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市公司的“黑天鹅”事件特别多,基金公司频频踩“雷”。
最典型的例子当数2010年摘取年度排名桂冠可2011年却排名垫底、无比落寞的华商基金。以华商盛世成长为例,其2011年三季报资料显示,第一大重仓行业为信息技术,配置比例高达17.51%,而全指信息指数
今年以来逐季下跌,前三季度跌幅累计达到30%,进入四季度后该板块依然没有起色,截至12月20日,该指数四季度以来的跌幅已接近10%左右。
此外,华商折戟
广汇股份也颇具代表性。作为2010年基金业的功臣,
广汇股份当年大涨了139%,不过到了2011年,它马上变成了“毒药”:新能源转型引发股价“过山车”,10月10日甚至跌停,华商基金为此损失高达1亿元以上。
无独有偶,颇具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2011年12月27日;当天,两市仅跌停30只股票,却砸重28家基金公司,波及面很是“广泛”。其中,银华基金旗下股基堪称“点背”:
领先科技、
万邦达、
威海广泰、
机器人、
顺网科技几只股票的集体跌停,砸中了银华系5只基金。其中,今年业绩倒数第一的银华内需股票“独中三元”,一天就收获了
万邦达、
机器人、
顺网科技3只股票的跌停。截至12月23日,银华内需精选2011年以来亏损40.56%。是当年跌得最惨的基金。
当一些曾被部分基金引以为傲的“集中重仓股”变成众人避之不及的“地雷”时,投资者不禁开始对基金行业的风险控制能力产生怀疑,专家理财是否应该有效避免这些地雷,值得基金公司反思。
业内人士认为,“2011年股市风格较去年出现了明显的风格变换,以往的高成长小市值个股成为了市场中的大熊股。基金经理的操作思路能否跟上市场的风格变幻及时转向很重要,规模迅速扩张后投研体系的建设和支持能否跟上更关键。”
事实上,无论是高仓位策略,还是“独门股”手法,背后折射的乃是基金经理近年来投资风格的变化,其背景则是中国经济正遭遇的结构性转型。
值得关注的是,在去年中小盘股乱象丛生的冲击下,近来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已经开始重归“价值投资”路径,开始加仓目前价值凸显的蓝筹股。多位基金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在中国经济下滑已成定局的背景下,需要更多考虑投资的“确定性”而不是“成长性”,尽量规避系统性风险才是目前最需要重视的问题。
作者:李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