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2012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触碰到2100点附近后,又回升至2300点上方,但踏错节拍的基金依然感受到了寒冷。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板和创业板业绩预告的普遍下滑,令基金绷紧的神经不敢松弦。不敢轻言上涨而加仓的公募基金,纷纷穿戴低估值的防寒服,抵御倒春寒的脚步。
1月仅73只基金正收益 1月,上证指数涨幅超过4%,股指逼近2300点关口。但基金重兵屯守的食品饮料以及信息技术板块成为领跌品种,市场热点集中在基金前期并不重点配置的有色金属、采掘类行业,这让偏股型基金未能抓住机会,超过2/3的偏股型基金净值继续下跌。金融保险行业的小幅上涨,则是让部分重仓其的基金规避市场部分风险,实现了小幅盈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数据显示,在292只股票型基金中,1月份仅有73只实现正收益,平均跌幅为2.1%;混合型基金平均跌幅为 1.67%。东吴行业轮动以9.11%的涨幅领跑,南方隆元、长城品牌等资产配置集中度高,投资风格更为激进的品种也在一季度有着较为出色的表现。能过超越同期上证指数表现的偏股型基金也仅仅只有6只。
由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估值回归之路仍未完成,小盘风格基金又位于跌幅榜的前列。数据显示,鹏华消费优选、光大中小盘和宝盈资源优选3只基金在1月跌幅超过10%,后者由于净值损失达到11.63%,在1月垫底。
或许是因为踩中了跌幅较大的信息技术板块,由明星基金王亚伟掌管的华夏大盘精选和华夏策略精选,都未能在1月份实现盈利,不过两只基金亏损都未超过0.7%,排名位于同类型基金中游行列,依然稳定。
基金重仓股
熊多牛少 尽管怀揣着对龙年的期待,基金在过去的四季度选择了加仓,在调仓换股中布局2012年,但这次公募基金整体的布局未能契合1月份的市场热点,也使得基金重仓股出现了熊股多牛股少的尴尬局面。
统计显示,2011年四季度机械设备、金融保险和食品饮料行业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从行业配比的变化来看,机构主要增持了金融保险、食品饮料和房地产,而减持前三位的是机械设备、采掘和金属非金属。
从配置程度来看,基金在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和批发零售三个行业全年保持高度偏好,均超配1倍以上,且偏好度逐季度有递增趋势。采掘业则继续遭遇抛弃,和电力和金融等几个行业全年保持在超低配置水平,金属非金属则是从由小幅超配到去年四季度变为标配。
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1月,有色金属板块月涨幅高达14.82%,紧随其后的采掘板块的涨幅为6.13%,金融服务和交通运输上涨幅度也都超过4.5%。食品饮料和信息技术则是明显下跌,资金呈现净流出状态。
数据显示,1月份上市公司股价跌幅超过20%的共有64只,其中属于基金在去年年底重仓股范围的就有40只。相反,在20只股价涨幅超过20%的个股中,基金重仓股只有11只。在去年四季度增持的338只重仓股中,有209只股价下跌,占比超过6成。信息技术类中的
豪迈科技等医药股股价则是跌幅较小。
基金仓位
稳定在80%以上 数据显示,四季度中偏股方向基金均有主动增持,尤其是股票型基金,2011年全年平均仓位很少跌破80%,而到年底则继续回到83%左右的较高水平。
“我们主要的动作,在年前就已调整过了,最近仓位没有什么变化,主要是对结构进行小幅调整,增持蓝筹股。”北京某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某中等规模的合资基金公司的投研人士则是告诉记者:“据我了解,我们基本上就是同行的平均水平,80%多点,有的基金经理看得保守点,可能只有70%多。”
而开年以后,多家机构的监测数据显示,基金的仓位始终维持在80%以上。
据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月2日,偏股方向基金平均仓位相比年前变化不大。可比主动股票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82.89%,相比节前略增0.51个百分点;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76.81%,相比节前微增0.12个百分点。由于测算期间沪深300指数基本平收,被动增仓效应不明显;扣除被动仓位变化后,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有小幅主动增持。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表示,大型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仓位有增有减,方向性变化不明显。嘉实、易方达旗下部分基金增持较为明显。中小公司中,信达旗下基金增持显著,而在2011年底减仓明显,仓位的阶段性操作有一定成效。减仓基金分布较为零散,在反弹呈现出一定延续性的情况下,多数基金选择了继续调整持仓结构而不是大幅调整仓位。
开驻低估值蓝筹股“防寒” 一年之计在春,在这个立春的时刻,公募基金又会播种下怎样的希望?
2012开年以来,估值仍成为A股市场各类板块涨跌的关键因素。而公募基金也在去年四季度逐步达成共识并且发出调整信号,转向低估值蓝筹,对以往热衷的成长股进一步选择远离。
沪上某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表示:“今年的市场比去年乐观,去年主要是货币政策紧缩,企业盈利下滑,就是所谓的双杀。今年整体上更看好的是低估值蓝筹,主要配置了一些金融、地产,食品饮料也有一些,医药比较少。食品饮料业绩增长是比较多,但主要是去年大家拿得太多了。医药股的估值还是比较高。”
去年一位业绩进入前1/3的基金经理则是这样告诉记者:“我还是延续去年的思路,重点配置金融股,至少在今年一季度还是如此。成长股我去年就买的很少,一直就觉得大多数都不靠谱。”
去年股基冠军博时主题行业,其掌门人邓晓峰依然看好蓝筹公司的投资价值。认为2012年是转折之年,希望之年。在他看来,每年年初的时候,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最终的结果是实体经济的韧性“总是超过我们敏感的神经和易波动的情绪”。大批经过长期竞争胜出的龙头企业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他认为,“我们将迎来A股市场上现金分红收益率较为丰厚的时期。在可见的3到5年内,在居民可以选择的各大类资产项目中,蓝筹公司是回报较高的资产,经历过长期的调整与酝酿,收获即将到来。”
泰达宏利基金梁辉则认为,2012年将会进入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双降的时期,政策略偏正面,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行业会受到基本面和政策放松的双重影响,方向并不确定;增长比较稳定的消费、医药、科技等行业,其估值和近一年表现已基本反映了其相对低的风险基本面,行业优势在逐步减弱。在此背景下,今年市场或将维持震荡格局,投资重点在于个股挖掘。
“今年中小板和创业板调整还没有到位,主要业绩盈利出现下滑。你看一下现在出的上市公司报告,大部分小股票的业绩下滑都有10%~20%。至于小盘股要跌倒何时,在二季度还是三季度,现在都不好说,这要看它们是否会出现急跌。从估值来看,他们下跌的空间还有很大,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在提到成长类小股票时,上述投资总监则是进一步表示。
邓晓峰则认为,创业板及中小板的调整并未结束。这些有“无限供给”的小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旧”公司后,由于绝大多数并无竞争优势,将逐渐被市场所遗忘。他们的估值水平仍然偏高,并将对整体市场持续形成压力。
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面对这样的市场情况,有的基金公司则是提出在2012年追求绝对收益的思路,寻找业绩能够确定增长具有估值相对优势的上市公司。
立春时节,公募基金并没有选择冒险进攻博取高收益,而是几乎集体选择了御冬,边走边看,相机而动。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