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荒”下各类基金产品都失去诱惑,公募基金的发行进入冰河纪,然而定制公募却悄然火起来。这类产品的“金主”主要是银行委外、保险资金、企业年金、财务公司等等,在发行频频延期的寒冬下,定制产品发行上既不受累,投资上也没有排名要求,成为基金公司争抢的对象
发行寒冬下的“救命稻草”
26日,富国基金的一只定期开放发起式债基合同生效。公告显示,该产品净认购金额达到10.09亿元,然而有效认购户数仅有2户。业内人士认为,从如此少的认购户数来看,该基金极有可能就是定制公募产品。“发起式基金对认购户数不做200人的约定。”济安金信基金研究中心主任王群航说,“预计这两家一户是富国自己,另一户就是定制该产品的机构。”
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正在眼馋定制公募基金。就在上述富国基金产品生效的同一天,某中小型基金公司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们刚刚上报了一只定制产品,资金来源于某企业财务公司。除了银行委外,定制公募基金的金主还包括保险资金、企业年金、财务公司等等。
业内人士介绍,早在去年就已经有这类产品,知名的定制产品包括去年7月底嘉实、易方达、招商和南方的四只新基金,“金主”则是证金公司的逾千亿元救市资金。而不久前,工银瑞信的一只理财债基以300亿元的募集规模收官,成为今年新成立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由于认购户数仅有200余户,募集天数仅有2天,业内普遍认为这是一只银行定制的公募产品。
“银行资金、保险资金通常是招标方式。”该中小型基金公司的机构部人士介绍,并不是所有的定制基金都能有证金公司、工商银行(601398)这么大的资金量,大部分定制产品规模并不大,有的仅仅达到2亿元的公募发行规模下限。
定制产品对进入公募业务而言,无疑是一根发行寒冬下的“救命稻草”。债市牛转熊;股市弱市缩量震荡,很多资金对股市债市都保持观望;而无风险利率下降导致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也缺乏吸引力,稍微受欢迎的保本基金也因担保风险被叫停。目前几大类主流公募基金产品都发行困难,多只基金延长募集期。
相比之下,定制公募产品募集期较短,短则1天,长则一周就结束。而且主要认购方还是机构,省去了四处奔波路演的辛苦。此外,资深业内人士介绍,定制公募产品对排名没有要求,对业绩也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对基金经理而言,压力大大减轻。
取代保本成扩规模发力点
机构资金历来通过专户来投资公募,因为专户在投资比例、投资品种上更加灵活,但如今开始青睐定制公募产品,业内人士认为原因有三:一是部分机构的业务需求。上述机构部人士介绍,在银行保险等机构内部,不同部门有投资品种的限制,有的部分不能投资专户,因此,通过定制公募实现“专户化”来曲径救国。二是投资公募基金的收入无需征收企业所得税。王群航介绍,相比专户,投资公募基金需要缴的税费要少3/4。与此同时,专户通常还有20%的业绩提成。三是公募人才更加优质。北京某小型基金公司总经理介绍,基金公司的明星人才往往集中在公募业务,但是由于业务隔离,公募基金经理不能管理专户,因此有的机构资金倾向于指定公募基金经理量身定制公募产品。“现在这种缩量震荡的格局,如果持续一两年,真的很难做,不如找投资能力强点的资管机构。”
定制类产品有三大特征:一是成立规模不大,一些紧挨2亿的成立下限。二是成立户数不多,普通公募产品的成立户数下限为200户。三是快速成立,并且之后禁止大额申购。数据显示,除了上述工银瑞信300亿的巨无霸定制产品,仅今年5月份,还有13只基金疑似定制产品,他们的认购户数在200-300之间且规模为2亿元、或是认购户数为个位数。相关公司包括博时、融通、兴业、广发、富国、招商、前海开源、鹏华以及有公募牌照的东方资产等等。以5月11日成立的富国泰利定期开放式债基为例,其认购户数仅有2家,但是规模达20亿元。
业绩风控好建议散户搭便车
定制公募产品可能成为继保本产品之后,今年公募保规模扩规模的产品发力点。从当前情况来看,定制产品多以债基为主,且能获得金主青睐的主要是大型老牌基金公司更有实力,发行此类产品较多。但记者获悉,小型基金公司也开始加入争夺定制客户的队伍。部分小型基金公司依托自己的特色和服务吸引金主。上述北京小型基金公司擅长权益类投资,其基金经理透露,目前公司渠道正广泛开拓企业年金和财务公司,此外还有一些银行的省级银行,以避开与大型公募基金的竞争。
多位业内人士提醒,散户投资者可以搭上定制产品的“便车”。上述总经理介绍,定制产品的主要金主是机构客户,产品业绩的稳定性要求高,对回撤要求较小。而王群航认为,定制产品往往是定期开放式,而且限制大额申购,目的是把其他机构投资者排除在外,但是不限制散户投资者的申赎,有助于散户投资者搭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