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不会在政策宽松中结束_股票频道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重仓 >> 文章正文

牛市不会在政策宽松中结束_股票频道

加入日期:2015-2-7 10:22:38

  官兵/漫画

  证券时报记者 汤亚平

  2月5日,正值传统立春时节,“央妈”善解人意地给市场带来了春天的信息——全面降准。不过,股市表现令人失望,当日大盘冲高回落。昨日股指进一步创下去年7月行情启动以来的新低。许多投资者会有这样的疑虑:A股为何遇政策利好高开低走,牛市到底还有没有?降准之后,A股究竟何去何从?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降准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A股有望迎来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目前的调整是对前期上涨过快的调整,牛市不会在政策宽松中结束。

  读懂政策成关键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分别对符合“定向降准”标准的金融机构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0.5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短短文字,搅动市场。

  从时间看,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2月4日降准,恰逢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之首的立春,传统意义上,一年之计在于春,降准向市场传递了春天信息;第二,这天还是星期三,打破了周末出台重大政策的惯例;第三,此次降准早于市场预测的一个月。此前,多家机构曾预计2015年会出现降准、降息,但是大多对降准的预测定位在今年3月份或春节后。

  从空间看,央行此次降准幅度之大,超出了市场普遍预期。据初步测算,此次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大约能释放资金7000亿元左右。结合专门针对农发行大幅降准4个百分点,鼓励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信贷投放的规模来看,有利于抗通缩、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

  从国内因素看,央行1月22日重启逆回购操作,已经向市场释放了大量流动性,但最终决定实施全面降准措施。央行究竟出于何种考量?

  一是四季度以来资本外流比较多,同时近期人民币也连续贬值,从过往经验看,汇率贬值和降准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货币贬值往往伴随着降准。

  二是对此前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破50、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34个月同比下降作出反应。而且降准在两会之前实施,也从侧面反映了近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宏观经济指标不太理想,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保增长已经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三是央行此前一直采用微调政策放松货币,但成效不大,对于市场的刺激作用不强。1月30日,央行公布的信息显示,2014年12月16日开始,共密集开展8期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投放8550亿元流动性,期限最短的是1天,加权平均中标利率从3.5%到4.16%不等。这种短期有息货币,成效不大,无法从根本上缓解市场的紧张情绪。

  四是近日将有24只新股集中发行,降准体现了央行精心呵护市场资金面。加之春节的季节效应,使年末流动性需求增强。

  从全球背景看,除美国外的世界主要经济体过去一年整体增长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艰难复苏的欧元区,面对通缩风险向实质性危机转变概率不断加大的困境,实施了规模达1.1万亿欧元的“欧版QE”,瑞士央行、丹麦央行、土耳其央行、新加坡央行、澳洲联储等亦相继降息。全球似乎又将出现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的风潮,中国也不例外。此次降准是2012年5月18日以来我国首次全面降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将分别执行19.5%和16%的存准率。

  总之,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央行降准向市场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货币政策是灵活的,可以根据国内外实际需要而动用所有工具,不存在所谓“禁区”。A股有望迎来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目前的调整是对前期上涨过快的调整,牛市不会在政策宽松中结束。

  降准最大意义在股市

  降准不能简单理解成是刺激政策,主要还是为了缓和银行负债成本上升的压力,引导社会总融资成本降低。业界认为,降准最大的意义是化解存量债务风险,而并非刺激增量经济。而通过股权降低银行和企业债务风险,是这轮牛市最大的逻辑。从这个意义上说,降准最大意义在股市。

  拿金融板块来说,券商股受益最直接的体现在成交额上,周四沪深股市合计成交6320亿,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近1000亿。市场人士认为,受两融事件等影响,券商板块已经回调20%~30%,近日已现企稳回升之势。如果行情再次启动,最先应该是券商股。而行情走好,市场交易、两融需求、直投及资管等业务都将彻底打开,券商直接受益。对于银行股来说,这次普降和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7000亿元,提升2015年上市银行净利润约0.7个百分点。降准对保险的两大基本面“寿险保费和净资产”都是利好,而且2015年将出台个税递延、健康险税收优惠、投资渠道进一步放开等利好,整个保险板块基本面良好。总体上,这次降准一定程度上超市场预期,长远来看,对经济、投资者心理和股价都会有“托底意义”。

  近一段时间以来,央行又是降息又是降准,有人担心这会不会成为股市、楼市的兴奋剂。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货币政策宽松本来就反映了中央稳增长和缓释存量债务风险意图,因为谁也不愿意看到股市长期低迷、楼市崩盘。事实上,降准后经济不一定能立即改善。降准提升货币乘数的前提是银行提供信用意愿增强。在经济还有下行压力、银行风险偏好收缩的背景下,降准对货币创造和经济刺激力度有限。业界预计,未来货币政策依旧宽松,包括降准降息在内的货币工具将轮番上阵。经济增长动力不强,资产价格受益于货币宽松,股债双牛有望延续,楼市有望企稳。

  从经济与股市发展看,全面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即使进不到实体经济,也将以资产价格的形式表现出来。货币到了股市可以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货币到了房地产可以通过抵押品价值上升缓释信用风险和银行资产质量压力。而信用风险的释放会提升金融机构对货币的需求,使货币市场供求关系实现平衡,从而推动非货币市场也实现均衡。

  应该看到,新常态下,市场参与各方的思维也已经发生变化,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和居民资产配置方向不再任性地流向地方融资平台和产能过剩行业等资金黑洞。从这个角度看,央行降准实际上是为了维系金融市场的稳定,防止经济因债务与通货紧缩相互作用、相互增强,导致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