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原银河基金总经理尤象都创办私募基金并获得备案的消息引发业内关注,这位带领银河基金取得了骄人业绩的公募掌舵人,和旗下多位基金经理一样,在辞职后迅速成立自己的公司,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平台。无论是对总经理还是基金经
实际上,尤象都仅仅是众多弃公奔私的基金公司总经理的最新一个案例,在基金业短暂的18年发展历史中,先后至少有14位总经理离职后最终选择创业私募,以实现自我价值。
他们的名字是:
龙小波,王鸿嫔,俞妙根,莫泰山,陈礼华,王文博,尚健,陈东升,吕宜振,俞岱曦,田仁灿,林利军,刘青山,尤象都。
基金君按照总经理离职时间顺序来梳理一下这14位原基金公司总经理在公募和离职之后的私募生涯。昨天推出了上篇,为了方便粉丝们阅读,今日推出完整版,把全部14位老总的从业和创业故事都包括进来。
1、龙小波:基金老总“公转私”第一人
龙小波是较早进军私募的原基金公司总经理,他1993年9月至1998年9月曾任职大鹏证券副总裁,1998年9月至2004年1月任职大成基金总经理,离职后龙小波于2004年5月27日成立深圳市柏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经营范围为受托资产管理和咨询、投资咨询及其它法律允许的经营业务,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 为了满足客户对证券市场投资和PE项目投资的需要,柏恩投资分别于2007年11月16日和2008年2月4日与深国投携手成立龙马信托投资计划一期和二期,于2008年1月9日与重庆国投联合推出“鼎益-柏恩”股权投资信托计划。
除了设立柏恩投资,龙小波还在2004年7月在香港成立柏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第四类(就证券投资提供意见)和第九类(资产管理)牌照的持牌法团。公司核心成员在中国和香港资本市场均拥有18年以上的丰富经验。,投资领域涉及海外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房地产投资和信托基金,同时还为中国公司境内外收购兼并、A股和港股IPO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和融资支持。2006年,柏坊资产成功地在香港设立了海外对冲基金——中国龙动力基金。
虽然奔私已超十年,但龙小波在内地私募基金行业一直保持低调,发行的私募基金数量也比较少。
2、王鸿嫔:基金“营销女王”进军财富管理
王鸿嫔是基金业第一个发展高峰的传奇人物,2004年5月上投摩根基金成立,王鸿嫔出任总经理,在她的带领下,上投摩根基金在2006年到2007年的大牛市里实现了快速发展,一跃晋身十大基金公司,王鸿嫔也被称为基金业的营销女王,一手缔造了上投神话。
2010年2月,上投摩根公告王鸿嫔离职,同样来自外方股东的章硕麟接替她出任总经理。王鸿嫔也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直到2015年王鸿嫔重出江湖,当年5月创立上海富汇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于9月份获得备案。和其他私募机构不同的是,上海富汇财富定位于一家提供投资者独立的全球资产配置财富管理服务的公司,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投资者全球布局的最佳导航者。提供的产品方案,包括境内外优质投资产品,并以高资产个人/家庭、电子交易客户这两类为主要目标群体。值得注意的是,原华安基金总经理俞妙根也出现在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姓名”一栏中,意味着两位前大型基金老总在新的平台展开合作。
截至目前,上海富汇财富在协会备案私募产品共有5只,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3、俞妙根:“救火队长”搭建私募投资平台
俞妙根曾任上海国际信托副总经理,在华安基金原总经理韩方河被调查之后,2006年11月俞妙根加入华安基金并主持公司日常经营工作,2007年7月正式被任命为华安基金总经理。2010年5月卸任总经理一职,2011年9月从华安基金董事长位置辞职,作别华安基金。2011年10月俞妙根出任上海锐合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进军股权投资领域。除了上海锐合,以俞妙根作为法定代表人的上海锐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锐合新信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出现在基金业协会私募备案系统中,这三家公司各有一个有限合伙私募基金备案。加上上海富汇财富,俞妙根已经初步搭建起了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和其他投资等多种业务类型的平台。
