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或引爆蓝筹行情 这些基金有望分享红利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动态 >> 文章正文

MSCI或引爆蓝筹行情 这些基金有望分享红利

加入日期:2016-5-19 8:36:13

  近期,A股被纳入MSCI的呼声渐涨,场外活水流入A股的预期也有所增强。目前,业界普遍预期,MSCI初始纳入比例为5%。按照5%的比例计算,如果成功纳入,将会有超千亿元的资金流入A股,对流通性好、估值低的蓝筹板块形成利好。有券商表示,预计首次纳入将引流超过500亿元人民币进入A股金融板块,相关基金值得关注。

  近期,A股被纳入MSCI的呼声渐涨,场外活水流入A股的预期也有所增强。目前,业界普遍预期,MSCI初始纳入比例为5%。

  全球跟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资金规模超过1.5万亿美元,今年6月,MSCI将决定是否将5%的A股市值(自由浮动调整后)纳入MSCI相关指数。目前距此仅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也是A股第三次冲关MSCI。理财不二牛注意到,对于此次冲关,目前多家机构持乐观态度,明显好于2014年和2015年的谨慎情绪。

  按照5%的比例计算,如果成功纳入,将会有超千亿元的资金流入A股,对流通性好、估值低的蓝筹板块形成利好。有券商表示,预计首次纳入将引流超过500亿元人民币进入A股金融板块,相关基金值得关注。

  纳入后蓝筹估值将提高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执行总经理杨德龙表示:“近期我赴美和多家华尔街投资机构交流,他们普遍倾向于A股今年6月加入MSCI指数。主要理由,一是经过了近一年的发展,监管方面一直在制度上不断完善以求接近MSCI提出的相关要求,从而吸引资金流入并进一步使投资者结构多元化。主要包括,中国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于2015年7月启动,为境外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投资渠道;国家外管局2016年2月出台新规,在qfii投资额度、汇兑管理、本金锁定期等方面予以一定程度的放松。其中,在投资额度方面,放宽单家QFII机构投资额度上限,不再对单家机构设置统一的投资额度上限;汇兑管理方面,对QFII投资本金不再设置汇入期限要求等。二是,经过过去十个月的下跌,A股已经具备了中长期投资价值,现在纳入MSCI指数,在进入A股成本控制上是有利的。三是,现在正加快推进的深港通政策有望打消MSCI顾虑,促成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四是,A股纳入MSCI指数后,初始配置比例仅为5%,将来再逐步提高该比例,就像去年11月30日人民币加入IMF的SDR一样,A股并不需要完全符合条件才能加入新兴市场指数。

  从历史经验来看,一旦MSCI将一个国家或地区股市纳入其指数,都会给该股市带来不错的涨幅,甚至会改变该股市的投资理念和交易方式。在各方努力下,我们认为今年6月A股纳入MSCI指数的可能性非常大,中国台湾、韩国股市纳入MSCI指数后均出现大幅上涨,投资理念也发生了深远影响,蓝筹股的估值将明显提高。”

  金融板块将成“蓄水池”

  业内人士表示,在MSCI中国A50指数及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中,金融股占比分别达到59.44%和29.01%。业内预计,金融股份额约会占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成分股中的40%。这意味着,若A股按5%初始比例纳入,将为市场带来超千亿元的增量资金,A股一旦被纳入MSCI,将会有超400亿元资金配置金融板块;而全额纳入的话,会有超900亿元资金流入金融板块,相关基金值得关注。理财不二牛特为你整理了以下标的:

  场内被动型基金

  目前场内跟踪蓝筹及金融板块的相关指数中,规模较大、抗干扰强、流通性较好的基金分别有MSCIA股、50ETF、银行指基、酒分级、信诚金融、保险分级、证券分级、金融地产、证保分级等9只基金。

  它们依次跟踪MSCIA股指数、上证50指数、中证银行指数、中证白酒指数、800金融指数、保险主题指数、证券行业指数、金融地产指数、800证保指数,稳健投资者可选择相关基金进行配置或定投。

  蓝筹相关主动型基金

  博时主题行业

  成立时间:2005年1月6日

  基金类型:混合型基金

  投资策略:聚焦于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及消费升级三大主题,分享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的高速成长。坚持长期投资,侧重大盘蓝筹:长期以来基金重仓股留存度基本保持在5只以上,长期业绩优良,震荡市表现出众

  点评:5月16日,累计净值已达4.92元。基金在震荡行情中表现较好,其中在2011年、2012年的震荡行情中投资业绩稳居同业前1/10。

  华夏蓝筹核心

  成立时间:2007年4月24日

  基金类型:混合型基金

  投资策略:核心资产采取买入并持有策略,重点投资于大盘蓝筹股票,具备典型的大盘蓝筹投资风格。

  点评:历史业绩持续稳定,5月16日的累计净值已达4.3元,截至2015年底的三年年化收益率达23.22%,年化波动率则控制在21.89%,优于同期市场基准和同类基金表现。基金在各个阶段均实现了较为稳定的正收益,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收益率分别为7.10%、15.97%、29.29%和30.23%。

编辑: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