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吧不会吧!去年公募基金狂赚2万亿,15万人参与的投票中有3.1万人说亏了_基金投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分析 >> 文章正文

不会吧不会吧!去年公募基金狂赚2万亿,15万人参与的投票中有3.1万人说亏了

加入日期:2021-1-27 22:49:08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1-27 22:49:08讯:

  这几天,《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在微博上发布的一个基金投票火了。投票话题是你买的基金是赚了还是亏了,目前已经有15万人参与,并且还在增加当中,但是现在的结果有点让人震惊:只有不到一半人选择了赚了,并且有3.1万人表示自己亏了,剩下的参与者分别选择了还没赎回,都不算以及没买基金。要知道,刚刚过去的2020年,公募基金狂赚了2万亿。那么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这个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大家应该怎么看待这件事?

  2020年公募狂赚2万亿,买股真的不如买基金

  买基金到底有多赚钱?

  根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去年一年公募基金的利润总额达到了1.98万亿元,逼近2万亿元。仅在去年第4季度,参与统计的7103只基金利润总额就有8243.82亿元,其中股票基金2232.24亿元、混合基金4889.02亿元、债券基金525.29亿元、货币市场基金452.85亿元、QDII基金111.12亿元。

  可能有的基民朋友对这个数字没什么概念,每经记者做个纵向对比就清楚了。银河证券此前还发过一个数据,从1998年到2019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的累计利润为2.77万亿元。也就是说,仅仅今年一年的利润总额就占到了过去20几年的71.48%,真可谓是赚钱效应大爆发。难怪今年基金频频登上热搜俨然流量担当,炒股不如买基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基金公司整体是为基民赚了将近2万亿,那么具体到个人,基民又赚了多少呢?我们先来看看另外两组数据。首先是来自互联网数据挖掘平台MobTech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基民规模突破8000万,新增基民突破2000万,其中90后为新增基民主力军。而同期,全市场6441只基金的利润总额是7188.19亿元,也就是说平均下来基民去年上半年人均赚了8000~9000元。随着下半年市场继续高歌猛进,公募基金的赚钱效应更强,基民们赚到的钱理论上来说也应该更多。

  不过事实好像并非如此。

  最近《每日经济新闻》微博发起的这个投票或许是一个缩影。在火热的行情和高涨的热情之下,相当一部分基民只是买了个寂寞,不仅没赚着钱还出现了亏损。有人在评论里写下了真实原因:

  除了那种买基金赚了、炒股或者干别的又亏掉的基民,其他说买基金亏钱的似乎都能循着点规律。

  “基金赚钱,基民亏钱”,打破魔咒的关键不在市场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末,近15年来股票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4.1% ,债券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为6.9% ,显著高于市场无风险收益率水平。但与此同时,又有近6成基金个人投资者未盈利或亏损,其中约6%的基民亏损大于30% 。

  从每经微博统计的情况来看,哪怕是在公募基金的超级大年里出现亏损的基民也不在少数。基金赚钱,基民亏钱似乎一直是行业里的一个魔咒。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上面的评论里其实有些就可以解释原因。例如有人说,本来赚的上周全亏了,还有人说买基金亏了快8000我就再也没买过了。一个反映出持有基金的期限太短,都以周来计,二是体现出背后的择时问题,多半是买在了一个高点上。

  其实吧,追涨杀跌是很多基民的日常操作,投资者认购基金的热情也与市场行情高度相关。牛市跟风买,熊市又不敢买了反而还会割肉离场,下面这个散户买基金的数据就形象说明了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持有时间短,频繁地买卖基金产生的申购赎回费,这些都会影响持有基金的收益水平。哪怕你买到的是一只净值翻倍的基金,如果恰好买在它的下跌区间,也会出现波动、亏损的情况。想要在较短的持有期里获得不错的收益,投资者至少也需要做好2~3年的心理预期。

  近日有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发报告称,由于投资者的偏好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关注有一定波动的投资配置来实现投资目标,并且对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越来越认同,未来5到10年基金赚钱,基民亏钱的现象会有很大转变。

  所以打破这个魔咒的关键并不在市场,因为市场机会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但仍然有人赚有人亏。这个关键还是在于,选到好基之后能不能拿得住。

  记者|李蕾 编辑|叶峰 夏志坚 肖勇

  校对|李净翰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