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博时为客户机构化的趋势加大了战略布局,这是博时今后的一个发展重点。”5月25日,博时基金董事长张光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诸多机构资金今后的趋势是要让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进行管理,未来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大。
自2015年7月上任至今,张
他说,未来博时将朝着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积极顺应客户机构化趋势、构建多元资产基金、壮大被动管理型产品、走向国际化等方向持续努力。
在张光华看来,目前中国的公募基金还是在初始发展阶段,未来几年会进入高速发展,从市场规模、专业化程度、客户需求的满足程度,都会有很大提高。
互联网金融是资管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张光华认为,作为董事长,主要任务就是抓好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发展战略既要前瞻,又要务实。如果我们现在说要打造世界一流基金公司,可能显得太前瞻了。对比国际优秀的共同基金公司,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因此,打造中国一流的资产管理公司,可能才是一个相对务实的目标。” “但对于新的方向、新的趋势,如果不去思考和布局,公司未来的发展就会受到局限。”
比如,互联网已经并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乃至思维模式,因此,要想成为一流的资产管理公司,就必须持续、深刻把握互联网金融的最新动向并付诸于公司自身的战略行动。张光华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将会给资产管理行业带来崭新的技术手段、盈利前景和想象空间。如基金公司与互联网企业可以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利用网络资源、信息数据和云计算能力,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对客户做出全方位画像,从而为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铺平道路。在欧美资产管理行业中出现的智能投顾,实质上便是利用互联网工具,实现传统量化投资向人工智能迈进的尝试。智能投顾机器人根据个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财务状况等数据,运用智能算法定制因人而异、最适合于投资者个人特点及需求的组合投资方案;投资者则可以使用智能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得金融服务,从而可以实现资产配置服务的高效化、智能化与差异化。当然,当人工智能应用于资产管理行业时,我们再来思考投资风险,就不仅是指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同时还有技术风险、网络风险和系统失控风险。”张光华强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博时正在这方面进行布局,将努力探索客户服务的新模式。“’投资顾问+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的新模式目前在国内的应用都处在起步阶段,究竟最后我们用什么模式,还需要实践的检验,但如果不跟互联网和智能化等方向相结合,肯定是没有出路的”。张光华说。
客户机构化是公募基金发展的大趋势
张光华重视的另一个趋势是客户机构化。
如今,国外公募基金管理的资产60%以上,甚至有的公司80%都是机构客户的资产,而中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都是零售客户为主,属于散户市场。
“发达国家目前的客户机构化特点也将会是我们的趋势。”张光华说,国内的养老金市场,包括全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都要委托给专业机构来进行投资管理。除了养老金这一部分,在资产配置荒的大背景下,诸如保险、券商、信托、财务公司等资金都在积极寻找稳健的收益来源,公募基金凭借专业的投资研究能力和强大的产品设计能力频频获得机构资金的青睐。
此外,去年已经开始显现一个趋势,就是银行出现了大量的委外资金。除了代销保险、基金,销售自己的理财产品之外,越来越多的银行都倾向于委托专业机构来管理自有资金和理财资金。张光华认为,这样操作,对银行而言节约成本,增加专业度,投资效益也会更好。
“到博时以后我去拜访了国内很多大的机构客户,包括银行、保险等,机构客户对博时的认可度是比较高的,进一步扩大机构客户的占比也是我们努力的重要方向。”张光华说。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个人投资者持有基金规模占比下降至42.3%,而机构投资者持有基金资产占比一跃攀升至57.7%,以近六成的比例替代个人投资者获得公募基金市场的投资主体地位。“管理机构客户的钱,要求非常严格,最重要的是要长期业绩平稳。现在博时为客户机构化的趋势加大了战略布局,这是博时今后的一个发展重点。”张光华表示,“当然,零售客户这一块还要继续做好,它仍然有着巨大发展前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客户机构化的趋势,博时已在2015年完成了养老金业务部门组织架构的优化,组建了养老金业务专业销售团队,使前中台业务更加一体化;加大了对养老金客户的拓展和维护,进一步提升了客户满意度。目前,博时养老金业务规模总体上保持了资管行业第二的领跑地位。
多元资产基金将是新的重要品类
张光华提及的第三个思考,是探讨如何以多元化的资产来满足客户的投资需要。“现在我们的产品设计都是按资本市场现有的投资标的来进行不同的组合,未来客户将对投资回报有更加个性化的要求,这就需要为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资产管理方案。”
