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经炙手可热的保本基金如今却“续命”不易,到期的老保本基金或转型或清盘,拿到开启新一轮保本周期的“通关文牒”阻力重重。
据证券时报12月20日报道,昨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发布公告,旗下交银施罗德荣泰保本基金3年保本周期将到,届时转为债券基金,基金名称变更为“交银施罗德增强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公告称,按照合同约定,“保本周期届满,如未能符合保本基金存续条件,该基金转型为非保本的债券型投资基金。”但对于因何原因而不符合保本基金存续条件,公告并没有进一步说明。
沪上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对此表示,老的保本基金到期没有进入下一个保本周期,原因有可能是以下两个:一是担保机构的担保额度接近上限,不能为老的保本基金续保;第二则是监管层面有所收紧。
今年8月份,证监会发布《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基金管理人管理的保本基金,合同约定的保本金额乘以相应风险系数后的总金额,不得超过基金管理人最近一年经审计的净资产的5倍。
有些基金公司上半年发行的保本基金规模比较大,老的保本基金到期后继续运作到下一个周期,可能会超出担保额度。虽然指导意见并未正式实施,但是基金公司也可能考虑了这些因素而选择转型。”上述市场部人士表示。
沪上一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也对此表示,老保本基金到期没有进入下一个保本周期或是卡在政策上。据了解,经过上半年的火爆发行之后,监管层对保本基金的态度更为谨慎。
据了解,一般来说,保本基金进入下一个周期上报证监会即可,由证监会给出答复,但随着监管的加强,基金公司等到的也多是口头答复,且答复的时间周期要长于以往。
在多种原因作用下,进入新的保本周期继续运作似乎并不容易。就在不久之前,东方赢家保本和天弘普惠养老保本先后公告因未能找到合适的担保机构,保本到期后双双进入清盘程序。
据业内人士介绍,如果能够顺利进入下一轮保本周期,相比转型或者清盘的结局,基金公司更倾向于选择继续运作保本基金,毕竟,在资产荒的背景下,保本基金会更容易被市场接受。
对于债市大跌导致这一阶段进入新一轮保本周期较难操作的疑问,沪上一保本基金经理对此解释,现阶段保本基金并不会比债基更难做,只要严格按照CPPI策略,控制杠杆即可。
根据Wind数据显示,除了即将转型债基的交银荣泰保本,明年上半年,还有12只保本基金即将到期。至于到期之后的命运如何,业内人士均表示,目前政策尚不明朗,还很难判断是否大概率转型或者清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