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基金经理变动人次高达36次,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2011年市场行情坑爹,基金成绩单惨烈,不少基金公司的年终奖大幅缩水,甚至有公司全员停发年终奖。年终奖不济,再加上某些基金公司为了维稳,要求基金经理购买自己管理的产品。多种因素叠加,促使今年的基金经理离职潮提早爆发。根据数据统计,今年1月份基金经理变动的人次已高达36次,较去年同期的21次大幅增加71%。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基金经理离职并不是什么新话题,每年底到次年三四月份都是基金公司频繁发生人事变动的时期。刚刚过去的2011年,也有超500位基金经理先后离开之前耕耘的热土。基金经理离职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应区别来看,投资者只需关注手中所持基金的业绩变化,不必恐慌。
命运不同离职原因各异 去年至今的基金经理离职潮可谓悲喜交加,喜的是公募基金一哥王亚伟离职传言至今没有兑现;悲的是即使坐拥百万年薪,基金经理仍不满足,任职不足一年便挥袖而去,转行者比比皆是,有的基金公司甚至一日公告6只基金掌门人的变更。
龙年首个交易日,就有4家基金公司9只基金集体发布了11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其中6则来自海富通。在这些基金经理变更中,有的职位高升,有的则因年度基金排名下课。据统计,今年1月公募基金经理变动数量已达36次,较去年同期的21次明显增加。
据公告显示,海富通旗下的海富通精选混合、海富通收益增长混合、海富通中证100、海富通精选贰号混合、海富通周期ETF、海富通上证ETF链接等6只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更,丁俊离任海富通精选混合、海富通精选贰号混合基金经理,蒋征、牟永宁紧急调换位置填补空缺。诺安优化债券发布公告,张乐赛离任基金经理,汪洋接替。华夏基金发布公告,罗泽萍离任华夏行业精选基金经理,改任华夏优势增长基金经理。
然而几位基金经理命运不同,丁俊执掌两只基金2011年表现乏力,排名靠后,被清洗早已注定。沈洋、王海在年前分别离任中欧中小盘、中欧新趋势基金经理,而两人在2011年亏损均在20%左右,年终排名战失利直接导致其双双下课。与其命运相同的还有华宝兴业多策略精选基金经理胡戈游、华宝兴业行业精选基金经理李靖,两只基金一年以来分别亏损24%、16%,被清洗也在意料之中。
除此之外,由于行情迟迟未能启动,新基金发行陷入困境,不少公司掉头发展绝对收益的非公募理财产品,改做专户也成为基金经理不错的选择。如融通景气基金经理邹曦、基金通乾基金经理刘泽兵和融通内需基金经理鲁万峰,离任后均调入机构理财部工作。大摩基础基金经理李君离任后,也转调到专户理财部任投资经理。
许小松入主招商基金之后,对投研人员进行了大面积调整,去年12月份更换了6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今年1月份调整仍在继续,韦文赞和周德昕分别从招商先锋和招商大盘基金离任。这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原由从国投瑞银加入招商基金的袁野担任,袁野目前任招商基金总经理助理兼股票投资部负责人。公告显示,韦文赞离任属于个人原因,很可能离职,而周德昕留在招商基金另有任用。
部分奖金购买产品加速离职 基金经理离职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总结起来,不外乎薪酬和职位。
2011年,基金业管理资产规模缩水3800亿元,年终奖大面积缩水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但不同的基金公司、不同工种间的年终奖却也还能分出个三六九等,部分基金公司高管顶级年终奖可达千万元级,行业普遍缩水两三成,平均水平或达6位数,而一些小基金公司却可能发不出年终奖。
按照传统,大多数基金公司在春节后才陆续公布年终奖分配计划。这个悬念在往年对业内人来说是个盼头,如今却成了煎熬。
由于没有完成董事会交给的任务,今年甚至可能不会发年终奖。一家资产规模在行业前十的基金公司中层忧心忡忡地向记者表示。而几家规模排名倒数的基金公司也纷纷称,很可能不发年终奖。
此外,今年离职潮早发的另外一个诱因是,部分基金公司拟从2011年年终考核开始,强制要求基金经理使用年终奖购买其管理的基金份额,持有期限不得低于6个月。这导致部分不看好龙年行情的基金经理蠢蠢欲动,希望能够避免此劫。
一家合资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就向记者透露,公司拟在2011年年终奖分配上实施改革,核心在于保证基金公司业绩和资产规模的长期稳定增长。措施是拟强制要求基金经理将巨额年终奖的一部分购买自己管理的基金份额,持有期不得低于6个月。具体规定为,年终奖超过150万以上的部分购买自己管理的基金。比如说某基金经理获得400万年终奖,则必须拿出250万元购买自己的基金份额。这位人士称,这项年终奖分配改革方案已上报公司董事会,预计将很快开始实施。事实上,早在2008年就有基金公司试点绩优基金经理使用年终奖购买基金份额。
此举的目的,一是避免基金业绩大幅变动,二是降低基金经理离职频率。不过对于公司的好意,基金经理多数不领情。当年终奖发放完毕后,公司高层要求我用年终奖购买自己管理的基金份额。时值2008年初,市场接近5000点。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对记者说,谁知在购买自己管理的一只偏股型基金后,随即遭遇市场惨跌,最多被套30%,直到2011年第二季度解套才赎回。
如果2012年的行情重复2011或者2008年的走势,现在市场只能单边做多,对于指数型基金经理来说不是很惨?有业内人士对此做法也有质疑。
猎头公司对离职潮推波助澜 猎头公司在基金经理流动中,也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对于猎头来说,业绩较好或从业时间较长的基金经理,都是他们争抢的对象。有猎头公司甚至表示,其公司超过六成的收益都是来自基金经理变更。
北京某猎头公司李小姐告诉记者:大型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的需求很大,对有经验者给出的薪酬也比较高,年薪一般在百万元以上。去年我同事一共做了十几单基金经理跳槽业务。猎头帮基金公司招聘基金经理,中介费一般是基金经理年薪的25%~33%。如果挖到一个100万年薪的基金经理,猎头这一笔业务就能赚近30万。
某业内人士也表示,这一点都不奇怪,这个行业发展太快了,去年成立214只新基金,实际募资金额2813.2亿元。即使2只基金配一个基金经理,也需要新增百位基金经理,而现有在册的基金经理不过400位。这种背景下,基金经理自然成了香饽饽。除了从研究员中提拔之外,就是从外部引进人才。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为了做业绩、打品牌,更需要明星基金经理的鼎力相助。有时为了争夺某个高端人才,公司甚至是不惜代价。现在基金经理的转会费也是水涨船高,3年排名在前1/5的股票型基金经理都在200万元左右,基金公司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
深圳某基金公司总经理在某次基金论坛上也直言不讳表示,最怕每年的三四月份,基金经理拿完一年的年终奖便会另觅高枝,公司曾经出现一人分管5只基金的窘迫局面。每年为了挽留人才,公司是想尽了办法,比如迟发、分批发年终奖等,但依然难见起色。这也许是制度设计上的难题。
专家视点 基金经理变动不一定是坏事 作为基金的灵魂,基金经理拔腿就跑,对基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不过,部分基民看到基金经理离职便决定赎回,并非明智之举。在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看来,基金经理变动未必一定是负面信号,投资者适当关注基金业绩变化即可。
他认为:业绩因素应该是基金经理离职的重要原因;其次,新基金产品的密集发行,也使得基金业的人才储备更加紧张;此外,寻求个人发展也是基金经理离职的主要原因。对于基民来说,基金经理离职对基金业绩是否有影响应区分对待,不要盲目更换基金品种。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