4、莫泰山:基金老总“公转私”成功典范
莫泰山1998年到2005年在证监会任职七年,官至基金监管处处长,后加盟交银施罗德基金,2006年12月被任命为公司副总经理,2008年2月出任公司总经理,2010年9月离职。在莫泰山执掌交银施罗德基金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交银基金实现了飞跃式发展,规模和业绩双双大幅提升。
从交银施罗德基金离职之后,莫泰山加盟最大的私募基金上海重阳投资出任总裁,2013年4月从重阳投资离职,2013年5月创办自己的私募基金上海博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于2014年3月备案。截至目前,上海博道投资共备案私募基金92只,自主发行和顾问管理规模双双超过50亿元大关,短短三年多时间,成为一家百亿私募公司。发展成绩斐然。
5、陈礼华:公募保险兜兜转转终奔私
陈礼华最初是皖南农学院的一名教师,1991年3月进入财政部国债司和国债金融司工作,1998年底“下海”进入华泰保险集团官至研究部负责人,2000年12月陈礼华加盟南方基金,2004年12月离开南方基金加入长盛基金时,陈礼华官至南方基金总裁助理兼投资总监。2005年3月,长盛基金公告聘任陈礼华担任公司总经理,直到2011年3月离职。在任六年,长盛基金总体表现一般。
离开长盛基金之后,陈礼华于2011年7月加入合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但在位时间并不长,到2013年10月离职。在保险资管和公募基金领域丰富的管理经验使陈礼华最终走向创业之路。2014年7月25日,陈礼华创立私募机构——上海金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业务类型为证券投资基金,陈礼华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截至目前,该公司共备案私募产品11只,产品数量并不算多。但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6、王文博:两家基金筹备人最终选择创业和股权投资
王文博是资本市场资深人士,1995年到2000年即在当时,2000年到2014年底任职广州证券投行总部。2005年1月加入中邮基金筹备组,2006年5月中邮创业基金正式成立,王文博出任副总经理,2007年1月王文博离职,后参与筹备国金基金(当时为国金通用基金),但由于2008年股市大幅下跌,新基金公司设立审批暂停,国金通用基金经历了长达四年的艰苦筹备和等待期,直到2011年11月2日才正式成立,王文博担任总经理。而成立当时股市已处熊市,整个公募基金行业发展也陷入困境。巨额的开办费和惨淡的公募行业,国金通用基金举步维艰。2012年7月,王文博作别一手创建的国金通用基金。进入北京知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面向高科技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的专业科技投资控股公司。
2013年11月7日,王文博在深圳创办了自己的私募基金——深圳前海大一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业务类型为创业投资,该公司于2014年10月底备案,目前运作一只有限合伙私募基金。王文博还于2014年底设立以股权投资业务为主的深圳前海大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于去年5月21日备案,但目前还没有产品备案。短期也面临保壳问题。可以看出,王文博还是在利用自己曾经的投行业务经验,主要进行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但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
7、尚健:学者型老总牵手红杉资本开创私募事业
曾在证监会和上交所任职的尚健温文尔雅,却曾拥有多家基金公司高管经历。尚健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后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和金融学博士学位。历任美国教师保险及年金组织投资分析师、中国证监会副处长、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监等职务。2002年1月加入华安基金,2002年6月,华安基金公告聘任尚健为公司副总经理,2004年2月尚健从华安基金离职,当月转任银华基金总经理,2006月6月辞职,转投国投瑞银基金出任总经理一职,直到2012年11月从国投瑞银基金离职。离职后尚健短暂担任中国人寿(601628,股吧)(20.570, 0.00, 0.00%)资产管理公司高级顾问,2013年9月开始担任上海弘尚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CEO,正式进军私募基金。
