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已然成为今年的爆款基金,这类产品到底有多火?不到一年已有千亿资金争相涌入。随着各大主流指数估值越发便宜,在市场回调时更抗跌、在市场上涨时回报更丰厚的指数增强型基金,能否成为下一个“风口”,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
记者获悉,近期已有不少基金公司纷纷“瞄准”指数增强产品,期待站上下一个风口。
不惧先发优势
在低迷的行情中,市场却出现了罕见的“指数热潮”。据统计,今年三季度指数基金规模增长了490.6亿元,其中ETF最为亮眼,单季度暴增351亿元。10月份ETF愈战愈勇,净申购超过400亿元。种种迹象表明,机构投资者正借道ETF这个指数工具产品加仓权益市场。
那么,作为指数基金的升级版,指数增强基金能否成为下一个风口?事实上,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已经着手布局。建信中证1000指数增强型发起式基金昨日宣告成立,另有安信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富国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增强基金正在发行。
在指数基金繁荣的背后,先发优势越发突显,那些率先布局的基金往往规模已经较大,更加受到关注。Choice数据显示,当前市场上指数增强型基金共有70只(A/C份额合并为一只),规模合计528.13亿元,其中规模在5亿元以上的指数基金共有17只,规模共计463.68亿元,占总规模的比重高达87.8%。
此外,富国、易方达和景顺长城基金等3家基金公司旗下的指数增强基金规模合计327.65亿元,占了市场上指数增强基金规模的半壁江山,其中易方达上证50指数单只基金规模已突破100亿元。
沪上一家小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一些基金公司已经形成较强的先发优势,但她并不悲观,认为机构在配置指数增强基金的时候,稳定的业绩是最大的考虑因素,新发行的指数增强基金只要能长期保持稳定的收益,熬过一两年,就可以获得投资者的认可。
指数增强迎布局时点
虽然大多数投资者不知道市场拐点什么时候出现,但目前市场处于底部区域。在这个时点上,指数增强的配置意义更加明显。相比于抄底市场,指数增强能够带来高于指数的超额收益。当市场继续下跌时,能够降低亏损;在市场触底反弹时,能够更好的抓住贝塔收益,同时带来额外的超额收益。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选取成立满一年的指数增强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有18只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成立以来的年化超额收益率平均数为4.61%,有10只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成立以来的年化超额收益率平均数为7.41%。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中证500指数动态PE仅为12倍,创下近10年来新低,其配置价值尤为明显。
据统计,中证500指数已处于新一轮的低估区间。第一次低估区间是2008年第四季度,当时中证500指数PE(市盈率)低于20倍,随后的9个月中,中证500指数一路震荡向上,涨幅近170%。2012年底,中证500指数PE不足25倍,但从2013年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中证500指数反弹超过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