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子公司正在等待“两规”的最后落地。
针对基金子公司“两规”的征求意见稿下发已有时日。有消息称,《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下称《风控指标管理规定》)有望于不久落地。
有基金公司人士对表示,并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目前在等待这两个规定的正式出台,“但是根据征求意见稿来看,管理规模较大的一些基金子公司会有业务收缩的压力。”
对基金子公司的监管加强并非新的风向,对其业务的管理确早有趋严的要求。“两规”作为基金子公司管理的基本性法规文件,将标志着基金子公司进入规范发展时代。
或有业务收缩压力
2012年以来,基金子公司发展迅速,由于“类信托”产品推行具有更高收益率,且与银行合作时不受银信合作监管的限制,使得信托行业受到较大的冲击。年初来,管理层针对资本市场的系列政策频出,“正本清源、稳中求进”的基调也贯穿在对基金子公司的监管中。
基金子公司规模以通道业务为主,主动管理能力有限,发展有可能后劲不足在子公司发展过程中被业内逐渐意识到。
可以看到的是,基金子公司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一些问题和风险也日益暴露。
虽然基金子公司截至7月末的资产管理规模已经突破11万亿元,但一直没有正式的监管法规性文件。自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以来,基金子公司业务从起步到腾飞,而监管政策并未专门出台管理办法。
“资管八条底线”及《基金子公司风控指引》使基金子公司业务发展受限。根据规定,基金子公司新开展的通道类业务均需按照要求(最高3%)计算风险资本,并根据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全部管理费收入的10%计提风险准备金。而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控体系,要求基金专户子公司应当持续满足四项风控指标:净资本不低于1亿元,不低于风险资本的100%,不低于净资产的40%,不低于负债的20%,同时从资产端和负债端以及绝对数值端控制规模。
北京一家基金子公司负责人指出,目前根据征求意见稿来看,管理规模较大的一些基金子公司会有业务收缩的压力。
“保住规模没有什么具体有效的办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资,因为这是一个硬标准,可能会有一个滞后效应。”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副总分析称。
《风控指标管理规定》的出台要求专户子公司于2016年1月1日前开展的业务可继续存续,2016年1月1日后新开展的业务将按新规计算风险资本,并根据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费收入计提准备金。
“目前还没听到这两份文件要落地的消息,不过临近年末,应该不会再拖太久了。”上述副总表示。
考虑资本补充
由于不受风险资本和净资本约束,近年来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急速提升,其中通道类业务占比约为70%。
记者了解到,为适应即将到来的监管新政,不少基金子公司已在调整业务布局,包括对资本金补充事宜进行筹划等。
随着《风控指标管理规定》的落实,新开展资管计划的存续期到期后,基金子公司风险资本将会增加,现有的净资本无法满足风控指标的要求。有分析人士便认为,未来部分基金公司将会缩减通道业务规模,资金充裕的大股东可能会选择补充资本金。
“征求意见稿发出后,公司目前一直在研究相关业务,资本补充也在考虑之中。”上述北京基金子公司负责人透露。
“基金子公司未来转型的方向,有资产证券化、股权投资等方向,资产证券化难度也还好。”一家银行系基金子公司人士表示,因为考虑到转型,未来往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管理的方向发展,所以不一定把规模看得太重。”
“去杠杆化是监管的大势所趋,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及证券,都是在去杠杆化。适应监管的需要,我们也在做相应的去杠杆化的转型。”上述北京基金子公司负责人也向本报记者表示。
华泰证券非银分析师罗毅等认为,未来随着政策的完善,基金子公司资金端优势将减弱,通道类业务空间或被压缩。为寻求长期核心竞争力,基金子公司或回归资管业务本源,由“被动”的通道业务转向“主动”的资产管理或将成为未来主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