弘尚资产官网显示,弘尚资产由红杉资本中国和一个优秀的二级市场投资团队联合创建,是红杉资本在国内唯一的证券资产管理平台。弘尚资产和 红杉资本 在产业研究方面共享资源,把发掘成长性股票的能力建立在对产业趋势和机会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力之上,在成长型公司的投资方面享有独特优势。 目前弘尚资产在协会备案私募达41只,原国投瑞银明星基金经理朱红裕出任CIO,总体发展势头不错。
8、陈东升:市场派出身老总打造特色私募
陈东升曾任职多家券商、基金公司市场部门,2009年参与筹备财通基金,财通基金2011年6月成立之后,陈东升出任总经理一职,但由于当时股市低迷,公募行业陷入停滞,财通基金公募业务难有作为,2013年3月陈东升从财通基金离职。实际上,陈东升于当年1月便成立上海同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奔私募。
上海同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14年4月获得备案,备案运行私募基金产品39只,有4只基金非正常清盘。从产品名称看,同安投资发行了多款新三板、定增和FOF产品,风格和特色比较鲜明。
9、吕宜振:资深投研老总耕耘私募事业
吕宜振拥有丰富的投研经历,曾在易方达、信诚、天弘、万家等多家基金公司任职,2012年12月至2014年9月出任万家基金总经理,成为一名投资出身的基金老总。而在离职之后,吕宜振于2014年10月创办了上海盈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身私募基金。该私募于当年12月12日备案。截至目前,共备案私募产品17只,另有2只非正常清盘。
10、俞岱曦 基金元老奔私打造新三板投资平台
俞岱曦绝对算得上是公募基金行业的元老级人物,公募基金行业1998年发轫,他于1999年7月进入鹏华基金担任行业分析师,2002年8月加入嘉实基金并担任基金经理职务,到2007年8月离开嘉实,加入中银基金并出任副总经理,主管投研业务。2011年9月他加盟民生加银基金,2012年3月正式公告出任总经理,直到去年1月离任。
投研出身的俞岱曦在任职中银基金期间,中银基金取得了骄人的投资业绩,保持了较好的业界口碑。他加盟民生加银基金的背景是,作为一家银行系基金的民生加银基金自成立后一直徘徊不前,公募业务没有太大起色。2011年民生加银董事长和总经理双双离职,在这一背景下,拥有丰富投研经验的俞岱曦出任民生加银基金总经理,在任近3年时间,民生加银基金公募业务取得了很大进步。
虽然在公募领域功成名就,但在私募创业的大浪潮下,俞岱曦最终还是选择自主创业。2015年1月离开民生加银基金之后,他于当月23日注册成立私募机构上海万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截至目前,该公司共备案私募产品18只,其中新三板基金达到7只,俞岱曦对新三板市场的看好是他将新三板业务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2015年4月27日,俞岱曦还创办了上海凌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有5只有限合伙私募基金备案。
由于目前新三板市场处于低迷期,俞岱曦和他的万吨资产短期或将面临较大考验,但随着分层制度的推出,预计新三板市场投资环境将有较大改观。
11、田仁灿 12年公募老总新平台开创私募事业
在进入公募基金之前,田仁灿拥有多家海外金融机构从业经历,历任法国金融租赁Euroequipement S.A.公司总裁助理、富通银行区域经理、大中华地区主管、富通基金管理亚洲有限公司投资经理、业务发展部总经理、首席执行官。2003年4月海富通基金成立,田仁灿作为外方股东代表出任总经理,直到去年2月公告离职,在任近12年,是在任时间较长的少数公募基金总经理。
在任12年间,海富通基金一度发展不错,拿下了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除公募资格之外最令人羡慕的管理资格。而且社保和企业年金管理规模总体也较大。但该公司公募业务却总体表现平平,甚至逐步萎缩。非公募规模远超公募。去年海富通基金爆发老鼠仓事件,最终田仁灿隐退。
离开海富通之后,田仁灿加盟瑞锐投资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并出任总经理一职,该私募机构于2014年底成立,2015年3月备案,截至目前备案产品15只,在海富通基金的老搭档陈洪担任投资总监,两人在新的平台再聚首,开创自己的事业。
