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北京1月5日讯 (记者 张桔 康博)随着2015年的尘埃落定,公募基金新一年的排名新鲜出炉,易方达新兴成长在最后一周逆转夺冠;与此同时,2015年基金公司的排行榜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来自万德资讯的统计表明,截至去年的12月31日,天弘基金和华夏基金仍然占据着内地基金公司排行榜的前两位,不过两者的差距由上一年年末的约2500亿缩小到约837亿,第三名的位次则发生了变化,易方达基金取代了14年年末的嘉实基金,而第四位的工银瑞信则保持了去年的位次。
在排行榜的另一端,2014年末,华宸未来和中原英石分列最后两位;有趣的是,2015年年末两家公司仍居倒数但位次互换,两家公司规模都在缩水,中原英石以0.13亿的规模垫底。
哪家公司进步最快?
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这两年基金公司规模排名变化剧烈,2015年上海系基金公司有集体崛起之势。
首先看前十位基金公司的位次变化,前五位的排名仍然是老面孔,只是两家公司的座次发生了微调;而在后五位的基金公司中则出现了一家“后来者”:2014年末6到10位的公司依次是南方、中银、广发、建信、招商,而2015年末则是换成了南方、广发、建信、中银、汇添富,其中汇添富凭借今年旗下权益类基金的集体出色业绩实现了规模扩张,从而一举将14年的招商基金挤出了10强。
不仅是汇添富,记者注意到,上海的基金公司2015年大多有着不俗的成绩。在11-20的排位中,来自上海的基金公司占据了半壁江山,它们分别是富国、华宝兴业、华安、华泰柏瑞和上投摩根。它们为何2015年咸鱼翻身呢?这里以华宝兴业为例,华宝兴业基金旗下货基规模增长明显,公司管理总规模从2014年年末的579.41亿元规模,增至2015年年末的1812.05亿元,排名上升了9位,列第14名。
同样排名上蹿的沪上基金公司还包括了中欧基金和交银施罗德基金,其中2015年高举事业部制改革大旗的中欧基金位次上升了9位,而当年曾经辉煌一时的交银施罗德基金位次上升了8位。不过,有上升者就有退步者,2014年排在11—20位的基金公司中有三家位次后移,它们分别是兴业全球基金、鹏华基金和诺安基金。
2014年底时,纳入到排名统计的基金公司总共有94家,而2015年年底时则增加到了105家,那么究竟是哪家基金公司在这一年中排名上升最快呢?根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的计算, 答案着实出乎业内外人士的预料。2013年在上海成立的华福基金一年时间内规模增幅超过1000%,公司的排名上升了27位,而另一架总部位于上海且资历不长的基金公司上银基金,其规模排名上升了23位。让人深思的一点是,根据万德的统计表明,华福基金旗下迄今尚无
一花独放不是春?
在梳理2015年基金公司的规模排名时,记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2015年单只基金的年终排名中占据前列的中小基金公司未能在公司榜上谋得一个好的位置。
比如,新华行业灵活基金拿到了2015年权益类基金的第三名,这也是在当年王卫东和何潇之后的又一好成绩。但该基金的出色似乎对公司的排名贡献不大,其去年年末只以343.62亿元排在了第51位;无独有偶,长盛电子信息主题灵活基金15年一度很接近年度冠军宝座,最终拿到了年度殿军的位次,但是长盛基金却只排在了排行榜的第41位。上海的小基金公司浦银安盛今年可谓是大放异彩,其旗下的新兴产业混合和精致生活混合双双杀入了权益类基金的前十之列,但该基金公司只排在了排行榜的第50位。 同样还是来自北京的基金公司,命运多舛的小基金公司益民15年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次,该公司旗下的益民服务领先混合杀入到权益类基金的年终10强之列,但益民基金也仅仅排在第91位,名次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当然,也并非旗下只有一两只产品闪亮的基金公司排名都如此不堪。对于北京的中邮基金来说,2015年或许是痛并快乐着的一年。这一年,该公司成功登陆了新三板且重点推出了许进财、邓立新、任泽松的明星工作室,但年终回首仍然是任泽松一枝独秀,其管理的两只基金战略新兴产业和核心竞争力灵活配置均实现了年内收益翻番,杀入了基金榜单的前20位。而且某种意义上,任泽松的持续闪耀也带旺了中邮基金,中邮基金的规模持续增加,排名也前进了6位。
对此,有基金分析师指出,通常小基金公司会全力塑造一只明星基金,希望这只明星基金业绩优异来带旺公司来年的人气,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滚雪球效应,推动公司来年新基金的发行,这样做的一个弊端是或许不能形成全面开花的示范效应,不过中邮基金应该已经跨过了这一阶段。
中原英石、华宸未来携手垫底
冰火两重天,在基金公司排行榜的另一端,多家成立时间较晚的基金公司在榜尾徘徊。
统计表明,2014年年底,规模在10亿以下的基金公司包括了东海、红塔红土、中原英石和华宸未来;有趣的是,一年之后,规模在10亿以下的公司仍然是这四家,只不过出现了两点变化:首先是中原英石取代了原来华宸未来的副班长位置;另外,东海和红塔红土实际上去年的规模较上一年有所增长,而华宸未来和中原英石则是在缩水,特别是中原英石的0.13亿份较上一年超过了83%。
原因何在?显而易见的一点是这几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稀少,而且基本都徘徊在清盘的边缘。万德的统计表明,中原基金旗下只有中原英石灵活配置一只产品,该基金上一统计周期只有1600万份;而华宸未来虽然旗下有两只产品,但两只产品均非权益类基金,且规模同样袖珍迷你,其中一只规模约为1800万份,而另外一只规模约为1200万份。
还是以中原英石基金为例,根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的管理团队自成立以来常出现变动,各任领导之间的思路截然不同,导致公司的发展在成立后不久就陷入瓶颈期;同时,该公司去年祸不单行,其旗下一只货基产品惨遭清盘,导致公司目前唯一的基金形单影只。
此外,虽然有些基金公司规模翻倍,但是排名却出现下滑,例如中融、招商、万家、国富、华富等。
2015年已经结束,2016年各家基金公司又将谱写出怎样的华丽乐章呢?姑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