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基金公司发行新产品的速度驶上快车道。统计显示,4日至6日共发行新基金22只,其中灵活配置型15只。
统计后发现,目前基金公司发行新产品主要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主题基金盛行;二是大数据产品受宠。最近3日,便有两家基金公司发行了
通过大数据挖掘,基金经理可以精确地估算宏观经济、行业景气度、上市公司管理水平等基本面,以及投资者行为也可以更直观准确地描述。由于我国市场散户为主,这也导致个股定价权有转向个股的趋势,散户投资者的行为值得研究。
不过,据记者了解,基金公司并没有特意安排年初密集发行新基金的打算。通常,年初并不是发新基金的好时机,假期多加上又碰上春节,基金公司并不是很乐意在年初发产品。
3日发行逾20只新基金
新年伊始,基金公司发行新基金的速度也驶入快车道。仅4日至6日便发行新基金22只,其中灵活配置型15只,偏债混合型2只,普通股票型2只以及中长期纯债型3只。
Wind统计显示,目前认购截止日期在1月份的基金共有49只,目前发行新基金56只。目前来看,1月份新发基金的数量及规模有望超过去年12月。去年12月份新基金首募规模前十的基金中,体来看52家基金公司发行了115只基金,发行公募基金数量同比下滑近3成,其中八成为货币型和保本型基金。
沪上一位基金分析人士指出,近期股市维持高位震荡,市场热点转换迅速,波动加大,整体情绪偏谨慎。
通常来说,年底是新基金发布新基金进入密集期,这是由于随着年末临近,使得基金公司进入冲规模状态。本报注意到,12月发行的基金中主题基金盛行,比如沪港深主题、环保主题、文体消费主题、互联网主题、智能制造主题、大健康主题等,主题基金全面开花,基金投资工具性、配置性作用凸显。
而进入到1月来,本报记者亦注意到,目前新发基金包括国企改革、文化传媒、新兴产业及医疗健康的主题类基金,以及几只大数据基金。一个颇为突出的是,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正发行的新基金有3只,其中有2只在6日首发。
“基本是公司报了产品然后时间排到就发了,不会是因为年初,据我了解没有考虑这方面的因素。我们公司刚刚发的那个产品是去年批的,一直跟银行排不上时间,是排好后才发的,其实那个时间不是特别好。”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中层与本报记者私下交流时坦言,该基金发行时机并不是很好。
上述北京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他则不清楚目前新基金的发行安排。“我确实不了解,最近也没太关注这方面的事。应该是没有什么特殊的考虑。”其如是表示。
一位业内人士向本报表示,目前新基金发行速度加快,基金公司发行数量也比之前多,主要还是看银行方面的安排。
大数据产品频出
在目前新发基金中,两只是大数据基金,一只是海富通东财大数据,一只是泰达宏利同顺大数据。此前,基金公司与BAT合作推出产品,试图掘金大数据。顾名思义,这两只产品分别是基金公司与东方财富及同花顺合作。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这些数据资源引发了信息化投资的热潮。当下,投资人在思考、分析、交流、决策等与投资相关的所有行为都可以被大数据化。
北京一位量化投资部投研人士对大数据的定位是“未来的新石油”,而基于大数据,其希望“在交易结果出来前就能够预测交易结果”。
本报获得的一份基金公司内部PPT文件显示,该基金公司投研认为大数据因子包括互联网数据、财报数据、传统行为数据、分析师行为数据、上市公司行为、估值等方面。其中譬如传统行为数据包括价格动量、交易量、换手率,互联网数据则包括股票点击率与新闻发布量等。
该量化投资部投研人士认为,在客户群体、投资者覆盖、行业股票、投资者反馈与数据化这些方面,行情软件相较其他载体更有优势,亦更能满足基金经理投资依据的需求。
“我国的交易主体是中小投资者为主的特点,以散户为主就轻基本面重行为,同时机构投资者也开始年轻化。在机构投资者比例减小的背景下,定价权会有所转移,中小投资者的行为变得更有研究意义。这份内部PPT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8月份之后,基金占流通股比例与小盘超额收益呈负相关的关系。
“中国铁建从去年1月开始有一个暴涨,但是基金参与极少。而股价却是与新闻量和点击量呈正相关的。”上述量化投资部人士表示。
那么如何应用大数据投资呢?一位基金经理介绍,一个典型的策略就是在低估值、低换手与较低的成交出现后,配以新闻量环比增加与点击率环比增加等行为数据的认可股票便出现了入场的时机;而当持续高点击、股价短期快速上涨、交易量暴涨、机构持有过多时,便是离场的时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