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珏 发自上海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之后,金元比联基金公司外资股东—比利时联合资产管理公司(下称“比利时资产”)终于“hold不住了”。近日,有媒体爆出,香港惠理集团或将接盘比利时联合资产管理公司所持的金元比联49%的股份,成为金元比联的股东。
时代周报记者致电金元比联基金相关人士,她表示:“公司还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早在今年1月18日,金元比联也通过其官方微博表示“目前公司暂无此消息发布”。就在2010年,一直在公募行业最尾徘徊的金元比联,就一度传出外方股东意欲退出的消息。而接手方经历大型央企、外资等多次传闻后,最终花落香港惠理集团。
股权变更 有报道称,比联集团于去年初开始,为金元比联基金公司股权寻找买家。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金元比联成立于2006年11月,是由金元证券和比利时资产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司注册地为上海,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其中金元证券持有51%的股份,比利时资产持有49%的股份。
按照比例,比利时资产出资7350万元。据知情人士透露,金元比联现几乎已经把资本金用尽。然而,金元比联一名高管年前曾向媒体表示,注册资本还余有七八千万元。但可以确定的是,比利时外资股东早已无心恋战,更不会追加投资。
早在2010年,业界盛传金元比联的外资股东比利时资产可能会撤资。曾有传言称,一家大型央企集团公司将接盘比利时资产所持的金元比联股份,而在金元比联基金公司的官方网站上,记者注意到比利时资产名字仍出现在股东方一栏中。
而作为香港本土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香港惠理集团也一直在积极准备开拓内地资管业。业内人士称如果香港惠理集团接手,对于两方来说都是一桩好事,而金元比联将继续保有合资公司的身份。
公司动荡 比利时资产急于转手金元比联股权并非无迹可循,长期以来的业绩不佳也许是原因之一。
截至2011年12月31日,金元比联旗下共七只基金产品,份额合计11.74亿份,资产规模合计9.7亿元。排除新成立的基金公司,位列各大基金公司末位。
其实,对于金元比联来说,开局并不差。成立于2007年8月的金元比联宝石动力是金元比联的第一只产品,首募规模为49.89亿份。但此后由于业绩大幅下挫所带来的持续赎回问题,极大地伤害了金元比联的品牌形象,以至于之后发行的基金,没有一只基金首募规模超过金元比联宝石动力。
或许是因为业绩不佳所带来的压力,自2006年11月开业以来,金元比联董事长一职就长期处于变动状态。金元比联已更换了三次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金元比联第一任董事长彭振明是金元证券前党委书记。第二任董事长冯辞同样来自金元证券,为公司第一副总裁。2010年上任的任开宇是这家成立快满5年的公司的第三任董事长,同样来自金元证券。
不止是董事长一职频繁变动,金元比联总经理人选在去年也有所变换。去年5月金元比联总经理一职终于尘埃落定,张嘉宾出任该公司总经理。
“对于不成气候的小公司,还要面临极大的生存困境。这反映的也是目前基金公司存在的治理结构矛盾,中小公司面临的生存压力和中大型公司面临的规模停滞,导致了董事会层面和公司经营层面的冲突。”智酷金融研究中心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业绩回转 金元比联总经理张嘉宾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三年里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100亿元。
100亿在基金界堪称“生存红线。”智酷金融研究中心负责人给时代周报记者算了笔账:新基金公司开业一般是40-50个人。固定开销与薪酬每年需要支出3000万元左右,房租每年500万元左右,加上差旅费以及银行渠道的一些费用支出。每年的支出将达到6000万-7000万。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新公司发行一只基金规模一般在5亿元左右,若1.5%的管理费,按照跟大银行的分成比例,最多只能拿到一半,分成后收入375万元。和庞大的支出相比,这样的收入无异于杯水车薪。
张嘉宾入主金元比联后,金元比联的2011年下半年的业务倒颇有起色,据晨星统计,截至2011年12月31日,金元比联旗下消费主题、价值增长基金最近半年业绩在同类可比基金中分列第二、第五位。
而成长动力基金由于2011年下半年由新基金经理接管,及时调整仓位及大类资产配置,业绩回升明显,去年四季度单月排名逐月上升(59/77,33/76,5/76),近半年业绩已升至行业前1/3。而金元比联旗下的其他基金在2011年年末的时候相较于2011年3月业绩排名均有增长。
业绩的起色与关键人员的悉数到岗密不可分,据悉,前万家研究副总监张伟杰就任金元比联研究总监,前国富研究总监潘江为金元比联新任投资总监,前长盛总经理助理、市场总监就任金元比联总助,主要负责市场部门。金元比联2月15日发布公告,宣布增聘谷伟为基金经理,与原基金经理侯斌共同管理金元比联宝石动力基金。
(王珏) 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