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人士认为,短期A股有望形成小幅上升通道,但整体而言,四季度主要是个股和板块行情,其中国企改革、PPP板块,具有业绩支撑、受到政策扶持的景气度回升公司值得关注。中字头股的反弹存在市场基础,但持续性有限。
北京勃尔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江红
近期走势不如预期强,主要是股市流动性短缺及赚钱效应不佳所致。虽然房地产密集调控在心理上对股市走高形成支持,但是预期中的资金分流入股市有待盘面观察。技术上看,短期有望形成小幅上升通道。
南京胡杨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凯华
许多“中字头”个股受益于混改、债转股、PPP三大投资主题。特别是部分行业龙头公司,债转股项目比其他公司会相对容易,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这类品种。列入混改试点的“中字头”公司,相关混改方案正式落地前,仍可以适当关注。
震荡上升热点轮动
中国证券报:本周二,A股呈现久违的普涨态势,沪指一举涨超1%,原因何在?
陈江红:首先,周一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加剧及B股午后大幅跳水导致,而周二的大幅上涨将周一的阴线全部覆盖,一改颓势。周一的下跌是不合理地放大了B股市场对A股的影响力,周二走势是对周一的纠错。此外,三季报正逢披露期,从公布的预案看,预喜公司占多数,不少行业受益供给侧改革,产品价格进入上涨周期。
总体来说,市场近期走势不如预期强,主要是股市流动性短缺及赚钱效应不佳所致。虽然房地产密集调控在心理上对股市走高形成支持,但是预期中的资金分流入股市有待盘面观察。技术上看,短期相对乐观,有望形成小幅上升通道,上涨时间约在一个月左右。
张凯华:国庆期间,全国20多个城市推出限购和限贷政策,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对房地产调控是股市长期重大利好。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四季度行情?
陈江红:从现在开始至11月中旬可以阶段性看涨,但是震荡性上涨,投资者要把握个股热点机会。操作上,要做到不追涨,不杀跌,对于业绩不断向好的股票,可以在盘面上做高抛低吸,目前还没有过分乐观的理由。11月中旬后,美国加息的可能性增加,如果美国加息幅度超预期,将导致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贬值。另外,历来年底前流动性偏紧。因此,在11月下旬后应保持谨慎态度,操作上准备适当减仓休息,以回避可能出现的回调风险。
张凯华:四季度行情是上涨概率较大的平衡市,因为下跌的空间很小,无论是估值还是资金面都没有下跌空间,主要是个股和板块行情。2016年只剩下两个多月,回顾前三个季度,除1月暴跌,2月至9月基本维持了震荡攀升的运行态势。这种状态属于非指数型上涨行情,所以更多地表现为热点轮动,即每一个小的上涨波段就会产生一个新的热点板块。这与去年9月至12月市场的整体反弹所引发的指数上涨行情有一定区别,投资需要特别注意这样的变化。
“中字头”股受关注
中国证券报:近期“中字头”股表现较好,对此如何看待?
陈江红:本周二,“中字头”股集体爆发,是因中铁二局等突然涨停的示范效应,高铁基建等板块全线激活。其上涨的理由合乎逻辑:在央企整合、加码基建及力推PPP模式的背景下,“中字头”股的反弹存在市场基础,但持续性有限。原因是入市资金目前比较有限,存量资金只是游击战术,大行情需要成交量的充分配合,需要密切观察成交量的变化再作最终的判断。
张凯华:“中字头”股集体爆发,与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战略决策有关。国庆后,“中字头”个股受到资金追捧是市场的理性选择,有想象力和成长性的“中字头”个股有望成为近期热点,对其持续性可抱谨慎乐观态度。“中字头”个股具有高成长、大股东资产多等特点,许多个股受益于混改、债转股、PPP三大投资主题。特别是部分行业龙头公司,债转股项目比其他公司会相对容易,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中字头”行业龙头个股。列入混改试点的“中字头”公司,相关混改方案正式落地前,投资者仍可以适当关注,但对于涨幅过大股票要回避。
中国证券报:四季度有哪些投资机会值得把握?
陈江红:第一,国企改革板块蕴含较大机会,提高资产证券化率至50%以上是各省目标。大集团小公司、亏损严重的央企及央企整合都值得关注。第二,政府加码基建和PPP来对冲房地产投资的下滑是大方向,因此PPP的机会更具有确定性。第三,可关注具有业绩支撑、受到政策扶持的景气度回升的公司。第四,股价跌幅巨大,前期有强势资金关注的股票也值得短线操作。
张凯华:四季度的投资机会和三季度一样,主要在价值成长股和并购重组股。在熊市中期,市场机会主要集中在价值成长股和并购重组股,只有这两个板块可以在熊市中期规避大盘系统性风险。
中国证券报:近期壳资源股成为市场关注的一大热点,如何看待?
陈江红:壳资源股存在较大机会,原因是注册制的真正落地实施预计还有较长时间,众多上市公司还在排队,类似“360”、“美图秀秀”、“汽车之家”等海外回归概念股借壳欲望迫切,创投活跃而新三板交投清淡,规范后的市场并购重组渐趋活跃,壳资源股仍是稀缺资源和变通捷径。
张凯华:壳资源股机会较多,监管部门虽然打击假重组,但对真正的重组是支持的。重组新规严厉以及部分机构撤出并不代表所有壳资源股从此一文不值。现在“乌鸡变凤凰”的例子越来越少,《重组办法》对借壳方和壳公司都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想借壳和想卖壳都难,但市场需求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