12、林利军 成就卓著公募老总杀入股权投资新天地
在公募基金业,林利军绝对称得上是一名锐意进取和成就卓著的公募老总,1973年出生的林利军年少得志,他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硕士,历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办公室主任助理、上市部总监助理,曾任职于中国证监会创业板筹备工作组,哈佛大学毕业后就职于美国道富金融集团(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从事投资和风险管理工作。2004年加入汇添富基金筹备组,2005年2月汇添富基金成立,年仅32岁的林利军正式出任总经理,有可能是最年轻的公募总经理。并一直到去年4月公告离职,在任超过10年。
在任10年时间,林利军带领汇添富基金取得了快速发展,在他离职前的一个季度末,汇添富基金公募管理规模达到1946亿元,排名行业第六位,实现了惊人的成长。在公募取得巨大成就之后,林利军却出人意料地选择急流勇退,投身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领域。
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显示,林利军作为法人代表,共有三家私募机构备案,包括去年6月成立的上海盛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去年4月成立的上海清羽乐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早在2013年11月成立的宁波汇盛聚智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值得注意的是,该有限合伙私募基金实缴资本高达22.488亿元,应该是林利军进行股权投资的主要平台,而根据媒体报道,林利军已经投资了多个项目。看起来,在公募基金领域大获成功之后,林利军要在股权投资领域施展自己的才华。
13、刘青山 骨灰级基金投研名将终奔私
刘青山绝对算得上是公募基金行业资深的投研名将,他1997年就职于华夏证券基金部,参与筹建华夏基金管理公司,从事投资研究工作。2001年起参与筹建湘财合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前身),在该公司2002年成立后一直工作到去年离职,期间历任研究部负责人、基金经理、投资副总监,投资总监兼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2013年3月起任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去年5月离职。在任职基金经理期间,刘青山以管理泰达宏利行业精选基金而闻名业界。
18年的证券研究、基金管理、投资管理和高管生涯,最终刘青山像其他投研大佬一样投奔私募创业,去年5月刘青山成立北京清和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备案私募产品7只,均为证券投资基金。由于奔私只有一年时间,刘青山的私募事业还需要更多时间考验。
14、尤象都 长期绩优公募老总转身股权投资
从工作履历看,尤象都拥有丰富的政府机关、银行和金融机构从业经验,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任部门负责人,2011年2月被任命为银河基金副总经理,2011年12月出任银河基金总经理,直到去年8月离任。在任四年多时间,银河基金旗下偏股基金产品取得了突出的投资业绩,公司也涌现出多位明星基金经理。但这些明星基金经理陆续离开银河基金,多创立私募或投奔机制更好的机构。银河基金整体规模并没有太大变化。
离开银河基金之后,尤象都于去年12月成立私募机构上海璐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方向为股权投资,该私募于今年5月13日成功备案,目前尚无产品备案。一切似乎才刚刚开始,我们唯有祝福他创业成功。
结语:
无论曾经多么辉煌,这些公募总经理们还是选择了私募作为自己很可能是一生的事业,在资本市场低迷和公募行业再一次进入调整阶段的当下,这些公转私公募老总留给我们的或许不仅仅是一个远去的背景。公募基金发展18年,除掉货币基金,管理规模仅有3万亿元,陷入长期停滞,我们不能不为公募基金的现状感到悲哀,这也促使我们反思,公募机制和运营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未来有该将如何应对。如果我们不能正视问题,公募基金真正要实现健康发展,真的还要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基金君有感而发,梳理本篇微信的目的。公募基金到底怎么了?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