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1年股市行情的尘埃落定,公募基金创下继2008年以来最为惨烈的跌幅也已铁板钉钉。除了货币基金外,2011年各类型基金全线亏损,权益类产品平均亏损幅度更是超过20%。
在净值大幅缩水的背景下,2011年公募基金整体资产管理规模亦大幅缩水。尽管新发基金数量达到
210只,创下历史新高,但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却缩水逾3000亿元,更有32只权益类产品规模小于1亿元,其中2只甚至面临清盘风险。
业绩不佳 权益类产品:亏损逾20%整体跑输大盘 根据统计,2011年,股票型基金跌幅最大为25.02%,跑输大盘3.3个百分点;指数型基金略好于股票型,下跌22.35%;混合型基金则下跌21.95%。
对此,某基金指出,2011年虽然股票整体下跌,但结构分化严重,中小盘股跌幅大幅超越大盘股,而大部分股票型基金重点配置在于中小盘股,因此跌幅普遍较大,个别甚至接近40%;指数型基金则主要以大盘指数基金为跟踪标的,所以业绩略好于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虽然在仓位上比较灵活,但整体上股票仓位依然偏重,同样无法避免巨亏的噩运。
从单只基金业绩来看,满盘皆绿。其中,博时主题和博时价值分别以9.50%、7.94%的跌幅位列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第一,此外,鹏华价值、东方策略成长、东方龙混合、新华泛资源优势的跌幅均在10%左右,跻身同类前三。季报显示,上述几只基金都是以配置大盘蓝筹股为主,如金融、地产等,其中,混合型基金博时价值的股票仓位更是一直控制在50%以下。
从基金公司整体业绩来看,中小基金公司再次胜出。除权益类产品整体业绩靠前的基金公司中除博时基金为“前十大”外,新华、东方等均为中小基金公司。
分析人士指出,在投研方面的精益求精和契合市场的风格转换是2011年中小基金公司胜出的关键。以新华基金为例,旗下5只权益类产品全部跑赢大盘,平均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4.66%,在可比的60家基金公司中位居第二,一方面,公司在以王卫东、曹名长、崔建波、周永胜4位“60后”基金经理为投研核心的基础上,2011年还先后增聘了三位基金经理,整体投研实力稳中有升;另一方面,公司在2011年不仅注重资产的均衡配置,还能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仓位,在坚持价值与成长的思路下精选个股,从而跑赢大盘。
固定收益类:债基整体亏损货基一枝独秀 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债券基金亦结束连续6年的正收益,整体收益告负。根据银河证券统计,一级和二级普通债券基金分别下跌2.83%和3.79%。
某基金认为,2011年股债双杀的行情是债券基金亏损的根源。不过,银河证券指出,从全年来看,债市整体表现平稳,债券基金整体收益告负主要还是归咎于其留有一定比例的股票,以及允许适度杠杆,跌幅超过10%的金元比联丰利、博时稳定价值、华商稳健双利等无一不是折戟于此。此外,历年来对债基收益贡献较大的新股申购2011年收益不济,这也是导致债基整体亏损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在债券基金整体亏损的背景下,依然有少数基金取得正收益。根据统计,广发强债以6.21%的涨幅在所有债基中位居首位,招商安泰、鹏华丰收以5.75%、4.32%紧随其后。其中,广发增强债券在2011年始终坚持以利率产品为主要配置,在债市“黑色三季度”跌幅仅为1.07%;而在四季度的债市小牛市行情中,该基金又多方出兵斩获,最终实现了全年6.21%的可观收益。
货币基金“一枝独秀”,成为2011年惟一上涨的基金品种。根据统计,受益于2011年较为紧张的资金面和高企的货币市场利率,货币基金在2011年实现了3.48%的正收益,几乎相当于一年期定存,凸显其现金管理工具的价值。
