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24日记者发稿,上证指数、深证指数、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年
“你觉得趋势来了刚加仓,就见顶了;而当你绝望时刚减仓,却又涨上去了……”一位资深公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震荡市最大的特征是,指数维持在一个十分狭窄的空间,市场操作的难度也加大了。
不过,震荡市下仍有适合基金经理的生存策略。上证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三类策略为——“择时派”,波段操作为主;“成长派”,于逆势中寻找“白马股”;定增道,“折价买股”抢占先机,以时间换空间。
择时派:波段操作为主
“只有在退潮时,才知道谁是裸泳者!”用这句投资名言回顾2015年至今的国内A股市场再合适不过。时隔一年,上证指数再次回到3000点附近,但投资人却经历了大喜大悲的“冰火两重天”。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更是如此。
来自Wind资讯数据显示,有可比数据的494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自5178点以来平均最大回撤达到46.93%,有413只基金净值最大回撤超过40%,占比达到83.60%,偏股混合型基金经历了一次名副其实的“回撤潮”。
相比公募基金,阳光私募的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据格上理财统计,2015年6月15日至今,共有2249只私募基金清盘,仍公布净值的私募基金仅2782只。其中,仅598只基金取得正收益;2182只基金收益为负,平均跌幅为19.82%。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成立时间越久,基金管理人经历市场考验越多,其投资理念、风控体系更加成熟,核心团队也更稳定,存活及抗压能力更强,这在公募管理人和私募管理人身上有同样体现。
老陈是记者长期跟踪的一位私募管理人。他进入私募圈近十年,后创业做私募也有五六年。去年牛市上半场,他就觉察到市场估值泡沫较大,在4000点后逐步减仓,尽管未能吃到最后一波上涨,但基本保住了胜利的果实。
去年六七月份市场暴跌,此时已“轻仓”的老陈未能顶住诱惑,还是杀进去了一些筹码,但由于仓位不重,随后市场进一步下跌,老陈顺势加仓,在随后的反弹中他再次“成功出逃”。
相比仓位十分灵活的私募,公募基金在仓位上的腾挪空间相对有限,但若善于把握择时,也能降低回撤比例。事实上,过去一年取得“正收益”的混合型基金亦有不少,这类基金在市场最疯狂的时候及时减仓,锁定收益。
早在去年5月,兴业全球基金就已开始逐步降低股票仓位,使其躲过了6月到7月初的第一波杀跌,到三季度指数跌至较低位置时又加仓,也分享了股市大跌后最大一波反弹,2015年全年获得超过100%的净值增长率。
以兴全轻资产基金为例,这只成立于2012年4月的混合型基金,在2014年12月由谢治宇担任基金经理后,总体采取了“谨慎建仓”的策略。时隔一年,该基金最大回撤只有30%,远远跑赢同期平均回撤。
“这类基金躲过股市大跌依靠的是较强的选时能力,也有依靠较强的选股能力跑赢市场,这些基金管理人大多是在持有的股票估值达到高点时果断减仓,而非等到进入下降通道时再进行被动的调仓减仓动作。”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分析称。
相较于之前牛市中不少基金遭遇市场大幅回调、无法及时降低仓位的不利情况,一批旗下运作时间比较久的老基金,却经受住了考验,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这些基金背后的管理者对于市场的判断力和敏锐度。
回顾一年来部分基金经理的沉浮启示,上述人士总结称:一方面,部分新机构策略相对单一,多为股票策略;另一方面,这些基金管理人多为“新管理人”,在投资策略及风控方面尚不完善,难免会面临折戟沉沙的局面。
成长派:寻找逆势“白马股”
即便是再弱的市场,仍有结构性行情可以去参与,这已成为大多数公募基金和部分阳光私募的普遍共识。
“产业周期十年一片天,震荡阶段孕育未来牛市主导产业!”谈及目前的市场,海通证券分析师荀玉根断言,宏观视角对比历史,当前处于“震荡市”阶段,而震荡市中盈利增长对冲估值下移,结构胜于择时。
在荀玉根看来,如果将单边上涨定义为牛市,单边下跌定义为熊市,区间波动定义为震荡市,那么自1991年以来A股走势,基本上是“牛市-熊市-震荡市”周期不断交替的过程,而每轮熊市后都经历一个漫长的震荡筑底过程。
目前流动性环境偏中性,当前去产能、去杠杆阶段经济增长将保持L型,此时,“业绩为王”更能获得基金经理的芳心,例如食品饮料、家电等,高景气成长如智能制造中的新能源、智能汽车等中更容易出现“白马股”。
白酒行业是今年较少实现“正收益”的行业之一。正是得益于提前布局白酒股在内的价值型消费,星石投资的产品跌幅远低于同期市场跌幅,其中,星石1期跌幅为9.44%,同期沪深300下跌15.05%。
“2015年下半年就开始逐渐布局白酒行业,随着白酒行业的长期供需面改善,也不断增加对该行业的投资。”星石投资总裁杨玲称,敢于重仓是基于他们对行业的基本面持续跟踪,发现白酒行业的基本面逐渐出现了供需的拐点。
