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被称为资产管理行业“智能投资”元年。天弘基金作为“创新”和“智能”的先行者,近日率先研发了针对定增市场的人工智能模型——定增“智树”模型。
如何看待A股定增市场?定增“智树”模型的原理和功能到底怎样?在智能投资成为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审视智能投资?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天弘基金定增业务总经理田洪成。
问:请您介绍一下,天弘基金对定增的认识以及研发定增“智树”的大背景?
田洪成:定增市场已成为我国直接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2015年为例,涉及股权直接融资的总规模是1.99万亿元,其中定增达到1.36万亿元。总体来看,定增市场未来还将是实体企业股权融资的“主力军”。
问:您如何看待定增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
田洪成:从定增供给来看,有三个决定定增市场总体规模的变量,分别是上市公司数量、上市公司中想做定增的比例、定增平均募资规模。目前来看,这三个变量都处于上升趋势。从三个因素综合来看,未来定增市场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从定增需求来看,因为过往定增项目“大概率赚钱”的特性,会吸引各路资金不断进入定增市场。
问:定增“智树”模型的原理、功能和作用是怎样的?
田洪成:通过研究2006年至2016年1000多个定增案例,可以发现,定增本身属于大概率赚钱业务,整体有正收益。
影响定增赚钱的最核心因素有三个,分别是大盘指数涨跌、折价和个股收益,分别对应定增投资中的“择时”、“折价”和“择股”。
传统投研分析有优势,也有局限性。我们考虑的是通过大数据挖掘,发现潜藏在感知之外的一些规律。
通过分析发现,过去11年定增的相对收益平均每年都有正收益,其中65%的概率是相对收益为正,整体平均相对收益是23%。去掉指数的影响,我们发现影响相对收益最大的因素变成了折价。继续深入下去,再把折价因素去掉,这时研究的其实是基于定增事件驱动(爱基,净值,资讯)的二级市场投资,只是研究的是从发行日收盘价到解禁日收盘价的纯超额收益。
研究发现,仅有39%的概率有纯个股超额收益,整体平均超额收益是-2.37%。这个结果与我们的感觉有出入。因此,我们考虑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方式,在排除了指数涨跌和折价的影响后,找到具备什么特征的股票会有超额收益,或者说具备怎样特征的股票实现超额收益的概率更高。
“智树”模型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研发出来的。起初找了200多个因子,通过反复迭代,现有模型的预测能力提高很多。我们用2015年1月1日之前的模型,用2015年以来的数据回测,发现能够筛选出超额收益项目的概率是60%左右,比此前随机的选择概率提升了20多个百分点。
而“智益”策略则是对上述“择时”、“折价”和“择股”三个层面采用“传统人脑+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决策模式。
在“择时”方面,选用了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三个维度。长周期主要指企业盈利增速情况,中周期主要指流动性和估值,短周期有两个指标:一是散户情绪指数,二是专业投资者进场意愿。
“折价”主要指主动选择动态报价策略。比方说,当大盘指数相对高的时候,我们可能要求报价控制在八折或者八五折;在大盘指数相对低的时候,我们可能要求报价放宽到九折或者九五折。另外对于特别好的股票,也会动态调整折价策略。
在“择股”方面,则主要采用“智树”模型。
问:智能投顾在基金经理投资决策方面到底会起多大作用?未来对基金行业会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田洪成:智能投顾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智能投顾刚刚起步,需要业内各方共同推动。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进来,使它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投资,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