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新基金发行驶上快车道,本周有7只新基金扎堆发行,基金市场再现一周20只新基金同时竞技的火爆场面。数据还显示,目前有50多只新基金已经获批尚待发行。这股发行热看似反映出基金对股市底部的认可,入市积极性提高,实际上,公募基金并非单纯为“公”,也是出于“
私利”的考虑,与管理费“旱涝保收”有很大关系。
基金的眼光有多准?且不说2011年整体跑输大盘,在2012年1月同样令人失望。上证指数今年1月上涨4.24%,是全球主要股指中较为差劲的。基金的表现更糟糕,
海通证券研究中心数据显示,1月开放式基金中的主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股票指数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1%、-1.67%和4.17%。在大型基金公司中,不乏1月份亏损的股票型基金。以华夏基金公司为例,“公募一哥”王亚伟执掌的华夏大盘精选混合基金未能实现净值正增长;华夏优势增长股票基金1月份的收益率为-1.72%。
基金对1月份股市行情存在误判,在2132点的政策底附近有踏空之嫌。如果说基金现在忙发行,是出于对当前股市底部的认可及未来行情的看好,均显得较为牵强。值得一提的是,龙年新年发行的多个新基金,均为去年拿到批文的“存货”。有基金公司人士坦言,受到发行渠道制约,有的新基金获批超过6个月还没能发行,销售档期的一拖再拖使去年已获批文的产品留到了今年年初才发行。可见,这些新基金的发行决策,多数属于基金公司去年“老眼光”的成果。而在2011年,基金公司对新品发行一直不遗余力,发行数量首次突破200只,创出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今年已成立的5只新基金,平均每只募集7.56亿元,远低于2009年的31.58亿元和2010年的20.98亿元,甚至不及2011年的11.33亿元。新基金平均募集净额不断下滑,发行数量却增多,表明基金公司以品种数量的增多来求得规模效益。而这种规模效益的追求,不能不让人怀疑基金公司出于“私利”。一边是基金持有人赔得“血本无归”,2011年基金业整体亏损超过5000亿元;另一边基金经理赚得“盆满钵满”,百万级年薪依然是平常事。如此不对等的收益反差,根源在于固定的管理费提取制度。
有一种观点认为,现行固定管理费模式并非完全“旱涝保收”,随着基金持有人的赎回,也会形成对基金公司的奖惩机制。可问题在于,固定的管理费提取制度终究是个“温床”。这项制度被“痛骂”了多年,迄今没有一家基金公司愿意放弃与基金规模挂钩的管理费提取制度。用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的话来说,基金公司为获得管理费的持续增长,往往容易产生扩大基金规模的冲动。而基金规模过度膨胀可使基金公司获取的管理费大大增加,但会影响基金的业绩增长,从而损害基金原持有人的利益。
今年以来,基金经理离职潮再度爆发。1月份基金经理变动的人次高达36次,较去年同期的21次大幅增加71%,有的基金公司甚至一天连发6则基金经理变动公告。基金经理的频繁变动,很容易造成基金投资行为的短期化。王尧基建议,对于基金经理“打短工”现象,基金公司应该借鉴海外成熟市场的做法,将目前现金形式发放的薪酬改为现金与基金份额、股权其他激励相结合,并将基金份额和股权部分延迟发放,从而确保基金持有人的长期回报。
基金公司的企业宗旨与口号中常见“信任”二字,其实,基金经理与基金持有人收益上“有难同当”,才是基金赢得投资者信任的基础。从这一点上说,基金管理费制度改革不容回避,基金规模的做大不在于大搞营销,而是先保证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