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单周流入A股和中概股的资金量,创了6年以来的新高。
“7月24日至30日,外资加速涌入A股和中概股,流入资金量达到21.4亿美元。”申银万国研究所高级策略分析师谢伟玉指出,7月末这一周,外资流入量已超过2012年12月那波外资流入的峰值,创下2008年4月以来的新高。
EPFR监测数据显示,这一波外资流入始于6月5日,持续流入已有两个月,总流入资金量达54.3亿美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基于外资持续涌入A股,国内机构纷纷紧急调研QFII机构的投资逻辑和投资方式,以更好地布局沪港通行情。
外资流入放巨量
“7月最后一周流入中国的外资放巨量,达到2008年以来的峰值。”谢伟玉指出,7月24日至30日,外资加速涌入A股和中概股,流入资金量达到21.4亿美元。
EPFR监测数据显示,这一波外资流入始于6月5日,至今持续流入已有两个月,总流入资金量达到54.3亿美元。
“资金流入放量出现在7月23日,单日流入达到7200万美元。随后加速流入,在7月30日达到峰值,流入量达到7.6亿美元。”谢伟玉说。
谢伟玉根据EPFR数据统计发现,自2008年至今,外资单周流入中国股票超过10亿美元发生过9次,而单周流入中国股票超过20亿美元仅有两次。一次是在2008年4月3-9日流入21.7亿美元;还有一次是在2012年12月6-12日流入20.7亿美元。
以此来看,7月24日至30日这一周,外资流入量已超过2012年12月那波外资流入的峰值,创下2008年4月以来的新高。
而谢伟玉根据历史经验判断,此次资金净流入的趋势仍将延续一段时间。
“2008年流入量出现峰值后,此后延续4周净流入。2012年12月流入放巨量后,后续持续流入10周。”谢伟玉指出,2012年9月6日,美国实行QE3政策,随后资金流入A股和中概股长达24周,合计流入205亿美元。其中,2012年12月出现峰值后的10周流入量达到107.8亿美元。
在业内看来,外资加速涌入A股和中概股,10月沪港通预期升温带来的套利机会是重要驱动因素。
“恒生国企指数自3月20日至今已上涨超过21%,而上证指数几乎平盘,7月23日A-H股价差扩大至11%这一八年新高。”谢伟玉说,7月以来,申万策略团队到香港的QFII机构路演了一圈,发现外资对沪港通的关注程度明显升温。
值得注意的是,7月末,在香港和海外发行的跟踪A股的ETF亦受到海外资金的追捧,集体出现巨量申购,场内成交量也迅速放量。
港交所公布的每日规模信息显示,7月最后一周,三大主要RQFII-ETF产品南方东英A50ETF、博时A50ETF和华夏沪深300ETF获得资金流入规模高达35.5亿元。其中,博时A50ETF流入资金量最大,一周流入资金达到24.5亿元。
紧急调研QFII选股偏好
基于海外资金持续涌入A股,国内机构纷纷调研QFII等海外机构的持股偏好,以布局沪港通行情。
“7月30日,我们请了中银国际负责香港业务的老总过来路演,了解QFII和香港的投资机构对A股的看法和选股偏好。”一位大型保险公司投资经理透露,这是他们第一次找研究海外市场的卖方机构过来路演。
借助香港研究机构的渠道,这家保险公司了解到,有很多海外机构看好沪港通开闸后沪市大盘股的投资机会。其中,QFII尤为偏爱三类股票,分别是AH折价高、分红率高和港股中的稀缺品种。
经过调研后,前述保险公司将投资路线确定为两条:一是港股市场的稀缺品种,如白酒和医药。二是AH折价率高、有国企改革主题的蓝筹股。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国内机构摸底调研QFII投资偏好,目的是循着外资的选股思路来布局沪港通行情。
“我们通过外方股东去了解QFII机构流入A股的资金量和流入原因,研究他们的投资逻辑和投资方式,并结合国内市场特点来选择受益沪港通的个股。”上海一位合资基金公司投研人士透露。
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深圳一家合资基金公司。
“我们向外方股东、香港研究机构和对冲基金等多渠道去了解海外资金流入的情况,资金的投资偏好。”深圳一位合资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介绍。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由于国内保险、公募等买方机构均非常关注海外机构的选股思路。这促使卖方研究机构到香港调研外资基金的想法,以循着外资偏好来推荐股票。
“本周在香港路演,和在香港的不少外资基金管理人交流,发现外资基金管理者对沪港通热情很高。”7月末,申万医药研究团队发给买方机构的微信中指出,有三组标的最可能成为外资通过沪港通投资A股的首选配置。
“外资基金管理人对A股本身不熟,初期会优选指数成份股,尤其是上证50成份股。如复兴医药和康美药业(600518)。其次是各领域的龙头公司,外资基金对恒瑞医药(600276)和天士力(600535)认可度最高。”申万医药研究员罗佳荣称。
此外,外资还偏好稀缺的、资源型的中药股,如同仁堂(600085)、云南白药(000538)、片仔癀(600436)和东阿阿胶(000423)。(编辑 巫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