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重阳投资。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若回归本源,根据PE将股票分为价值股和成长股是简单化的做法。长期来看,价值与成长殊途同归。优秀的价值股应该是成长的,而优秀的成长股也会成为价值股。
最近市场冰火两重天,一边是以高息股为代表的“价值股”表现优秀,另一边是以中小市值为主体的“成长股”大幅回调。“价值”和“成长”分化的原因以及持续性是当前市场关注的主要焦点。
回顾更长周期的表现,会对当前的市场分化有更清晰的认识。业内一般以低PE作为“价值股”的标签;反之,高PE的多数归于“成长股”。假如每年初按照上年末的PE构建组合,以PE从低到高分组(剔除负值和金融股),PE最低的1/10股票纳入价值组合,而PE最高的1/10股票纳入成长组合,考察其持股一年的表现。结果如下图:
图:价值组合收益率-成长组合收益率
从图中可以看到很有意思的特点。2010年以前价值组合的表现要明显强于成长组合,而2010年之后,成长组合的表现要好的多。尤其2013和2015年,成长组合分别跑赢价值组合18%和51%。到了2016年,又迎来了价值组合的强势回归,截止七月底,价值跑赢成长10个点。价值强势也是今年以来我们看到的直观印象:白酒、家电、汽车、水电等传统蓝筹股表现优秀,大家都感慨市场又开始重视业绩了。
造成价值和成长分化的原因很多,比如市场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利率、风险偏好及政策等等。一般来说,经济前景向好更有利于价值股。2003年以来钢铁、汽车、能源等“五朵金花”引领价值股表现强势,背后最主要的推动力是经济快速增长,行业景气度提升。而随着中国经济从青年期转向成熟,经济增速下行,投资者对盈利增长的信心开始动摇,转而去追求估值的提升。尤其2012年底以来,由于IPO暂停、新股供给大幅减少,同时一二级市场联动及并购重组开始主导市场,导致以小市值股票为代表的“成长股”获得追捧。
今年以来价值股再度走强,对此市场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无风险利率下行,高股息率个股受到亲睐;另一种观点认为是风险偏好的变化所导致。个人觉得尽管两种因素都有,但风险偏好的变化可能是主因。无风险利率下行是中、长期的逻辑,而且很可能是经济增速下行的结果,这种背景下投资者一般会优先偏好债券而非权益。
再看风险偏好。无风险利率下行是风险偏好变化的由头之一,但这一变化的最主要推动因素是政府监管政策的引导。年初以来,监管层推迟注册制、取消战略新兴板,转而大力完善注册制的制度性环境;同时严格监管并购重组、强化退市等法治化措施也都在引导市场控制风险、回归价值,于是市场看到今年低PE股票表现优秀。图:2016年以来监管政策概览
后续若监管思路继续得到贯彻,价值和成长的分化或将延续。只是市场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而市场的情绪善变,最近也看到了“炒价值股”的迹象,价值和成长的分化很可能会反复。中长期,随着制度完善以及经济转型取得成效,无风险利率下行的威力会发挥出来。
后续若监管思路继续得到贯彻,价值和成长的分化或将延续。只是市场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而市场的情绪善变,最近也看到了“炒价值股”的迹象,价值和成长的分化很可能会反复。中长期,随着制度完善以及经济转型取得成效,无风险利率下行的威力会发挥出来。
若回归本源,根据PE将股票分为价值股和成长股是简单化的做法。长期来看,价值与成长殊途同归。两者都是基于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只是价值股的近期现金流占比更高,成长股则远期现金流占比更高。简单看静态PE很低就去投资,风险并不小于去投资高估值成长股。优秀的价值股应该是成长的,而优秀的成长股也会成为价值股。随着宏观风险逐步释放以及市场波动率的下降,自下而上的重要性会提升。相较于价值和成长的分化,板块及行业内的分化会更加明显。现金流稳定的高息股吸引力会增强,而改革和转型同样酝酿巨大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