在杨玲看来,在经历了3年多的寒冬后,白酒厂商去年三季度净利润重回“正增长”。她认为,这是行业市场化去产能、去库存后迎来的长期供需拐点,未来行业将保持复苏趋势,且这种复苏是行业内生的、可持续的。
据记者了解,包括星石投资在内的多家私募,都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布局大消费板块。以白酒为代表的食品饮料行业一直是星石投资的最重仓行业,伴随白酒股的持续上涨,星石投资也在震荡市中取得了超过30%的收益。
朱雀投资高级合伙人、投资副总监张延鹏也持相似观点——从消费板块表现来看,诸如食品饮料、家电等“高景气度”行业市场表现明显更好,在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的情形下,显示出了一定的资金抱团效应。
白马股逆袭也有章可循。张延鹏注意到,尽管CPI数据显示通胀压力不大,但从微观调研看,大宗商品的反弹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一些产品的成本。从历史经验看,价格上涨往往预示着行业景气的逐步恢复,未来他们也将持续跟踪。
“未来一个月,我们将关注企业陆续披露的半年报情况,关注各个细分行业层面景气变化以及企业经营方面的变化,关注结构性机会,通过近期的持续调研,认为各个消费子行业维持了稳定的局面。”张延鹏对消费板块持续增长很有信心。
如何捕捉“白马股+高成长股”?荀玉根给出的建议是,存量博弈的震荡市中建议以20-30倍PE的白马成长股为底仓持有,如食品饮料、家电等,30-50倍PE的高成长股波段操作,如代表智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电子制造等。
之所以坚定看好新能源汽车板块,荀玉根判断的逻辑是,未来1-2年内新的技术有可能再度爆发一轮创新高潮,而最具可能的方向则是智能制造领域,如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智能汽车、电子制造、智能家居等产业。
定增道:“折价买股”占先机
A股震荡行情下,市场前景扑朔迷离,投资人对“确定性”也更为关切。而此时,参与“折价优势”的定增项目,正成为基金经理的不二选择——“折价”提供了一定的“安全边际”,而一旦市场走好,定增基金又能获得超额收益。
“市场上有一个规律:牛市股票,弱市定增。”北京和聚投资合伙人、定增业务总监吉路总结称。目前,大盘重回3000点以下,估值风险得到很大程度释放,发行价格也较市价有一定的折扣,因此选择此时参与定增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之所以在当前震荡市参与定增,吉路认为这是一种“风险相对较低,收益相对较高”的时点。事实上,作为股权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包括和聚投资在内的许多投资机构,都在战略布局上积极参与了定增投资。
在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银华鑫锐定增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王鑫刚也持相似观点——“当大盘点位较低时,定增盈利概率较高”。历史数据显示,大盘在2500至3000点左右,定增最大收益率达到1563.40%,平均收益40.93%。
定增基金赚什么钱?王鑫刚认为,定增基金可以赚“三道钱”——第一是赚“大择时”的钱;第二是赚价值投资(阿尔法)的钱;第三是赚估值(贝塔)的钱。其中,三道钱中最核心的是第一道钱,其他两道钱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5月30日,由张勋担纲的泰达宏利增利灵活配置定期开放混合型基金正式发行。谈及定增基金的发行时机,张勋称,其实该产品早在一年前就已设计出来了,考虑到当时市场点位过高,直到现在才开始发行。
面对数以千计的上市公司并购标的,如何选择定增标的也大有学问。张勋称,他们遵循三个原则:业绩、景气度、科技含量——即首选业绩增长较好的公司;其次,挑选一些行业景气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三是看科技,如智能驾驶板块。
如何甄选定增项目?吉路认为对定增项目要做具体分析,对于受市场情绪影响的错杀股票,倒挂存在投资机会,而对于个别没有实质业绩增长的“倒挂”,要尽量回避,他们会在倒挂中寻找处在价值洼地的优质项目进行投资。
“在选择主题投资标的时,股票基金与定增基金的运作方法不一样,这完全是不同的两种玩法。”王鑫刚坦言,因为持有的周期不同,可能会导致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所以他们不太会强调追求“风口”行业的问题。
谈及下半年市场,王鑫刚坦陈“比较难做”,自开年以来,市场情绪变得比较快,但波动幅度也在逐渐收敛。他判断,下半年市场总体大涨或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而在这样一个格局下,行业轮转是关键,很考验基金经理。
作者:陈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