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监管层正在讨论《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指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修订稿)》等文件。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相关文件讨论稿,两份文
基金子公司是否达标主要与规模和净资本密切相关,观察规模排名靠前的基金子公司发现其中多数来自银行系和信托系,曾经背靠“大树”其规模扩张极其迅速,而目前净资本/风险资本成为达标主要难题。
此外,在基金子公司的制度红利消失后,业内寻找下一个低成本通道的讨论也已开始。
银行、信托系基金子公司的达标难题
《征求意见稿》讨论稿文本显示,基金子公司净资本计算方法为净资本=净资产-风险资产余额×扣减比例,扣减后净资本需达到四项指标:不得低于1亿元人民币;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不得低于负债的20%。
扩大到资管行业来看,若按此规定,在对风险资本和净资产的比例要求上将与信托一致。
在扣减比例方面,基金子公司的扣减主要集中于其他金融产品投资一项,对证券投资和套期保值及套利业务涉及不多,若按照从2016年1月1日的时间节点计算,尚有较多基金子公司现有净资产可以覆盖扣减金额。
而扣减后得到的净资本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比例达标情况将成为基金子公司较为“头疼”的一点。
基金子公司对于风险资本计算直接与资管规模挂钩,注册资本则是基金子公司净资本的重要组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发现,资管规模排名靠前的基金子公司银行系和信托系股东背景的占据多数。
近日基金业协会公布了今年一季度专户规模排名前20的基金子公司,其中15家均为银行系和信托系的基金子公司。
而观察整个行业,wind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基金公司下设的子公司共96家(包含海外子公司),其中银行系基金子公司共17家,信托系基金子公司共34家,两者合计占比超过总数量的50%。
对应资产管理规模来看,平安信托基金子公司深圳平安大华汇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规模排名首位,达到8407亿元,其次为民生银行基金子公司民生加银资管,同时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南京银行、浦发银行等基金子公司规模均超过3000亿元。
若与2015年底数据相减,上述公司中2016年一季度单季度规模增长也颇为可观。建信资本、平安大华汇通财富规模增加超过1000亿元,浦银安盛资管、鑫沅资管、招商财富、南方资本单季规模增长超过500亿元。
虽然此前对基金子公司的注册资本要求仅2000万元,不过银行系基金子公司注册资本相对较高,过半数达到1亿元。但上述几家规模超过3000亿的银行系基金子公司注册资本均在2000万-5000万元之间。
相比银行系,部分信托系基金子公司规模不在前列,但注册资本较高,如中融资管、嘉实资本的注册资本均为3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规模首位的平安大华汇通财富管理公司注册资本仅3000万元。
下一个低成本通道在哪?
“在这个计算方法下,净资本与风险资本比例的不平衡会在今年触发大规模的基金子公司增资。现有的业务模式也将会发生改变,除了低通道费模式消失之外,考虑后续发展,业务结构也会做一些调整。”一位基金子公司高层人士称。
目前基金子公司专户业务多以债权通道类业务为主,有基金子公司人士进行简单计算,若按照《征求意见稿》中的计算标准,在约定义务豁免条款的情况下,1亿元净资本对应通道业务规模不到700亿。若对应主动管理业务,按照最少计提计算,对应业务规模不到150亿。但对应资产证券化业务则可以做到1000亿规模。
为此,该人士认为,下一步基金子公司或会选择在资产证券化领域发力。
对于通道选择上的变化,有金融监管研究人士认为,银行出表或者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入不会因此明显收缩,只是新增业务通道费需要调整。通道顾名思义,只是作为工具存在,工具成本上升并不会对资金配置产生实质性冲击。
此前,在基金子公司设立伊始,信托业内人士对监管标准不一的抱怨不少,认为基金子公司的弱监管抢走了大量的信托通道业务。
虽然多位信托人士认为对基金子公司进行净资本管理后,泛资管行业的竞争将更加公平,但通道业务重回信托的可能性并不高。
首先,信托公司还需多交纳保障基金,成本仍处于劣势。同时,若有部分业务回流至信托公司也以通道业务为主,意义究竟有多大,在业内也有不同声音。
一方面,信托公司转型的大方向便是“去通道”,且监管方向亦是如此;另一方面,目前的通道业务越来越少,且质量不一。
不过也有信托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来看没有规模支撑,信托单靠主动管理业务盈利不太现实。“现在大家的风险偏好较低,同时面临刚性兑付,加强主动管理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华融信托研究员袁吉伟称,而且从年报数据来看,信托公司主动管理项目占比有所下降。
实际上,在业内人士来看,基金子公司通道优势消失之后,或将涌现出新的低成本通道。
“资管还有券商资管、保险资管、期货资管,其实都可以充当银行通道角色。”一位资管人士认为,“对于券商资管来说,虽然前段时间出台风控指标提高了对其的资本要求,但是并没有像这一次出台政策这么全面。而期货公司资管子公司据目前了解尚没有净资本监管细则,可能也存在比较好的套利空间。”
另外,部分业内人士均认为私募也可能是未来的低成本通道之一。
但上述信托人士认为,私募虽然没有监管要求,但是其业务模式是否适合有待探讨。一方面是其生存不在于规模,在于管理费。另外多数私募不依靠金融机构,银行与其合作不一定放心资质,现在市场上看,少有私募做通道业务。
此外,前述资管人士表示,虽然短期来看可能存在套利,银行会转向其它资管机构寻找通道。但长远来看,大资管格局之下各家资管机构的监管顶层设计肯定会统一起来,这种套利空间会逐渐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