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激战新三板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动态 >> 文章正文

私募激战新三板

加入日期:2015-3-17 0:26:34

  新三板发展之迅猛完全超乎想像,动辄超50%、翻倍甚至翻两倍的浮盈让不少投资者咋舌,早早入市布局者更是活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在巨大的赚钱效应下,各路机构招兵买马纷纷抢滩,入股、定增各显神通,生怕错过这轮造富神话,私募更是其中最灵活的一只力量。

  早入市者收益高

  “成立4个月大赚53%的博盛隆1期你可能听过但是没买,没关系,现在又要发2期,起点100万元。”上周,一条微信在朋友圈被迅速转发。事实上,现在只要和新三板沾上边的资管计划都会吸引大量投资人尤其是高净值人群的目光。

  私募排排网资料显示,博盛隆1期成立于去年10月30日,目前在同期成立的1500家私募基金中业绩排前三十分之一,截至2月末的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均达到1.5540元。1期资产管理计划初始规模6000万元,存续期5年,2期完全复制1期,相同的投资策略和基金经理,规模适度增加。

  事实上,博盛隆还不是最早“冲”进新三板的私募。数据显示,一只名为永隆新三板投资基金的产品,成立于去年8月中旬,目前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已达1.8500元,算得上同期产品中的佼佼者。而在去年底和今年初陆续开始募资、发行产品的部分私募产品,收益或受到运行时间限制,暂时排名居后。

  北京某私募董事总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现在淘金新三板就像美国当时的淘金热,先有意识并且早行动的人会有很明显的先发优势。但他同时提醒,“经过最近大半年的媒体报道和同行交流,大家已经充分认识到新三板的创富价值,纷纷往里冲,这意味着新三板大规模价值重估的机会已经过去。有好标的才是王道,目前一些公司的估值不低,机构扎实的投研更重要。”

  北京天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文亚称,新三板绝对是今年的一座“钻石矿”,积累了数年券商优质资源的他有信心做好新三板的产品计划。上海鼎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霖君也公开表示,过去10年的地产、过去8年的矿业、过去5年的信托是大机会,现在新三板就是接下来10年一遇的大机会。

  面对这难得的机会,各家私募做足了准备,最大程度发挥自身优势。例如理成资产以基本面为依据进行价值投资,近年来在定增市场上多有斩获,积累了不少人脉资源。目前他们组建的新三板团队,将从PE和二级市场的角度选择项目。朱雀投资的资产管理规模位列私募行业前列,产品覆盖面广,其投资团队包括了证券、投行、法律等领域的专业人士,现阶段在新三板的项目资源上已有储备。鼎锋资产在新三板产品方面走在市场前列,第一只新三板基金发行了1.7亿元,之后发行了多只较小的新三板基金,总规模接近3亿元。

  定增成了香饽饽

  投中研究院统计显示,2015年2月,共有17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了定增方案,与1月28家相比下降39.29%;再融资金额为193.93亿元,环比下降31.39%。与此同时,有32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了定向增发预案,环比下降52.94%;预计融资金额总计835.40亿元,环比略微下降48.59%。

  另一边,新三板定增热力不减。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转系统)发布的数据,2015年2月新三板挂牌公司一共完成了52次定增,其中包括46次已挂牌公司股票发行和6次挂牌同时股票发行,发行融资总额13.81亿元,环比下滑7%,但考虑到2月交易日比正常月份少等因素,13.81亿元的成绩可谓超额完成任务。

  数据显示,2014年新三板定增总共329起,共计132亿元。北京某新三板研究员告诉记者,“乐观预计,今年挂牌公司增加一倍,定增也增加一倍,大概300亿元规模,目前已经进来的公私募和券商的资管产品超过100亿元。”她说,“如果新三板未来的流动性和人气大幅提升,新三板产品不仅能赚到公司成长的钱,还能享受流动性溢价带来的高收益,规模扩容速度也许会超出预期。”

编辑: 来源:中证网-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