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基金陆洲:军工央企重组的目标、路径与机会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动态 >> 文章正文

华商基金陆洲:军工央企重组的目标、路径与机会

加入日期:2016-10-31 18:29:32

  日前,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览暨高层论坛在北京举办。习主席在参观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时强调指出,要继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从需求侧、供给侧同步发力,从组织管理、工作运行、政策制度方面系统推进,继续把军民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实,加快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切实打造军民融合的龙头工程、精品工程,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们注意到,当前,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1+N”一系列文件逐步出台,央企间重组整合频繁上演。同时,中央提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顶层设计方案,要求稳步推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融合发展。肩负国家重任和“大国重器”的使命,又面临市场化改革的洗礼,军工央企的全面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华商基金军工研究员陆洲认为,下一步军工央企集团将进行“资产合并同类项”式的重组,以打造跨军种、跨平台的军事体系服务供应商,最终实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此过程中,资本市场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新一代军民融合上市公司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它们将是重组的受益者,军工新时代的领跑者。

  军工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合并同类项”打造跨军种跨平台巨头

  陆洲指出,海湾战争后,世界新军事变革兴起并快速发展,西方军工企业率先从武器装备供应商向军事体系服务供应商转型。实现这一转型的途径就是大规模的兼并重组。

  美国军工企业的整合重组是在白宫和五角大楼的推波助澜下实现的,将资金用于扶植少数实力最强的企业,形成代表美国国家水平的军工集团,以保持美国在军事技术上的霸主和头号军火商地位。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最大的一次军队改革,战略支援部队、联合作战指挥中心、五大战区等新兵种新机构对信息化武器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的军工体系亟须开启供给侧改革。

  “因此,在接下来的央企大规模重组整合浪潮中,如果中国军工生产体系发生大规模变动,我们不应该感到惊讶。” 陆洲坦言,当前,六大领域本身已经具备广泛的交叉渗透,优秀的公司只要在牢牢把握“系统集成、平台整合、技术迁移”的制高点,整合好供应链和产业链各环节,其产品线的深度和广度具有无限可能。

  陆洲表示,从美国军工历史来看,每一轮军工行业的大调整都会大大提高胜出公司的竞争力。因此,他相对看好那些具备整合实力、拥有“技术迁移”和“平台整合”能力的军工信息化类公司,它们将是重组的受益者,军工新时代的领跑者。

  利用资本市场展开整合 市值重要性日益凸显

  据媒体报道,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已明确,本轮兼并重组将会围绕资本市场展开,将更加市场化和公开化,避免行政性划拨。

  对此,陆洲认为,围绕资本市场展开重组,这是保证国企改革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最佳途径,其核心支撑是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在军工集团将要铺开的资产合并同类项过程中,上市公司的市值将成为定价的最好依据,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资产整合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资本市场是军工企业快速成长的沃土。将需求牵引和资本市场驱动相结合,军工企业借此不仅可以吸收大量资金,还将获得高水平、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

  新一代军民融合公司优势明显

  “合并同类项”是军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第一步,目的是解放和提高生产力。军工企业、军工科研院所的各类有形和无形资产必须通过“供给侧改革”释放出来,以达到“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的要求,实现释放科技创新红利、提升高端技术实力的目标。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核心逻辑是军事需求引导下的科技创新。军工技术转移的本质是实现商业化。无形资产入股、资产证券化、股权激励等都是手段。商业化能做好,就能实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这一军民融合战略的终极目标。

  最后,陆洲透露:“我们发现已经有一批军民融合的上市公司崭露头角,它们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拥有比‘前辈’们更完善的治理,更灵活的机制,更高的技术含量,背靠强大的技术代差优势,它们将在信息安全与智慧城市、侦察监视测控、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自主可控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大显身手。这也是我们很关注的投资方向。我们华商基金总经理梁永强所管理的华商未来、华商主题精选、华商动态和华商新锐产业基金等基金也配置了较多的军工产业。”

  (以上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

编辑: 来源:上海证券报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