QDII类:传统产品陨落创新产品耀眼 自“出海”以来就多灾多难的QDII基金,2011年再次大幅下跌,根据统计,运作满一年的QDII基金全年跌幅达20.81%。其中,受新兴市场国家股市跌幅较大拖累,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易方达亚洲精选等基金净值遭受重挫,跌幅分别达到26.88%和26.87%;受益于美国股市2011年的较好表现,国泰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仅下跌2.52%,居于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间发行的大量创新QDII基金,由于另辟蹊径的投资方向,表现普遍优于以往QDII基金,最为突出的当属诺安全球黄金基金。数据统计显示,诺安黄金基金实现了6.35%的收益,成为2011年最赚钱的公募基金。
此外,同属诺安基金旗下,分别成立于2011年8月和9月的诺安全球收益不动产基金、诺安油气基金也双双实现正收益,收益率均为0.4%。而与诺安黄金基金同属黄金及贵金属主题的易方达黄金主题基金、嘉实黄金、汇添富黄金及贵金属基金,与诺安油气能源基金同属能源主题的华宝油气基金以及与诺安全球收益不动产基金同属
REITS基金的鹏华美国房地产基金,自成立以来截至2011年底,收益率也大幅超越同期成立的传统QDII基金。
上述产品在弱市中的抗跌表现,特别是与传统股票型基金较弱的相关性,也给未来QDII基金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方向。
规模缩水 整体缩水逾三千亿债基货基逆市扩张 在净值大幅缩水的背景下,2011年公募基金整体资产管理规模亦大幅缩水。尽管新发基金数量达到210只,为历年来发行数量最多的一年;基金总份额也从2010年底的24228亿份增长到2011年底的26331亿份,增幅达8.68%,然而基金整体资产管理规模却大幅缩水,从2010年底的24972亿元下降至21864亿元,缩水逾3000亿元,降幅达12.45%。
分类别来看,也印证了净值大幅缩水对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的拖累效应。根据统计,2011年股票型基金发行数量达到107只,份额略有增加,但资产管理规模却大幅缩水2441.6亿元,成为2011年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缩水的“主力”;混合型基金的情况和股票型基金相同。而QDII基金尽管总数从2010年的28只增长到2011年的51只,但是总份额仍然维持在940亿份,资产管理规模更是从2010年的729亿元下降至581亿元。
与之相比,债券型基金实现了数量和规模的双丰收,2011年发行数量达46只,资产管理规模从1252亿元增长到1265亿元;而货币基金作为2011年惟一取得正收益的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更是迅速扩大。虽然2011年新发货币基金只有5只,但资产管理规模却从2010年的1532亿元飚升至2768亿元,几乎实现翻番。
公司规模分化加剧迷你基金数量激增 从基金公司的角度来看,各公司间资产管理规模的分化进一步加剧。根据统计,华夏基金排名第一,以1785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稳居第一。不过,前十大的其他坐席则出现了不小的变化。易方达基金超越嘉实基金上升到第二名,同时其基金管理份额已经非常接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与博时基金也互换了位置,分别排在第四及第五名,广发基金则维持第六的位置。值得关注的是,大成基金受累于年末的
重庆啤酒事件,规模较2010年同期大幅减少了251亿元,缩水幅度达25.27%,排名也由第七跌至第八,华安基金顺势上升至第七名。此外,工银瑞信基金资产管理规模逆市增长了20.66%至698亿元,取代富国基金回归前十。
而资产管理规模较小的大多是一些新成立的公司,旗下基金都在个位数,而管理的资产大多不到十亿。值得关注的是,成立已逾5年、旗下拥有7只基金的金元比联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仅为9.7亿,公司于2011年进行了人事大换血,但由于业绩方面仍未见起色,导致资产管理规模进一步缩水。
从单个基金来看,亦是如此。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11年末,已有32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规模小于1亿元,其中国联安红利、宝盈中证100两只基金规模更是小于5000万元,盛利配置、天治趋势则略高于5000万元,却面临一定的清盘风险。
作者:吴玥 (来源:上海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