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为杜绝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鹏扬基金成立后,杨爱斌将专注公募,鹏扬投资也将停止私募业务,原有未到期产品也有可能转换平移为鹏扬基金的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
这意味着,鹏扬基金的设立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私募机构进军公募,而是彻底的“弃私转公”,这被认为是其公募申请率先获批的最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仍有多家大型私募机构申请设立公募基金公司处于待批状态,它们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圆“公募梦”,市场依旧在等待。
鹏扬基金获批设立
基金行业又添新军。6月28日,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鹏扬基金”)获证监会核准设立,这是继汇安基金、先锋基金、中航基金、恒生前海之后,年内又一家获得证监会核准批复的公募基金公司。
工商注册登记信息显示,鹏扬基金已于7月6日成立,注册资本金1亿元,其中杨爱斌占股55%,上海华石投资有限公司占股45%。
资料显示,杨爱斌为前华夏基金固定收益总监,其于2011年创业成立北京鹏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而鹏扬基金的二股东华石投资亦是鹏扬投资的二股东。
鹏扬投资专注于固定收益投资,成立不到5年资产管理规模已超400亿元,是中国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债券类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非典型”的弃私转公
鹏扬基金的获批设立,意味着阳光私募大佬涉足公募基金终于破局。
“作为一家由来自阳光私募的专业人士设立的公募基金公司,鹏扬基金的设立对丰富公募基金行业的供给端具有积极意义。”分析人士表示。
据悉,鹏扬基金成立后将重点发展公募基金业务,且依旧专注固定收益投资,深耕普惠金融。
需要指出的是,从操作角度看,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私募机构进军公募。据悉,为杜绝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鹏扬基金成立后,杨爱斌将专注公募,鹏扬投资亦将停止私募业务,其原有的投研团队也将平移至更为广阔的公募领域。
至于先前未到期产品如何处置,业内人士推测,相关产品可能逐步转换平移为鹏扬基金的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
“也就是说,杨爱斌这次属于彻底‘回归公募’。”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对于其彻底回归的原因,坊间推测,债券主要客户为机构投资者,但机构投资者的委托对象又以公募为主,因此拿到公募牌照,获得机构的委托资金更加方便。
事实上,目前公募行业专注于此领域的基金公司为数不多,鹏扬基金在公司发展初期聚焦于债券投资,无疑有利于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号召力。
待圆的“公募梦”
而在鹏扬基金获批以前,除了私募股权机构九鼎投资、中科招商以外,鲜有私募机构设立公募基金公司,投资二级市场的阳光私募更无设立公募公司的案例。
证监会信息显示,截至7月8日,有27家新基金公司申请待批,发起名单中包括不少知名私募机构。
例如,凯石投资于去年9月24日递交申请材料,最新进度更新于今年2月2日(第一次反馈意见);重阳投资、博道投资分别于去年12月16日、今年5月27日递交申请材料,目前还未显示证监会的受理信息。上述受访的多家申请机构相关人士均表示,目前仍然在等待监管层的信息。
在业内人士看来,鹏扬基金率先获批,在于其彻底“弃私转公”;而其他私募还未成行,有监管层出于风控等方面考虑而对此较为审慎的原因。“毕竟公募基金有专户业务存在,私募办公募可能出现业务重叠,引发市场对其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的担忧。”
“并非所有私募都愿意采取鹏扬模式介入公募业务。”业内人士推测,针对私募机构特别是二级市场的阳光私募申请设立公募公司,监管层可能会设立一套独立的审核标准。两家申请机构的内部人士也向记者表示,听说过相关消息,但并未就此详述内容。
因此,这些静候城外的私募大佬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圆“公募梦”,市场依旧在等待。
【“私转公”第一家】
揭鹏扬基金获批成第一家“私转公”坎坷路
公募领地又闯入新军,这次的看点是原班人马来自阳光私募。而拉长轴线从今年整体来看,公募基金牌照发放有所提速,今年有可能成为公募基金“扩容”的大年。
【公募牌照仍吃香】
扩编加快公募牌照吃香 “外热内冷”新公司留人难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转岗等原因在内,已有13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发生变更,另有20多位副总经理和10多位督察长变更。这其中次新小基金公司占有不小份额。
