月开始,已经有多个咖啡品牌开始集中抢夺写字楼一层大厅“点位”,并试图研发出一种“新”的门店模型:借力上班客流,卖低价咖啡+速食。这种模型甚至成为一股热潮,被视为“小店高坪效”未来进化的方向。

  与此同时,茶饮赛道也有不少玩家进军咖啡市场,增添了不少压力。

  2021年奈雪和喜茶等头部品牌均进军咖啡领域,甚至部分咖啡单品销量超过了纯咖啡品牌的同类单品。而在原料和人才领域,新崛起的茶饮新贵们正在和咖啡品牌“正面竞争”。

  甚至就在星巴克涨价的同一天,“全国第一家邮局咖啡店正式营业”词条登上热搜榜。据厦门邮政微信号消息,邮局咖啡落地厦门国贸(行情600755,诊股)大厦,于2月14日正式营业。

  售卖品类包括咖啡、茶饮、甜点和邮局周边。邮局咖啡将原有的国贸邮政支局进行改造升级,在保留邮政普遍服务的基础上叠加了咖啡饮品和邮政文化创意服务,来打造体验邮政文化的全新场景。

  据了解,2022年,邮局咖啡将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二线城市开设多家特色邮局咖啡店。

  在这样的背景下,咖啡巨头提价似乎是无奈的选择,然而消费者是否愿意一直买单,仍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