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发行数量的急剧增加并未带来基金募集规模的大幅增长,8月的新成立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仅有7.08亿元,达到至今为止的最低点,而11月成立的产品中竟有超百只首募规模在两亿元左右。
在2016年还未结束之时,公募基金创下了一个新纪录。
据时代周报记者发现,截至12月初,今年新基金成立产品数量已经超过1000只,中国公募基金市场迎来基金产品数量成立以来最多的一年,而其中,委外定制基金功不可没。
从去年年末至今年,委外基金的大量涌入让公募基金又找到了一个迅速做大公司规模的“良方”,委外业务已逐渐成为多家基金公司核心业务。然而,近期债基净值的剧烈下滑,让各家公司的委外定制债基陷入了一个尴尬局面,而同时,蜂拥而上的同质化产品也给公募业的良性发展打上了一个问号。
委外火爆
截至12月16日,根据同花顺iFinD,今年以来已发行成立基金数已达1012只,远超去年的842只,这也是基金业有史以来首次出现单年度成立基金数超千只。
数据显示,今年基金募集的火爆之势始于8月,当月成立新基金147只,而7月成立基金数量仅为74只。在之后的3个月,新基金成立数量分别为91只、119只和153只。然而,基金发行数量的急剧增加并未带来基金募集规模的大幅增长,8月的新成立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仅有7.08亿元,达到至今为止的最低点,而11月成立的产品中竟有超百只首募规模在两亿元左右。
业内将这一有趣现象的成因归结于委外定制基金的爆发。总体来看,成立规模刚好达到2亿元设立门槛、持有人户数只有两三百户的定制基金占据了今年新基金发行的主流,这也使得公募基金平均规模不断走低。
由于委外定制基金数据不对外公布,因此只能根据委外定制基金的特点从基金份额户数、机构投资占比等方面进行刷选。济安金信副总经理、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认为,委外定制基金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基金的规模。这类基金的规模,通常都在亿元位是一个整数,在千万元位是0,在百万元位是0或1,偶尔会有大于2的情况;第二,在投资者户数方面,最常见的是200多户,当然也有少数300户以上的,最多的有超过600户的,总之,户数都不高;第三,发行期限都很短,一天,或两天,略长的,仅为一周之内;第四,机构投资者占比极高,如在98%左右。
根据华宝证券研报,三季度委外基金成为公募基金管理人打破发行市场寒冰的主要方式,市场上约有90只委外定制型发行,方向主要集中于纯债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而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近3月成立的开放式基金(A、B、C、E类分开统计)共535只,其中有216只认购户数在300户以下,占比四成;如果把认购户数扩大至400户以内,基金数甚至达到288只,占比已超过五成,达到54%,即有半数新成立的基金疑似委外定制基金。
众禄研究中心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委外资金密集涌入是由于近几年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规模迅速增长,但与此对应的是投资渠道较窄,尤其是资产荒来袭,叠加利率走低,资金都涌向有限的优质标的,理财产品收益下降。一些银行尤其是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投资能力较弱,因此选择委托外部投资来更好地维持产品收益,在此背景下委外资金规模迅速增长。而公募基金已经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管理经验相对丰富、管理能力更强,尤其近几年债市走牛,债市相对稳定和较高的收益和理财资金需求相对匹配,而公募基金在债券投资上经验丰富,因此颇受银行青睐。“委外资金出现在公募基金中一方面解决了理财资金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公募基金市场的发展。只要其符合相关政策规定且不损害投资者利益就合适。”
10月,中国银监会召开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会议明确提出,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加强理财资金投资管理,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另外,会议也强调,要严防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银行理财这几年发展得很快,但是又出来一些新的变化,一方面,像房地产对外提供的非标产品变少了,另一方面,像地方债这块的一些非标的资产也减少了。这样一来,银行理财资产端收益率迅速下降,但银行理财负债端利率下行仍较缓慢。那这个时候,银行一定要把收益端的收益做上去,因此就希望有各种各样的东西能够投,能够创造收益,投公募基金也是一种思路。”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总监曾令华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监管层出手