7月14日,证监会网站公示,鹏扬基金设立申请已经获批。此前两日,华泰基金也拿到了“准生证”。 截至目前,年内获批设立的新公募基金公司已有5家,此前已有汇安基金、先锋基金、中航基金“落地”。
可以预见,2016年将是公募基金队伍扩编的又一个大年。另据证监会公布的最新一期经营机构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及审核情况显示,截至7月8日,排队待批的准基金公司还有27家,而相较于上次披露的内容,国和、歌斐、环球银泰三家公司不排除也已获批,只待公示。
“在行业外看来,公募基金牌照仍是一个"香饽饽",但在行业内,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想生存发展下来非常不易,需要更专业精干的人才和股东后盾”,日前,上海一位刚离职的原公募基金总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是表示。
【上半年公募牌照观察】
牌照又见抢手 公募基金再现大扩容前景仍被看好
近来的基金公司股权变更无外乎股东方出于“一参一控”等合规需要,或是出于激励将股权转让给高管、核心员工,为了变现而卖出基金公司股权的几乎没有,上市公司等纯参股的股东也不再有卖出股权的想法。
上海报道“最近有哪家公募基金公司的股权出售,有上市公司诚意控股或参股”,日前,有多位机构人士在基金圈内打探这样的讯息。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前些年一度“烫手”的公募基金股权如今似乎又成了“抢手”的香饽饽。而不仅如此,新基金公司设立也越来越热,据证监会最新公示的行政许可信息显示,2015年,先后有泓德基金、新沃基金、富荣基金等6家新基金公司成立,同时,截至今年1月15日,还有30家拟设立的新公募基金公司已递交申请,正排队待批。若这些设立申请全部能够在今年内获批,那么,公募基金公司数量就将大幅扩容超过30%。
新资本角力公募牌照之争专户打头阵:私募系遭业务围城
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公募基金的数量为100家。然而,公募基金公司的扩编并未停下脚步。随着公募基金公司设立门槛的放宽,越来越多机构涌向设立公募基金公司。
【保险入局基金】
保险公司相继入局公募基金 谋求走全金融路线
保险系基金公司处于扩容期。据了解,由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要股东发起设立的华泰基金已获批建立,华泰保险持股比例达80%,另外20%由上海泰颐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等五个有限合伙企业分别持有,目前正在进行工商注册和开业准备。
据人民金融梳理发现,目前,已有多个保险公司相继入局公募基金。分别以直接开设基金公司、收购现有基金公司及成立事业部三条路径实现。
【公奔私观察】
公募“奔私”热情骤降 投身资管成新热门
在去年“奔私”热潮中选择自立门户的公募基金经理,很少有人料到,等待他们的将是漫长的煎熬。
伴随A股两市成交量降至“地量”水平,基金经理、高管离职人数骤降。5月份公募基金经理及高管离职人数已经降至个位数,这与去年牛市高峰期单月动辄三四十人的变动不可同日而语。
分析人士指出,基金经理变动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后市的判断,如果预判市场后市行情不佳,显然留在“旱涝保收”的公募基金是更好的选择。此外,近期成立私募的门槛有所提高,再加上私募在熊市生存更为不易,种种条件限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奔私”的热情。
那些年弃公奔私的基金公司总经理(完整版)
铁打的基金公司,流水的总经理。
本周,原银河基金总经理尤象都创办私募基金并获得备案的消息引发业内关注,这位带领银河基金取得了骄人业绩的公募掌舵人,和旗下多位基金经理一样,在辞职后迅速成立自己的公司,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平台。无论是对总经理还是基金经理来说,公募基金发展得再好,却始终是属于他人的事业,这注定是一个行业的悲哀。
实际上,尤象都仅仅是众多弃公奔私的基金公司总经理的最新一个案例,在基金业短暂的18年发展历史中,先后至少有14位总经理离职后最终选择创业私募,以实现自我价值。
【公奔私近况】
王亚伟奔私后操盘水平:管理产品一年半净值跌3.3%
有别于公募时期的高调,王亚伟奔私之后格外低调,极少出现在媒体的“聚光灯”下;产品业绩也时常延后数月公布。他竟然已经9个多月未公开披露净值
昔日的“公募一哥”王亚伟,辞别华夏基金奔私之后,似乎有负外界期望,未能延续过往卓越业绩。
记者独家获悉,一款由华安资产做通道、千合资本做实际管理人的资管产品——华安资产阳光精选7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下称“阳光精选7号”)7月7日净值为0.967元。产品成立于2015年1月29日,运营约一年半以来,亏损幅度3.3%。
“业绩一直不怎么好,去年股灾刚发生那会净值是一块零几分吧。”一位阳光精选7号持有人对本报记者称,“当初买这款产品的时候,渠道销售人员说是王亚伟亲自管理的,所以才买的。”
作者: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