国内公募基金对基金的分类,基本就是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传统的投资领域还是股票、债券、货币等,但很多投资标的都已经出现,包括另类资产、黄金、地产基金。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品类就是多元资产基金,它根据客户不同的风险偏好来配置资产,用多资产、多策略进行组合,一是实现了资产的多元化;二是实现了属地的多元化,有效分散风险,降低投资收益波动性;简而言之就是实现风险的对冲,保证收益的稳定。
“现在我们的局限性还是在全球配置这个方面,刚刚起步,还受额度限制,受市场开放程度的限制。”张光华认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实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资产的全球化配置是大趋势。
在不同国家,选择不同行业,进行不同的资产配置,这样足够多元的资产,就能避免产品的净值大起大落,这在本质上就是博时最早在业内提出的“价值投资”。张光华认为,只是价值投资理念也在不断变化,外延和内涵在不断丰富,原来说价值投资基本偏重于股票,而今后的价值是多元资产的价值,是相关性较低的各个国家的资产组合配置所体现的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博时基金现在正在对多元资产基金的发展进行探讨,并针对多元资产管理建立专门团队。“现在国内基金也有多元资产基金的概念和相关的投资策略,但都比较初级,国外已经走了很多年了,已经有成熟的经验,我们要学习,并引进这些经验。”张光华说。
被动管理型产品将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张光华思考的第四个问题是发展被动管理型产品。
现在公募基金还是着重发展主动管理型的产品,一般以寻求取得超越市场的业绩表现为目标。但在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指数基金这种被动型产品更为成熟和受欢迎。被动型基金一般选取特定的指数成份股作为投资的对象,不主动寻求超越市场的表现,而是复制指数的表现。相比主动管理型基金,在长期投资中,被动基金的回报率较高,同时波动风险较低。
被动型产品可以顺应成熟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的需求。一是产品相对透明,投资的标的、比例非常清晰,主动操作较少,是一种较为纯粹的工具型产品,适合机构投资者进行大类资产配置;二是其边际管理成本相对较低,相对来说管理费率也较低,可以为投资者节约投资成本;三是以被动型产品为基础,便于构建出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组合投资工具,如FOF等,可以匹配不同投资者的不同风险收益偏好。因此,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被动型产品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标的。
在张光华看来,公募基金原来偏重于打造明星基金经理,但即使是明星基金经理,业绩也是有起伏。未来随着被动产品的发展,投资将主要依靠科学量化的团队决策。其基础就是量化,通过数量化、模型化,平滑投资业绩的起伏,进一步实现科学化的投资。结合智能投顾的发展前景,被动产品在国内市场仍将大行其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从2015年开始,博时基金已经在进行投研体系改革,无论是权益类还是固收类投研,都更加突出团队决策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博时的固定收益这几年的业绩非常好。
根据海通证券的数据显示,博时固定收益类公募基金近两年整体业绩排名第7,近三年排名第4,近五年排名第2,充分显示了长跑健将的特点。从产品线上来说,博时基金的相关产品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满意的答卷,旗下10只纯债型产品在2015年的平均收益率达到12.65%,在可比的基金公司当中(旗下管理5只及以上纯债产品)排名第一;其中6只定开型的纯债基金平均净值增长更是高达15.17%,大幅超越了同期的中债综合财富总指数。
国际化从与海外优秀机构的合作开始
国际化是国内公募基金不可回避的战略选择。国外的客户对中国资产有配置需求,中国的客户也要购买国外的资产,这个双向互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张光华说,“资管行业的国际化有很多维度,管理的国际化,人才的国际化,机构的国际化,业务的国际化,等等。几乎所有的大型公募基金都想做全球化配置,博时选择跟国外的优秀机构合作,作为国际化的切入点。
博时基金先跟国外机构合作,共同研究产品。比如投资于欧美市场的部分让合作的海外机构负责,投资中国的部分就由博时基金负责。“这样逐渐来培养自己的能力,不能急功近利。国外的基金公司很多都是百年老店,我们也必须经历长期考验。”张光华说。
比如,今年5月中旬,博时国际与标准人寿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了博时-标准人寿投资精选新兴市场债券基金,博时将发挥在中国固定收益市场的专长和优势,负责基金在中国内地及香港的投资组合配置;标准人寿则负责在亚洲其他新兴市场的债券投资。目前该基金已经开始发行。
标准人寿投资是欧洲一家领先的投资公司,截至2015年年底,其全球资产规模(AUM)达3,730亿美元。
除此之外,早在2014年10月,博时国际在东南亚跟马来西亚最大的银行Maybank的全资附属公司——Maybank资产管理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发起了一只跨境的共同基金,到今年4月末,净值规模已达4690万美金。
“实际上国际化的布局很不容易,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持续投入的,但国际化是未来的大方向。”张光华说,在诸多公募基金中,博时基金的国际化比较有特色,并不是只抓住某一个单一产品,追求其大规模发行,而是采用更具备长期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
张光华今年去了欧美调研,都是为进一步强化国际化布局积极做准备。“我们的国际化还只是在起步阶段,在探讨、积累经验。现在按我们的国际投资能力,就是跟优秀机构合作,未来等到自己有能力了,专门在当地招聘投研团队,那时才能有望成为大型的国际化的优秀基金公司。”张光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