不过, 被业内称为“披着公募外衣的专户”的委外定制基金的疯狂发行,已经引起业内和监管层的担心。
曾令华认为,对基金公司而言,做委外定制的业务,它的主要风险在于客户过于集中。“比如说规定了认购户数需200户才能成立,这个设置是保证这个基金产品是一个真正对公共的产品,但现在,如果一个机构的钱进来,那么这个机构会拉来很多笔帮忙资金,将这200户填满,但这实际上还是相当于单一的委托,这样的话,我觉得将它定义成公募这种公开募集的产品的话,是不能和它的名字完全统一的。如果是单一的,应该是做专户才对。”
“委外资金确实会给基金市场的稳定发展带来风险。”众禄基金评价中心则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因为一般每笔委外资金规模都较大,当其赎回时容易构成巨额赎回,对市场冲击较大,尤其是市场走坏时委外资金普遍选择赎回时会对市场造成较大的扰动。在基金巨额赎回下,基金规模变动也较快,不利于基金市场稳健发展。
近1个月内,监管层向部分基金公司下达了委外定制基金监管新规,这也意味着委外定制基金的监管被提上日程。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此监管新规除了要求基金公司在基金募集申请文件中(募集申请报告、基金合同、托管协议及招募说明书)明确说明该基金是否为“委外定制”基金,还要求如属于“委外定制”基金,需提交专门的说明材料,包括产品机构合作情况、投资决策独立性以及中小投资者保护等问题,并要求基金公司出具承诺函,对机构定制基金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机构合作的情况等问题进行说明。
事实上,监管层在此之前已有动作。据媒体报道,监管层曾向各家基金公司下发规定,为防止“空壳”基金产品积压,要求基金公司一个月内上报基金产品数量不得超过10只。这被认为监管层是为了防止基金公司为委外机构“备壳”的现象。
基金产品的火爆,总是“一阵风”。近两年保本基金、分级基金等产品的突然火爆,众基金公司的热烈追捧,无一不印证着这一点。
“产品的同质化客观上来讲,有委外的因素,因为不需要特色化,都是一样的。但最主要的是基金公司方面,创新的程度不够,另外就是现在审批制一放开,大家都忙着报产品,也不考虑创新了,甚至有两只基金产品的名字竟然是一样的。而且今年以来,有很多新基金产品就是老基金的名字,或者是把其他基金公司产品的名字直接拿过来用了,今年至少有30个基金产品存在这种情况。”王群航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在众禄基金评价中心看来,基金的同质化不仅导致部分投资者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而且也影响了基金公司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基金行业的优胜劣汰,也间接影响了基金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监管层显然也有想法抑制基金同质化发行、基金经理一拖多等情况。根据证监会近日下发的通知,自2017年1月起,存在下列六种情况的基金管理人将受到有关方面的现场核查:超期未募集产品数量达到或超过已批复募集基金产品总数的60%(分级基金及因外汇额度受限导致未能募集的QDII基金除外)再次申报基金产品的基金管理人、短时间大量申报基金产品的基金管理人、存在较多同质化基金产品未募集而再次申报同类型产品的基金管理人、“迷你”基金数量较多的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一拖多”管理基金产品现象较突出的基金管理人、一年内被采取两次以上行政监管措施等情形的基金管理人。
实际上,这一调控已经开始,部分基金公司此前在申报产品时,受到“窗口指导”,新基金募集被“暂缓受理申请”。
不过,曾令华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同质化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因为创新很难,模仿总是很容易。但是虽说是同质化,但是不同的人做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同质化这么严重?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客户群体是分割的,就是他是我的客户,但不一定是你的客户,我的客户需要有一个产品来满足他的需求,虽然这个产品可能就是你那个产品,但客户是我的客户,他不会去买你的产品,所以是存在这样的一个分割的,客户的流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除此之外,公募现在能投的东西比较少,就是股和债,换句话说,工具这么少,那么做出来的东西可能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